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55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走行组件,走行组件包括第一侧走行装置和第二侧走行装置,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于平台主体上,且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各自的转动轴线皆沿竖向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用于在主纵梁的底板上沿纵向前进,第一连接臂连接第一轴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连接第二轴承的一端用于沿横向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例如导链葫芦等进行驱动,使平台主体在主纵梁的底板上纵移前进,且可以避开例如主纵梁上的加劲肋等结构的阻挡,一方面满足了操作平台所要求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移动过程中无需拆卸或人工辅助即可通过主纵梁上可能会产生阻挡的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工程上,通常需要在钢混叠合梁上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以便进行焊接或者高栓作业,在前往下个节段施工时需要将临时操作平台拆除后再重新搭设,这种通过反复拆装来移动操作平台的方式,安全性较差,还会造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钢混叠合梁的施工效率和操作平台的安全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走行组件,所述走行组件包括第一侧走行装置和第二侧走行装置,所述第一侧走行装置包括第一轴承、第一弹性件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侧走行装置包括第二轴承、第二弹性件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转动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各自的转动轴线皆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并用于在主纵梁的底板上沿纵向前进,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用于沿横向相对设置。
[0005]可选地,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沿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所述第一支撑臂背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背离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相对设置。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三安装孔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四安装孔。
[0007]可选地,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销轴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销轴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沿横向间隔设置。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走行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板、第三套管、第一伸缩管和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侧走行装置还包括第二缓冲板、第四套管、第二伸缩管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分别套
设于所述第一伸缩管和所述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和所述第二伸缩管分别沿纵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四套管,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上,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各自的朝向前进方向的一端上。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平台主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各自的朝向前进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用于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本体、第一补强板和第三销轴,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二连接臂本体、第二补强板和第四销轴,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和所述第二连接臂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所述第三销轴的两端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本体上,所述第四销轴的两端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本体上,所述第一补强板和所述第二补强板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三销轴和所述第四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销轴和所述第四销轴。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走行装置还包括第一螺纹柱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二侧走行装置还包括第二螺纹柱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柱和所述第二螺纹柱上,所述第一螺纹柱和所述第二螺纹柱沿竖向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上。
[0012]可选地,还包括围栏组件,所述围栏组件包括固定围栏和活动围栏,所述固定围栏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沿横向的一端,所述活动围栏转动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沿横向的另一端,所述活动围栏用于在垂直于所述平台主体时与所述平台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皆采用四氟板。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操作平台在与例如导链葫芦等驱动装置连接后,可以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带动平台主体在主纵梁的底板上实现纵移前进的功能,以便于在钢混叠合梁的相应位置处实施焊接、高栓等作业,相比于传统的临时操作平台,本专利技术无需反复拆装即可移动至下一节段相应位置处,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随着平台主体的前移,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走行装置和第二侧走行装置会遇到例如主纵梁上的加劲肋等结构的阻挡,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由于受到阻挡而相对于平台主体转动,从而避开主纵梁上可能会阻挡该可移动操作平台前进的结构,然后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带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复位,以继续在主纵梁的底板上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稳定地纵移前进,一方面满足了操作平台所要求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移动过程中无需拆卸或人工辅助即可通过主纵梁上可能会产生阻挡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移动操作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走行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一;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二。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主纵梁;101、底板;102、腹板;103、加劲肋;104、横梁接头板;1、平台主体;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限位板;2、走行组件;21、第一侧走行装置;211、第一轴承;212、第一弹性件;213、第一连接臂;2131、第一连接臂本体;2132、第一补强板;2133、第三销轴;214、第一缓冲板;215、第三套管;216、第一伸缩管;217、第三弹性件;218、第一挡板;219、第一螺纹柱;210、第一螺母;22、第二侧走行装置;221、第二轴承;222、第二弹性件;223、第二连接臂;2231、第二连接臂本体;2232、第二补强板;2233、第四销轴;224、第二缓冲板;225、第四套管;226、第二伸缩管;227、第四弹性件;2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1)和走行组件(2),所述走行组件(2)包括第一侧走行装置(21)和第二侧走行装置(22),所述第一侧走行装置(21)包括第一轴承(211)、第一弹性件(212)和第一连接臂(213),所述第二侧走行装置(22)包括第二轴承(221)、第二弹性件(222)和第二连接臂(223),所述第一连接臂(213)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23)转动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213)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23)各自的转动轴线皆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2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臂(22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所述第一轴承(211)和所述第二轴承(22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臂(213)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23)上,并用于在主纵梁(100)的底板(101)上沿纵向前进,所述第一连接臂(213)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223)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21)的一端用于沿横向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第一支撑装置(31)和第二支撑装置(32),所述第一支撑装置(31)包括第一支撑臂(311)和第一套管(312),所述第二支撑装置(32)包括第二支撑臂(321)和第二套管(322),所述第一套管(312)和所述第二套管(322)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所述第一套管(312)和所述第二套管(322)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臂(31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1),所述第一支撑臂(31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1)分别沿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312)和所述第二套管(322),所述第一支撑臂(311)背离所述第一套管(3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1)背离所述第二套管(322)的一端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312)和所述第二套管(322)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臂(31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三安装孔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四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4),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装置(41)和第二限位装置(42),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销轴(411)和第三轴承(412),所述第二限位装置(4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销轴(421)和第四轴承(422),所述第一销轴(411)和所述第二销轴(421)装设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所述第三轴承(412)与所述第四轴承(422)沿横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走行装置(21)还包括第一缓冲板(214)、第三套管(215)、第一伸缩管(216)和第三弹性件(217),所述第二侧走行装置(22)还包括第二缓冲板(224)、第四套管(225)、第二伸缩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森远王磊徐慰玉薛久红王秋萍范海峰张立涛许龙发林恒全郑世文杨森闫冬侠薛云展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