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驼背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3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驼背矫正器,包括与用户上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的上安装机构、与用户下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的下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与下安装机构都保持背部固定板,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保持拉绳Ⅰ,在实际中当收紧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拉绳Ⅰ长度时,可施加给背部固定板竖直方向上的拉力,此时结合病患脊柱自身曲度可将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转化为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拉力,从而在纠正用户脊柱自身曲度的同时将带给用户一定拉扯感,使得用户为了自身舒适性具有自发性的挺直脊柱的需求,从而在用户自发性挺直脊柱的过程帮助用户锻炼自身背部肌肉,达到从根本上帮助用户纠正驼背症状的目的。帮助用户纠正驼背症状的目的。帮助用户纠正驼背症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驼背矫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驼背矫正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压力越来越重,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常常处在脊椎骨弯曲的状态,肩部和脊椎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中小学生经常低头写字或看书,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就会造成驼背、凹胸、塌肩等状况。
[0003]在针对驼背状况较为严重的用户进行驼背矫正的过程中,除需针对用户上背部发力,通过拉动用户肩膀来改善用户圆肩、探头等现象,往往还需要针对用户腰腹部进行发力,从而彻底改善用户整体脊柱弯曲状况,使得驼背现象较为严重的用户也能够保持脊背挺直的状况。
[0004]现有技术装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从用户上背部、腰腹部进行限位,一种为通过限位板进行限位,利用刚性结构充分限制用户脊柱弯曲,但是在实际中由于限位板往往需要和安装机构(安装机构用于将装置与用户肩背部、腰腹部进行联接)相配合,这就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将用户脊柱与限位板相匹配,即保证用户脊柱曲度与限位板曲度相匹配(一般情况下限位板曲度为90
°
或接近90
°
以保证矫正效果),这就导致驼背情况较为严重的用户不论在使用装置还是在穿脱装置时都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期,适应期内往往还伴随着疼痛感,另一种为通过束缚衣对用户进行束缚,束缚衣虽然能够避免完全限位对用户活动空间的充分限制,能够给予用户一定的活动空间,但是由于束缚衣为柔性材质,缺乏足够支撑,因此束缚衣在针对驼背较为严重的用户时,往往不能够对用户脊柱起到足够的束缚效果,即给予用户的活动空间范围太大(此处主要是由于束缚衣会与用户皮肤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当用户脊柱发生变化时,束缚衣会跟随用户脊柱变化进行自适应改变从而不能够产生较强的束缚效果)。
[0005]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矫正进度灵活调整约束强度以充分贴合用户实际矫正情况,优化用户使用体验的驼背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驼背矫正器,具有调动用户背部肌肉力量,通过锻炼用户背部肌肉以对抗脊柱弯曲,根据矫正进度灵活调整约束强度以优化使用体验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不能够根据矫正进度灵活调整约束强度,使用体验差的缺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驼背矫正器,包括上安装机构与下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与下安装机构都包括背部固定板,其中上安装机构内的背部固定板为背部固定板Ⅰ,下安装机构内的背部固定板为背部固定板Ⅱ,上安装机构通过背部固定板Ⅰ安装于用户上背部与用户上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下安装机构通过背部固定板Ⅱ安装于用户下背部与用户下背部保持相同运动
趋势,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位于两个背部固定板外侧,调节机构包括转轴Ⅰ,所述转轴Ⅰ上固定连接有拉绳Ⅰ,转轴Ⅰ与其中一个背部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拉绳Ⅰ相对远离转轴Ⅰ一端与另一个背部固定板固定连接,转轴Ⅰ中心轴线与地面平行。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Ⅰ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中心轴线与转轴Ⅰ中心轴线重合,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转轴Ⅰ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控制器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驱动电机输出轴间歇性做正反转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转轴Ⅰ相对远离驱动电机一端设置有转动传感器,通过转动传感器检测转轴Ⅰ转动情况,所述转动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当转动传感器检测到转轴Ⅰ转动时持续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时,若此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则控制器不对电信号进行解读,若此时控制器未控制驱动电机工作,控制器通过解读电信号判断并记录转轴Ⅰ转动圈数,当控制器通过转动传感器传输的电信号判断转轴Ⅰ停止转动时,控制器根据记录的转轴Ⅰ转动圈数控制驱动电机正向转动输出轴相同圈数,缩短位于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拉绳Ⅰ的相对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背部固定板长度不超过25CM,背部固定板长度不小于10CM。
[0012]优选的,所述背部固定板Ⅰ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环,拉环套设于用户肩周关节外侧,所述背部固定板Ⅱ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设置于用户腹部,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一侧通过连接带设置有魔术贴。
[0013]优选的,所述背部固定板Ⅰ与拉环之间、背部固定板Ⅱ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绳Ⅱ,所述拉绳Ⅱ一端与拉环、限位板固定连接,拉绳Ⅱ另一端嵌入背部固定板内,所述背部固定板左右两端分别嵌入设置有一个转轴Ⅱ,所述转轴Ⅱ位于背部固定板内的部分与拉绳Ⅱ固定连接,转轴Ⅱ相对远离限位板一端延伸至背部固定板外,并且转轴Ⅱ位于背部固定板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转动件。
[0014]优选的,所述转轴Ⅱ一侧设置有止逆机构,所述止逆机构包括套设于转轴Ⅱ外侧的棘轮,所述棘轮一侧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通过转轴Ⅲ与背部固定板转动连接,棘轮与棘爪相互配合使得当棘爪卡入棘轮的棘齿内时,棘齿仅能够朝向单方向转动,当棘爪卡入棘轮的棘齿内时,棘轮转动则位于拉环、限位板与背部固定板之间的拉绳Ⅱ长度缩短。
[0015]优选的,所述转轴Ⅲ外套设有一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从动齿轮相适配并相互啮合,所述齿条与背部固定板滑动连接,齿条外套设有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背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当压缩弹簧不处于压缩状态时,棘爪卡入棘轮的棘齿内。
[0016]优选的,所述背部固定板Ⅰ与拉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衬Ⅰ,所述背部固定板Ⅱ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内衬Ⅱ,背部固定板Ⅰ与背部固定板Ⅱ之间设置有内衬Ⅲ,所述内衬Ⅰ、内衬Ⅱ、内衬Ⅲ设置于背部固定板内侧,所述内衬Ⅰ、内衬Ⅱ、内衬Ⅲ材质为高弹面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上安装机构与下安装机构使得本装置分为上下两部分,且本装置上下两部分别与用户上背部、下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此时利用拉绳Ⅰ,可使得当收紧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拉绳Ⅰ长度时,施加给背部固定板竖直方向上的拉力,此时
结合病患脊柱自身曲度(由于背部固定板存在,当病患脊柱存在弯曲时,以竖直平面为基准,背部固定板Ⅰ自身存在5
°
到15
°
的弯曲幅度,背部固定板Ⅱ存在0
°
到5
°
左右的弯曲幅度,且背部固定板Ⅰ与背部固定板Ⅱ一般不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可将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转化为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拉力,从而在纠正用户脊柱自身曲度的同时将带给用户一定拉扯感,使得用户为了自身舒适性具有自发性的挺直脊柱的需求,从而在用户自发性挺直脊柱的过程帮助用户锻炼自身背部肌肉,达到从根本上帮助用户纠正驼背症状的目的。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转轴Ⅰ使得背部固定板Ⅰ与背部固定板Ⅱ之间的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驼背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机构(1)与下安装机构(3),上安装机构(1)与下安装机构(3)都包括背部固定板,其中上安装机构(1)内的背部固定板为背部固定板Ⅰ(102),下安装机构(3)内的背部固定板为背部固定板Ⅱ(303),上安装机构(1)通过背部固定板Ⅰ(102)安装于用户上背部与用户上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下安装机构(3)通过背部固定板Ⅱ(303)安装于用户下背部与用户下背部保持相同运动趋势;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位于两个背部固定板外侧;调节机构(5)包括转轴Ⅰ(501),所述转轴Ⅰ(501)上固定连接有拉绳Ⅰ(502),转轴Ⅰ(501)与其中一个背部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拉绳Ⅰ(502)相对远离转轴Ⅰ(501)一端与另一个背部固定板固定连接;转轴Ⅰ(501)中心轴线与地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驼背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Ⅰ(501)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03),驱动电机(203)输出轴中心轴线与转轴Ⅰ(501)中心轴线重合,驱动电机(203)输出轴与转轴Ⅰ(501)固定连接;驱动机构(2)还包括控制箱(202),所述控制箱(202)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控制器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03)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时间继电器控制驱动电机(203)输出轴间歇性做正反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驼背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Ⅰ(501)相对远离驱动电机(203)一端设置有转动传感器(201),通过转动传感器(201)检测转轴Ⅰ(501)转动情况;所述转动传感器(201)与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当转动传感器(201)检测到转轴Ⅰ(501)转动时持续向控制器发送电信号时,若此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203)工作,则控制器不对电信号进行解读,若此时控制器未控制驱动电机(203)工作,控制器通过解读电信号判断并记录转轴Ⅰ(501)转动圈数,当控制器通过转动传感器(201)传输的电信号判断转轴Ⅰ(501)停止转动时,控制器根据记录的转轴Ⅰ(501)转动圈数控制驱动电机(203)正向转动输出轴相同圈数,缩短位于两个背部固定板之间拉绳Ⅰ(502)的相对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驼背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固定板长度不超过25CM,背部固定板长度不小于1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驼背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固定板Ⅰ(10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拉环(101),拉环(101)套设于用户肩周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括郑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