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苹果连作障碍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26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的新方法:1、按体积比将60%鸡粪、10%羊粪、10%牛粪、10%玉米秸秆、10%大蒜秸秆(假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发酵成流体。2、新植苹果幼树春季萌芽后30天,将发酵流体随灌溉水浇入树穴,同年六月中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结合常规用量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3、植树后第二、第三年的五月上旬、六月上旬、七月上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同时按常规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1m3。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的新方法,属于果树栽培及病害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连作障碍(再植病或忌地现象)是指同一种作物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导致植株生 长受抑,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苹果、梨、葡萄、桃等果树树种及大部分作物。引起苹果连作 障碍的原因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有害真菌。二 是自毒物质的危害。三是土壤养分不平衡。连作障碍可造成新栽果树成活率低,树势弱,病 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品质变劣等现象,给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此前,主要研究、利用下述方法防治苹果连作障碍⑴老果园轮作倒茬常用的 轮作植物有玉米、小麦、高粱、花生、大豆等,其中高粱效果较好。轮作时间为2-3年,轮作虽 然可以防治连作障碍但用时较长。(2)老果园土壤消毒国外曾广泛使用溴甲烷等化学试 剂对土壤进行灭菌来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该方法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存在成本高、药 害、破坏大气臭氧层等诸多问题,根据国际有关公约,将逐步禁用。另外,利用太阳辐射和蒸 汽等物理措施也能达到土壤消毒的目的,但应用范围和有效性有很大的局限性。(3)生物 防治利用一些有益菌来抑制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或干扰病原菌对寄生植物侵染的一种病害 防治方法,但防治效果不理想。(4)利用抗连作障碍苹果砧木据报道,美国育成了抗苹果 连作障碍砧木,但此类砧木尚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且其效果和适应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5)改良土壤常用客土法,即将树穴土用非连作土替代,效果良好,但该方法耗时费工,非 连作土资源亦受到限制。尽管科研人员对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防 治效果,但以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且生态友好、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效果良好的克服苹果连 作障碍方法报道甚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又生态友好、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效果良 好的,是将一定数量的鸡粪、羊粪、牛粪、玉米秸秆、大蒜秸秆(假 茎)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经充分发酵形成有机酸抑制有害菌,提供N、P、K等矿质营养元 素。将发酵后的流体浇入树穴,达到防治病害、分解土壤中自毒物质、改良土壤、使树体正常 生长发育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按体积比将60%鸡粪、10%羊粪、10%牛粪、10% 玉米秸秆、10%大蒜秸秆(假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发酵成流体后即可使用。目的是利用发 酵流体中含有的有机酸、微生物、N、P、K等抑制有害菌、分解土壤中自毒物质并提供矿质营 养元素。(2)新植苹果幼树春季萌芽后30天即将发酵流体随灌溉水浇入树穴,同年六月中 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施入发酵流体1次,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lm3,同时按常规 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目的是连续提供发酵产物,达到防治病害、分解土壤中自毒物质、增加有机质以改良土壤,使树体正常生长发育。(3)栽植苹果幼树后第二年、第三年的五月 上旬、六月上旬、七月上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 Im3,同时按常规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目的是持续提供有机酸、微生物和养分,并通过增 加有机质改良土壤,达到将有害微生物数量控制在不足以危害根系范围内,且通过大量微 生物充分分解前茬残留的自毒物质。具体实施例方式(1)苹果园去除老树后,避开原树穴开沟,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深至40cm 60cm, 清除残根,回填时将耕作层土壤置于沟底,下层土壤置于耕作层土壤上部。回填至2/3时按 7kg/亩用量施入硫酸亚铁,填毕后在0 20cm深度范围内按7kg/亩用量再施入硫酸亚铁, 新栽果树沿开沟方向进行,行间于栽树后第一年、第二年种植轮作植物。(2)果园旁建防渗 漏池,按体积比将60%鸡粪、10%羊粪、10%牛粪、10%玉米秸秆、10%大蒜秸秆(假茎)混 合物放入防渗漏池中并注水,水面高出混合物上表面20cm,防渗漏池顶部覆盖塑料薄膜,充 分发酵。(3)新植苹果幼树春季萌芽后30天即将发酵流体随灌溉水施入树穴中,同年六月 中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一次,同时按常规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4)栽 植苹果幼树后第二年、第三年分别于五月上旬、六月上旬、七月上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 流体1次,同时按常规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上述步骤中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 Im30本专利技术在山东济宁、泰安等地进行的连作障碍防治效果已证实,用本办法防治苹 果连作障碍其成活率、树势明显提高,可有效克服苹果连作障碍。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将鸡粪、羊粪、牛粪、玉米秸秆、大蒜秸秆(假茎)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发酵并呈流体,栽植苹果幼树后按规定时间和规定用量施入发酵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物按体积 比为60%鸡粪、10%羊粪、10%牛粪、10%玉米秸秆、10%大蒜秸秆(假茎),于防渗漏池中 充分发酵形成发酵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新植苹 果幼树春季萌芽后30天,即将发酵流体随灌溉水施入树穴,同年六月中旬、七月中旬、八月 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栽植苹果幼树后第二年、第三年的五月上旬、六月上旬、七月上 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lm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的新方法1、按体积比将60%鸡粪、10%羊粪、10%牛粪、10%玉米秸秆、10%大蒜秸秆(假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发酵成流体。2、新植苹果幼树春季萌芽后30天,将发酵流体随灌溉水浇入树穴,同年六月中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结合常规用量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3、植树后第二、第三年的五月上旬、六月上旬、七月上旬、八月中旬各施入发酵流体1次,同时按常规用量施入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果园混合物用量均为1m3。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克服苹果连作障碍现象。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884293SQ20091001553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姜远茂, 彭福田, 毛志泉, 沈向, 胡艳丽, 邹岩梅 申请人:山东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服苹果连作障碍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鸡粪、羊粪、牛粪、玉米秸秆、大蒜秸秆(假茎)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发酵并呈流体,栽植苹果幼树后按规定时间和规定用量施入发酵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志泉沈向彭福田姜远茂胡艳丽邹岩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