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01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包括泳衣上装和防走光结构,其中防走光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带、第一纽扣、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所述泳衣上装的底部安装有泳衣下装,所述泳衣上装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走光结构,所述泳衣下装外侧表面设置有泳裙结构,第一连接带与第一纽扣配合使用,将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连接起来,泳衣上装在受外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泳衣下装难以向上移动,会拽住泳衣上装防止向上移动,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可以防止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的位置发生偏移,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将会卡在使用者的肩膀上,可以防止泳衣上装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限制住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的位移,达到了防止走光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走光的泳衣


[0001]本技术涉及泳衣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防走光的泳衣。

技术介绍

[0002]泳衣多指女性游泳时的专用衣服,也有男性泳衣,泳衣与体操衣不同,一般泳衣浸入水中不会下沉,泳衣一般多采用遇水不松垂、不鼓胀的纺织品制成,一件式泳衣中有肩带式和筒式,还有中国式的企领设计,上身如背心的肩带式泳装非常传统,是最多人选择的款式,其实肩带式的泳装虽然普通,但通过肩带的变化,还是可以找到特别一点的,如前几年国外就流行过的单肩一件头,另外深开的胸部和缠绕式样的泳装,对上窄下宽的体形是最好的修饰,而且,在胸围线上加一圈独特的修饰,可以令体形更趋完美,泳衣有一件式和两截式和三点式等变化,最初的泳装紧贴身体,遮裹着身体的大部三点式泳装分,20世纪初男子泳装才开始穿不连上衣的短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妇女穿的紧身连裤泳装流行法国,其他泳装逐渐被淘汰,1935年开始,女子开始穿由乳罩和短裤配成的两件一套的游泳衣,1947年,比基尼装流行开来,带动泳装向新的方向发展,现代泳装无论从色彩、式样、质料几方面都超越以往,形成了多色彩、多式样、高质量的泳装新潮流,泳衣风格多样,深受年轻女士喜爱,而使用的过程中,在做剧烈运动或游玩位移幅度过大的娱乐项目时,可能会导致泳衣发生偏移,产生走光,所以就特别需要一种防走光的泳衣。
[0003]但是现有的泳衣,大多数泳衣在使用过程中,防走光效果不佳,在做剧烈运动或游玩位移幅度过大的娱乐项目时,可能会导致泳衣发生偏移,产生走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走光的泳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泳衣,在使用过程中,防走光效果不佳,在做剧烈运动或游玩位移幅度过大的娱乐项目时,可能会导致泳衣发生偏移,产生走光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包括泳衣上装和防走光结构,其中防走光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带、第一纽扣、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所述泳衣上装的底部安装有泳衣下装,所述泳衣上装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走光结构,所述泳衣下装外侧表面设置有泳裙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防走光结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带、第一纽扣、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所述泳衣下装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泳衣上装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纽扣,所述泳衣上装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泳衣上装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纽扣。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一纽扣的数量为二,且为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一纽扣配合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肩带和第二纽扣的数量为二,且为对称分布,所述肩带一端与泳衣上装固定连接,所述肩带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带与第二纽扣配合
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泳裙结构包括有外泳裙、安装袋、收束带、带头和限位块,所述泳衣下装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泳裙,所述外泳裙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袋,所述安装袋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收束带,所述收束带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带头,所述带头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0]优选的,所述外泳裙内侧表面的顶部与泳衣下装的外侧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袋环绕于外泳裙的外侧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带头的两端均贯穿至安装袋的外部,所述限位块置于安装带的外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走光的泳衣,通过第一连接带、第一纽扣、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带与第一纽扣配合使用,将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连接起来,泳衣上装在受外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由于泳衣上装与泳衣下装连接,泳衣下装难以向上移动,会拽住泳衣上装防止向上移动,同样的原理防止泳衣下装向下移动,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可以防止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的位置发生偏移,产生走光,肩带、第二连接带和第二纽扣连接完成后,将会卡在使用者的肩膀上,形成一个约束,可以防止泳衣上装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限制住泳衣上装和泳衣下装的位移,达到了防止走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测试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泳衣上装与泳衣下装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外泳裙与收束带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放大图。
[0019]图中:1、泳衣上装;2、泳衣下装;3、防走光结构;301、第一连接带;302、第一纽扣;303、肩带;304、第二连接带;305、第二纽扣;4、泳裙结构;401、外泳裙;402、安装袋;403、收束带;404、带头;40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包括泳衣上装1和防走光结构3,其中防走光结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带301、第一纽扣302、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泳衣上装1的底部安装有泳衣下装2,泳衣上装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走光结构3,泳衣下装2外侧表面设置有泳裙结构4。
[0022]进一步的,防走光结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带301、第一纽扣302、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泳衣下装2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01,泳衣上装1的一侧
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纽扣302,泳衣上装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肩带303,肩带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04,泳衣上装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纽扣305,通过第一连接带301、第一纽扣302、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带301与第一纽扣302配合使用,将泳衣上装1和泳衣下装2连接起来,泳衣上装1在受外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由于泳衣上装1与泳衣下装2连接,泳衣下装2难以向上移动,会拽住泳衣上装1防止向上移动,同样的原理防止泳衣下装2向下移动,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可以防止泳衣上装1和泳衣下装2的位置发生偏移,产生走光,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连接完成后,将会卡在使用者的肩膀上,形成一个约束,可以防止泳衣上装1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限制住泳衣上装1和泳衣下装2的位移,防止走光。
[002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一纽扣302的数量为二,且为对称分布,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一纽扣302配合使用,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一纽扣302,在泳衣上装1和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包括泳衣上装(1)和防走光结构(3),其中防走光结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带(301)、第一纽扣(302)、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其特征在于:所述泳衣上装(1)的底部安装有泳衣下装(2),所述泳衣上装(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防走光结构(3),所述泳衣下装(2)外侧表面设置有泳裙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走光结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带(301)、第一纽扣(302)、肩带(303)、第二连接带(304)和第二纽扣(305),所述泳衣下装(2)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301),所述泳衣上装(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纽扣(302),所述泳衣上装(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肩带(303),所述肩带(3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04),所述泳衣上装(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纽扣(3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走光的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一纽扣(302)的数量为二,且为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接带(301)和第一纽扣(302)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走光的泳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太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