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包括取样针、屏蔽容器、适配座和取样瓶,屏蔽容器内设置容纳取样瓶的腔体,适配座和取样针设置在取样阀上,屏蔽容器与适配座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完成取样瓶快速拆装的同时,保证了在取样针抽出取样瓶自动关闭插孔,有效防止废液泄漏;固定座与瓶体内壁形成的间隙,防止取样瓶在转运过程中晃动造成废液从瓶口溅出。成废液从瓶口溅出。成废液从瓶口溅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液体核废液,这些废液需要取样检测。取样阀连接在回路中,通过取样阀将废液放出进行取样;而在该过程中,需要盛接取样瓶,并且需要保证在该过程中不会造成废液泄漏,而现有的取样瓶,从取样阀上取下后,需要快速盖上盖子以实现密封,但是在该过程中,会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如何有效的将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液取样,并且顺利安全转运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包括取样针、屏蔽容器、适配座和取样瓶,所述屏蔽容器内设置容纳所述取样瓶的腔体,所述适配座和取样针设置在取样阀上,所述屏蔽容器与所述适配座卡接固定;
[0004]所述取样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瓶体的瓶口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座、密封球、弹簧和密封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凹设通液腔,所述弹簧和所述密封球设置在所述通液腔内,所述密封座设置在所述通液腔的上开口;所述密封座上设置容许所述取样针通过的插孔,所述通液腔底部设置通液孔;密封时,利用所述弹簧驱动所述密封球向上移动以封堵所述插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瓶体内,并且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与所述瓶体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球和所述弹簧之间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若干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取样针的端部设置蜂窝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瓶体上设置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延伸至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二出液管延伸至所述瓶体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内腔与瓶口之间通过锥面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至所述瓶体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置球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容器的上表面凹设与所述适配座配合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上设置卡块,所述适配座的对应位置设置配合的卡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适配座上设置密封圈,利用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屏蔽容器密封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下端设置圆锥形密封面。
[0014]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完成取样瓶快速拆装的同时,保证了在取样针抽出取样瓶自动关闭插孔,有效防止废液泄漏;固定座与瓶体内壁形成的间隙,防止取样瓶在转运过
程中晃动造成废液从瓶口溅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屏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如下:
[0022]1、取样针,2、屏蔽容器,3、适配座,4、取样瓶,9、取样阀,31、卡槽,32、密封圈,41、瓶体,42、固定座,43、密封球,44、弹簧,45、密封座,46、通液腔,47、通液孔,48、插孔,49、顶板,411、第一出液管,412、第二出液管,471、圆锥形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如图1
‑
图5所示,包括取样针1、屏蔽容器2、适配座3和取样瓶4,屏蔽容器2内设置容纳取样瓶4的腔体,适配座3和取样针1设置在取样阀9上,屏蔽容器2与适配座3卡接固定。其中,适配座3通过螺栓与取样阀9的阀体固定。使用时,取样瓶4放入取样瓶4的腔体内,而后将屏蔽容器2与适配座3卡接固定,取样针1插入取样瓶4内,打开取样阀9,使得管路内的废液流入取样瓶4中,取样完成后,关闭取样阀9,取下屏蔽容器2即完成一次取样。
[0025]其中,取样瓶4包括瓶体41以及设置在瓶体41的瓶口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座42、密封球43、弹簧44和密封座45,固定座42设置在瓶体41的瓶口上,固定组42与瓶口密封连接。固定座42的上表面凹设通液腔46,通液腔46的底部设置通液孔47,流入通液腔46内的废液通过通液孔47流入瓶体41内。密封球43和弹簧44设置在通液腔46内,密封座45固定在通液腔46的开口处,密封座45设置容许取样针1通过的插孔48利用弹簧44推动密封球43向上移动以封堵插孔48,实现取样瓶4的自动密封。当取样时,取样针1插入取样瓶4内,取样针1推动密封球43向下移动,管道内的废液通过取样针1喷入通液腔46内,并通过通液孔47流入瓶体41内。
[002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固定座42的下端延伸至瓶体41内,并且固定座42的外壁与瓶体41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通过设置上述结构,有效避免因在对取样瓶4搬运过程中,瓶内废液晃动,瓶口溅出。
[002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密封球43和弹簧44之间设置顶板49,顶板49上设置若干通孔,使得废液能够顺畅的通过顶板49。
[002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取样针1的端部设置蜂窝孔。在取样过程中,取样针1的下端始终作用于密封球43上,通过设置蜂窝孔,以保证废液的流出。
[00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瓶体41上设置第一出液管411和第二出液管412,
第一出液管411延伸至固定座42内,第二出液管412延伸至瓶体41内。优选的,瓶体41的内腔与瓶口之间通过锥面连接,第二出液管412连接至瓶体41与固定座42的连接处。当需要将废液取出时,废液从第一出液管412流出,而通液腔46内的残留液体通过第一出液管412流出。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第一出液管411和第二出液管412上设置球阀。通过球阀以控制对第一出液管411和第二出液管412开闭。
[003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屏蔽容器2的上表面凹设与适配座配合的装配部21,装配部上设置卡块22,适配座3的对应位置设置配合的卡槽31。连接时,适配器3插入装配部21内,同时卡块22进入卡槽31内,而后旋转屏蔽容器2使得卡块22完全进入卡槽31。至此,完成装配。
[00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
图5所示,适配座3上设置密封圈32,利用密封圈与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针、屏蔽容器、适配座和取样瓶,所述屏蔽容器内设置容纳所述取样瓶的腔体,所述适配座和取样针设置在取样阀上,所述屏蔽容器与所述适配座卡接固定;所述取样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瓶体的瓶口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座、密封球、弹簧和密封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瓶体的瓶口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凹设通液腔,所述弹簧和所述密封球设置在所述通液腔内,所述密封座设置在所述通液腔的上开口;所述密封座上设置容许所述取样针通过的插孔,所述通液腔底部设置通液孔;密封时,利用所述弹簧驱动所述密封球向上移动以封堵所述插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瓶体内,并且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与所述瓶体的内壁之间设置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和所述弹簧之间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若干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的取样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