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90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包括轮辋和导磁环本体,所述轮辋套设于所述导磁环本体的外侧,所述导磁环本体轴向的两端面向外翻卷形成端部结构,所述导磁环本体还包括位于两所述端部结构之间的中间段,轮辋的内侧面形成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的直径小于端部结构的外径,安装平面和中间段的外侧面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螺纹安装孔位于导磁环本体向外翻卷形成的端部结构上,在保证螺纹安装孔的成型工艺和安装紧固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导磁环本体的径向厚度,实现导磁环本体的轻量化减重,实现了电机零部件的减重,同时节约了导磁环本体材料,实现了电机成品降本。实现了电机成品降本。实现了电机成品降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属于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近两年,新能源电动车成为热点行业,而两轮电动车也迅猛发展,随着国家专门出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

2018)这项国家标准的推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剧增,而新国标电动车对整车的重量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如何降低整车重量,实现整车各零部件的轻量化,同时又能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是两轮电动车行业不断努力优化的方向。
[0003]但是,目前电动车轮毂电机使用的轮毂存在以下缺点:轮毂上的导磁环端面制有若干紧固螺钉孔,紧固螺钉孔用于安装电机端盖或毂盖,为保证导磁环端面的紧固螺钉孔有足够的空间和强度,导磁环厚度以最大尺寸需求设计,而此时的导磁环厚度远超出了电机磁路需求的最小壁厚,但为了满足装配结构,又不得不保持较厚的导磁环。导磁环为导磁性材质,一般为金属材质,密度大,重量重,多余壁厚的导磁环必然导致了电机整机的重量增加,成本提高,这与新国标电动车各零部件轻量化的研究是背道而驰的。另外,轮毂电机的轮辋受轮胎安装尺寸的限制,导磁环位于轮辋的内侧也间接的受到了限制,而导磁环的内径大小又影响着电机的电磁力臂大小,从而影响着电机的输出转矩。导磁环厚度较厚,意味着电机内部空间小,电机的电磁力臂小,电机的输出转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
[0005]为实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包括轮辋和导磁环本体,所述轮辋套设于所述导磁环本体的外侧,所述导磁环本体轴向的两端面向外翻卷形成端部结构,所述导磁环本体还包括位于两所述端部结构之间的中间段,所述轮辋的内侧面形成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端部结构的外径,所述安装平面和所述中间段的外侧面相接触。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磁环本体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径向厚度为1.0mm~5.0mm,所述导磁环本体上和所述永磁体轴向重合的部位为安装部位,所述安装部位的最小壁厚与所述永磁体的径向厚度比值≥1.2。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端部结构上贯穿制有若干螺纹安装孔,所述螺纹安装孔由所述端部结构经冲裁通穿后继续沿轴向翻边形成,翻边后同时形成有位于所述螺纹安装孔两侧的延伸壁。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延伸壁由所述端部结构经冲裁通穿后继续沿轴向往靠近所述导磁环本体中部的方向翻边形成。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磁环本体的壁厚为1mm~5mm。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磁环本体与所述轮辋之间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磁环本体的内径为110mm~130mm,或内径为145mm~175mm,或内径为210mm~230mm,或内径为220mm~240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螺纹安装孔位于导磁环本体向外翻卷形成的端部结构上,在保证螺纹安装孔的成型工艺和安装紧固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导磁环本体的径向厚度,实现导磁环本体的轻量化减重,实现了电机零部件的减重,满足新国标电动车对整车重量严格限制的需求,同时节约了导磁环本体材料,实现了电机成品降本;导磁环本体径向厚度的减少,使得电机的内部空间增大,可通过增大定子外径使电机的电磁力臂增大,从而在相同输出输入功率的条件下,电机的输出扭矩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电磁力臂的增大使得电机的功率密度得到了提升,电机的散热得到了优化,降低了电机的温升,电机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轮辋上安装平面的直径小于端部结构的外径,通过创新轮辋和导磁环本体的终成型工艺和方法,完成导磁环本体和轮辋之间的连接,使安装平面和中间段的外侧面相接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去除永磁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轮毂;2、永磁体;11、轮辋;12、导磁环本体;111、安装平面;121、端部结构;122、中间段;123、导磁环本体的内侧面;124、螺纹安装孔;125、延伸壁;B、永磁体的径向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10寸电动车用轮毂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套设于定子外侧,转子包括轮辋11、导磁环本体12和永磁体2,轮辋11套设于导磁环本体12外侧并和导磁环本体12固定连接,轮辋11的装胎尺寸符合摩托车轮辋的相关标准。导磁环本体12的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呈圆周均布的永磁体2,永磁体2的径向厚度为1.0mm~5.0mm,优选,永磁体2的厚度为1.5mm~2.5mm,进一步优选,永磁体2的厚度为1.6mm~2.0mm,本实施例中,永磁体2的径向厚度为1.6mm。导磁环本体12由导磁性材料制成,导磁环本体12上安装永磁体2的部位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环状结构。永磁体2在导磁环本体12的内侧为连续安装或间隔安装,永磁体2的极弧系数为0.8~1,本实施例中,永磁体2为连续安装,极弧系数为1。永磁体2与导磁环本体12之间使用粘结固定。本实施例电机的定子外径为205mm~225mm,优选,定子外径为209mm~225mm,进一步优选,定子外径为209mm~212mm,本
实施例中,定子外径为210.7mm~211.1mm,该定子尺寸,定子槽面积大,进一步增大了电机功率。本实施例中,定子的绕线采用的是单根漆包线多支路并绕的绕线方法,单线多支路绕线技术,大大提高了定子槽满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加大了电机扭矩,电机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至图3所示,导磁环本体12轴向的两端面向外翻卷形成端部结构121。导磁环本体12还包括位于两端部结构121之间的中间段122,端部结构121的外径大于中间段122的外径。轮辋11的内侧面形成有安装平面111,安装平面111的直径小于端部结构121的外径。安装平面111和中间段122的外侧面相接触,导磁环本体12与轮辋11之间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轮辋11与导磁环本体12之间焊接固定。安装平面111的直径为213mm~228mm,优选,安装平面111的直径为215mm~228mm,本实施例中,安装平面111的直径为226mm~227mm。导磁环本体12的端部结构121的最大外径为≤240mm,优选,端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包括轮辋(11)和导磁环本体(12),所述轮辋(11)套设于所述导磁环本体(12)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环本体(12)轴向的两端面向外翻卷形成端部结构(121),所述导磁环本体(12)还包括位于两所述端部结构(121)之间的中间段(122),所述轮辋(11)的内侧面形成有安装平面(111),所述安装平面(111)的直径小于所述端部结构(121)的外径,所述安装平面(111)和所述中间段(122)的外侧面相接触;所述导磁环本体(12)的内侧设有若干永磁体(2),所述导磁环本体(12)上和所述永磁体(2)轴向重合的部位为安装部位,所述安装部位的最小壁厚与所述永磁体(2)的径向厚度比值≥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2)的径向厚度为1.0mm~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磁环两端面外翻的电动车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结构(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王加许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