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托辊组及物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88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托辊组及物料输送装置,该支撑托辊组包括:横梁总成,包括左横梁和一端可拆卸插接于左横梁中空内的右横梁;支柱总成,包括边支柱、设于左横梁或右横梁上的第一中支柱及可抵接或分离的两个第二中支柱,左横梁和右横梁的外端均设有边支柱,两个第二中支柱分别设置于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第一中支柱和第二中支柱均位于边支柱之间;托辊总成,包括两个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中间托辊可转动设于第一中支柱和朝向第一中支柱的第二中支柱上,其中一个侧向托辊可转动设于远离第一中支柱的第二中支柱和朝向第二中支柱的边支柱上,其中另一个侧向托辊可转动设于第一中支柱和朝向第一中支柱的边支柱上。柱的边支柱上。柱的边支柱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托辊组及物料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托辊组及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物料远距离输送领域中,通常利用托辊组对传输皮带进行支撑,传输皮带上方设置导料槽,物料在导料槽内通过传输皮带进行输送。
[0003]托辊组包括中间托辊和设于中间托辊两侧的侧向托辊,托辊组靠边支柱和中支柱连接于横梁上,并且为了便于组装,通常采用多个螺栓将边支柱和中支柱连接于横梁上。
[0004]上述的连接方式虽然实现了可拆卸连接,但是在安装空间狭小的情况下,需要人员进入到托辊组底部进行拆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实现托辊组的快速拆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托辊组拆装不便、拆装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拆装效率高的支撑托辊组及物料输送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托辊组,包括:横梁总成,包括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右横梁一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左横梁的中空内;支柱总成,包括边支柱、设于所述左横梁或所述右横梁上的第一中支柱以及可相互抵接或分离的两个第二中支柱,所述左横梁和所述右横梁的外端均设置有所述边支柱,两个所述第二中支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横梁和所述右横梁上,且所述第一中支柱和所述第二中支柱均位于所述边支柱之间;托辊总成,包括两个侧向托辊和设于两个所述侧向托辊之间的中间托辊,所述中间托辊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中支柱和朝向所述第一中支柱设置的所述第二中支柱上,其中一个所述侧向托辊可转动地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中支柱设置的所述第二中支柱和朝向所述第二中支柱设置的所述边支柱上,其中另一个所述侧向托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支柱和朝向所述第一中支柱设置的所述边支柱上。
[0007]可选的,所述横梁总成还包括弹性张紧部,所述弹性张紧部设置于所述左横梁的中空内且能够与所述右横梁的端部弹性抵接。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托辊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总成下方的支架,所述左横梁和所述右横梁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支架。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托辊组还包括弹性连接组件,所述弹性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架和所述横梁总成均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与所述横梁总成和所述支架均连接;弹性柱,具有通孔,所述弹性柱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横梁总成之间,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
[0011]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横梁总成之间,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弹性柱的外周。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托辊组还包括连接垫板,所述横梁总成与所述连接垫板的中部连接,所述连接垫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弹性连接组件。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托辊组还包括导向限位组件,所述导向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垫板和所述支架之间,以对所述弹性连接组件的弹性变形进行导向及限位。
[0014]可选的,所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导向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导向块能够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导向块的其中一个与所述连接垫板连接,其中另一个与所述支架连接。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带和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侧向托辊和所述中间托辊上。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安装时,推动左横梁和右横梁,带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的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相靠近,使右横梁一端插接于左横梁的中空内并继续移动直至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的两个第二中支柱相互抵接,从而使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中支柱上的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完成对接,并且左横梁和右横梁通过相互抵接的两个第二中支柱实现限位,确保支撑托辊组工作中的稳定性;拆卸时,拉动左横梁和右横梁,带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的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相远离,使右横梁一端从左横梁的中空内移出,带动左横梁和右横梁上的两个第二中支柱相互分离,从而使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中支柱上的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分开,实现整个支撑托辊组的拆卸。
[0018]因此,本技术通过将横梁总成设置成左横梁和右横梁且右横梁一端可拆卸地插接于左横梁的中空内,通过推动或拉动左、右横梁,使两者相互插接或分离,从而就能带动左、右横梁上的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相对接或分离,实现支撑托辊组的快速拆装、拆装效率高、省时省力,且相对于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拆装,本技术能够适应狭小空间的安装且无需多人配合进入到托辊组底部就能实现快速拆装、拆装更方便快捷。
[0019]2、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横梁总成还包括弹性张紧部,弹性张紧部设置于左横梁的中空内且能够与右横梁的端部弹性抵接。设置的弹性张紧部可将左横梁和右横梁之间弹性张紧,提高整个横梁总成的稳固性。
[0020]3、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还包括设置于横梁总成下方的支架,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架,以对整个横梁总成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
[0021]4、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还包括弹性连接组件,弹性连接组件与支架和横梁总成均连接。弹性连接组件实现横梁总成与支架之间的弹性连接,以吸收输送物料中托辊总成产生的振动,提高支撑托辊组使用的平稳性,并且弹性连接组件还能提供朝向托辊总成的预紧力,使托辊总成与其上的输送带贴合更紧密、以对输送带进行更好的支撑。
[0022]5、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弹性柱,连接螺栓与横梁总成和支架均连接,弹性柱具有通孔,弹性柱弹性抵接于支架和横梁总成之间,连接螺栓穿过通孔。连接螺栓将支架和横梁总成连接固定,弹性柱可通过自身弹性变形对横梁总成及其上的托辊组进行缓冲减震,连接螺栓穿过弹性柱的通孔对弹性柱的变形方向进行限位,使得弹性柱仅能沿连接螺栓轴向发生弹性变形。
[0023]6、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弹性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弹性抵接于支架和横梁总成之间,且弹簧套设于弹性柱的外周。因此组装时,弹簧套在弹性柱的外周,连接螺
栓穿过弹性柱的通孔与支架和横梁总成均连接,从而使得支架和横梁总成之间实现弹性可靠连接,且通过弹簧和弹性柱的配合能起到更好的弹性减震作用。
[0024]7、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还包括连接垫板,横梁总成与连接垫板的中部连接,连接垫板的两侧均连接有弹性连接组件。通过将横梁总成与连接垫板的中部连接,在连接垫板的两侧均设有弹性连接组件,能够对横梁总成进行稳定支撑、可靠性好。
[0025]8、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还包括导向限位组件,导向限位组件设置于连接垫板和支架之间,以对弹性连接组件的弹性变形进行导向及限位,避免弹性连接组件歪斜导致连接垫板及横梁发生歪斜,确保整个支撑托辊组的平稳性。
[0026]9、本技术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本技术的支撑托辊组,输送带设置于侧向托辊和中间托辊上。能够实现支撑托辊组的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托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总成(1),包括左横梁(11)和右横梁(12),所述右横梁(12)一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左横梁(11)的中空内;支柱总成(2),包括边支柱(21)、设于所述左横梁(11)或所述右横梁(12)上的第一中支柱(22)以及可相互抵接或分离的两个第二中支柱(23),所述左横梁(11)和所述右横梁(12)的外端均设置有所述边支柱(21),两个所述第二中支柱(23)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横梁(11)和所述右横梁(12)上,且所述第一中支柱(22)和所述第二中支柱(23)均位于所述边支柱(21)之间;托辊总成(3),包括两个侧向托辊(31)和设于两个所述侧向托辊(31)之间的中间托辊(32),所述中间托辊(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中支柱(22)和朝向所述第一中支柱(22)设置的所述第二中支柱(23)上,其中一个所述侧向托辊(31)可转动地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中支柱(22)设置的所述第二中支柱(23)和朝向所述第二中支柱(23)设置的所述边支柱(21)上,其中另一个所述侧向托辊(3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支柱(22)和朝向所述第一中支柱(22)设置的所述边支柱(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1)还包括弹性张紧部(13),所述弹性张紧部(13)设置于所述左横梁(11)的中空内且能够与所述右横梁(12)的端部弹性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托辊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横梁总成(1)下方的支架(4),所述左横梁(11)和所述右横梁(12)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支架(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托辊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华王猛军谢芳温倩王博张营章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