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27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包括烘熏筒,所述烘熏筒的外部通过支座连接撑架,所述烘熏筒的底端连接斗腔,斗腔的下端连接管道,管道上设置调节阀;所述烘熏筒内设置搁筒,烘熏筒上端通过液压缸支撑连接筒盖,筒盖的下部的凸舌外侧套装压环,压环上端面通过圆周均布设置的弹簧连接筒盖下端面边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特,通过管道对斗腔内通入热气,并通过斗腔进入到烘熏筒内,对置于筒内的搁筒内装的柳编条进行加热,而受热烘烤的新鲜柳编条会有水份析出产生烟气,同时反而对柳编条形成烘熏,避免柳编条因受热而开裂。条因受热而开裂。条因受热而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柳编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柳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柳编制品从传统的农具和生活用具逐渐转变为观赏用工艺品,用于摆放在大厅、走廓等位置。
[0003]在传统的柳编过程中,新鲜的柳编条大多都是采用晾晒的工艺进行干燥,使新鲜的柳编条内的水分去除,使新鲜柳编条烘干成为干柳编条,这种干燥柳编条的工艺主要为了防止新鲜柳编条直接编制成品后,在以后的干燥后编制品形成变形,以影响工艺品的外观观赏性,为此本申请特公开了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包括烘熏筒,所述烘熏筒的外部通过支座连接撑架,所述烘熏筒的底端连接斗腔,斗腔的下端连接管道,管道上设置调节阀;所述烘熏筒内设置搁筒,烘熏筒上端通过液压缸支撑连接筒盖,筒盖的下部的凸舌外侧套装压环,压环上端面通过圆周均布设置的弹簧连接筒盖下端面边缘。
[000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阀包括前端盖、调节板、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端盖对称设置,其相对的内侧面的沉槽内卡装调节板,调节板的手柄设置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弧槽内;通过手柄拨动调节板,使调节板在前端盖和后端盖内的沉槽内转动,而调节板上扇形孔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通风孔交叉错开使热风热气进入斗腔内的热量减少或没有热风热气进行,或者调节板上扇形孔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通风孔重叠使热风热气以最大量进入到斗腔内。
[000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搁筒上端设置端环,端环搭架于烘熏筒内壁的凸块上,凸块连接于烘熏筒内壁上;使搁筒架空于烘熏筒内。
[000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撑座连接于烘熏筒外周边,液压缸的伸缩杆连接杆座,杆座连接于筒盖上;通过液压缸有效连接烘熏筒和筒盖,使筒盖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能平顺的打开和闭合。
[000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块圆周均布连接于烘熏筒的内壁;用于对搁筒上端的端环垫起,使搁筒内的柳编条不与烘熏筒内壁直接接触,避免烘熏筒内壁上形成的水珠重新吸附于柳编条上,造成柳编条干燥不均匀。
[001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搁筒由两端的端环中间圆周均布焊接铁条,其中一端的端环内连接底条组成;这种镂空的搁筒便于其内盛装的柳编条受热和水分的蒸发。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思路新颖独
特,通过管道对斗腔内通入热气,并通过斗腔进入到烘熏筒内,对置于筒内的搁筒内装的柳编条进行加热,而受热烘烤的新鲜柳编条会有水份析出产生烟气,同时反而对柳编条形成烘熏,避免柳编条因受热而开裂,保证柳编条在干燥的同时还能保证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筒盖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筒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

4中所示,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包括烘熏筒1,所述烘熏筒1的外部通过支座连接撑架15,所述烘熏筒1的底端连接斗腔4,斗腔4的下端连接管道5,管道5上设置调节阀6;所述烘熏筒1内设置搁筒7,烘熏筒1上端通过液压缸2支撑连接筒盖3,筒盖3的下部的凸舌11外侧套装压环12,压环12上端面通过圆周均布设置的弹簧14连接筒盖3下端面边缘。
[001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节阀6包括前端盖61、调节板62、后端盖63,所述前端盖61与所述后端盖63对称设置,其相对的内侧面的沉槽65内卡装调节板62,调节板62的手柄67设置于前端盖61和后端盖63的弧槽64内;通过手柄67拨动调节板62,使调节板62在前端盖61和后端盖63内的沉槽65内转动,而调节板62上的扇形孔68与前端盖61和后端盖63上通风孔66交叉错开使热风热气进入斗腔4内的热量减少或没有热风热气进行,或者调节板62上扇形孔68与前端盖61和后端盖63上通风孔66重叠使热风热气以最大量进入到斗腔4内。
[0019]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搁筒7上端设置端环,端环搭架于烘熏筒1内壁的凸块8上,凸块8连接于7烘熏筒1内壁上;使搁筒7架空于烘熏筒1内。
[00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液压缸2的缸体通过撑座9连接于烘熏筒1外周边,液压缸2的伸缩杆连接杆座10,杆座10连接于筒盖3上;通过液压缸2有效连接烘熏筒1和筒盖3,使筒盖3在液压缸2的作用下能平顺的打开和闭合。
[0021]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块8圆周均布连接于烘熏筒1的内壁;用于对搁筒7上端的端环垫起,使搁筒7内的柳编条不与烘熏筒1内壁直接接触,避免烘熏筒1内壁上形成的水珠重新吸附于柳编条上,造成柳编条干燥不均匀。
[0022]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搁筒7由两端的端环中间圆周均布焊接铁条,其中一端的端环内连接底条组成;这种镂空的搁筒7便于其内盛装的柳编条受热和水分的蒸发。
[0023]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工作原理:将柳编条置入到搁筒7内,搁筒7置于烘熏筒1内,并且搁筒7的上部的端环搭于凸块8上,再启动液压缸2使其伸缩杆回缩带动筒盖3下压,凸舌11插入到烘熏筒1的端口内,压环12压于烘熏筒1的端口上,弹簧14在筒盖3继续下压下回缩,使压环12下部的密封圈13进行密封;反之,液压缸2的伸缩杆伸出,带动筒盖3
支撑起,使压环12和密封圈13离开烘熏筒1的端口,弹簧14复位伸长,凸舌11从烘熏筒1内拔出,此时即可取出搁筒7内柳编条;
[0024]对管道5通入热风热气时,拨动手柄67调节板62转动,使扇形孔68与通风孔66重合,对斗腔4内通入最大量的热风热气,亦可拨动手柄67使扇形孔68与通风孔66间的角度变小,减小进入斗腔4内的热风热气的量减少,扇形孔68与通风孔66间的角度越小通入斗腔4内的热风热气量就越少,扇形孔68与通风孔66间的角度越大进入斗腔4内的热风热气量就越多。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包括烘熏筒,所述烘熏筒的外部通过支座连接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熏筒的底端连接斗腔,斗腔的下端连接管道,管道上设置调节阀;所述烘熏筒内设置搁筒,烘熏筒上端通过液压缸支撑连接筒盖,筒盖的下部的凸舌外侧套装压环,压环上端面通过圆周均布设置的弹簧连接筒盖下端面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鲜柳编条烘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阀包括前端盖、调节板、后端盖,所述前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运强藤柳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