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827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包括氨气存储器、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空气压缩机、定容弹、共轨管、喷嘴、定容弹温度压力操作台、ECU电子控制单元和上位机,氨气存储器、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共轨管、喷嘴依次通过管线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通过管线连接,ECU电子控制单元与上位机、共轨管、喷嘴电连接,所述喷嘴固定在定容弹上,所述定容弹内设置有与温度压力操作台电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定容弹上设置有加热器、且至少与一个气体存储罐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体增压泵和气液增压泵对氨气进行二级增压,使增加后的液氨达到预定喷射压力。使增加后的液氨达到预定喷射压力。使增加后的液氨达到预定喷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喷射
,具体是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喷射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灌溉、医学糖衣喷涂、化工以及内燃机喷雾燃烧。而在内燃机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高压射流喷雾雾化、蒸发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燃烧室内着火燃烧过程的优劣,并且对后续碳烟生成起着较大的决定作用。而目前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化石燃料的高压射流燃烧会带来严重的碳排放,在柴油机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寻找可再生替代清洁燃料已经迫在眉睫。氨作为绿色可再生清洁燃料的代表,从化学结构上来看,燃烧并不会产生碳排放,因此针对氨在发动机中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
[0003]从氨的理化特性来看,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而在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大约为1MPa,即当氨气加压到1MPa时会发生从气态到液态相的转变,因此由于相变的存在,传统的液体燃料或者气体燃料的增压方式很难实现对氨燃料的增压从而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而目前内燃机的发展与喷油压力的提高又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影响氨燃料的高压喷射进而影响内燃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高压喷射系统中增压方式很难实现对氨燃料的增压从而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通过气体增压泵和气液增压泵对氨气进行二级增压,使增加后的液氨达到预定喷射压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包括氨气存储器、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空气压缩机、定容弹、共轨管、喷嘴、定容弹温度压力操作台、ECU电子控制单元和上位机,氨气存储器、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共轨管、喷嘴依次通过管线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通过管线连接,用于对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提供驱动气,ECU电子控制单元与上位机、共轨管、喷嘴电连接,上位机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共轨管和喷嘴的通断,所述喷嘴固定在定容弹上,所述定容弹内设置有与温度压力操作台电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定容弹温度和气压;定容弹上设置有加热器、且至少与一个气体存储罐连通,气体存储罐、加热器均由定容弹温度压力操作台控制。
[0007]进一步的,气体增压泵和气液增压泵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气体增压泵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气液增压泵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顶端的出气口与气体增压泵入口连通。
[0008]进一步的,与气体增压泵出口连通的管道为盘管,所述盘管位于冷却箱内,冷却箱内盛装有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存储器,所述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共轨管及定容弹均设有通入排气存储器的排气管道,气体增压泵、气液增压泵、共轨管及定容弹的排气管道上
分别设有第一卸荷阀、第二卸荷阀、第二高压针阀及排气阀。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气液增压泵、共轨管连通,真空泵出口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高压针阀,用于控制真空泵出口管线的通断。
[0011]进一步的,氨气存储器设置在氨气防爆柜内。
[0012]进一步的,定容弹上连接两个气体存储罐,分别盛装有氮气、空气。
[0013]进一步的,气体增压泵和空气压缩机之间管线设置有第一驱动气开关、第一驱动气调压阀和第一驱动气压力表,分别用于控制气体增压泵和空气压缩机之间管线的通断、调节气体增压泵驱动气气压大小及检测气体增压泵驱动气气压;气体增压泵出口管线上设有第一高压压力表、高压出口阀,分别用于检测经气体增压泵增压后液氨的压强、控制气体增压泵出口管线的通断;
[0014]气液增压泵与空气压缩机之间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气开关、第二驱动气调压阀和第二驱动气压力表,分别用于控制气液增压泵与空气压缩机之间管线的通断、调节气液增压泵的驱动气气压大小、及检测气液增压泵的驱动气气压;气液增压泵入口管线上设置有介质入口开关,用于控制液氨进入气液增压泵内的通断;气液增压泵出口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高压压力表和第四高压针阀,分别用于检测经气液增压泵增压后液氨的压强、控制气液增压泵出口管线的通断;
[0015]共轨管上设置有第三高压压力表,用于检测共轨管内液氨压力;共轨管与喷嘴之间管线上设置有第三高压针阀,用于手动控制喷射的启闭。
[0016]定容弹与排气存储器之间管线上设置有排气阀,用于定容弹排气卸荷控制。
[0017]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打开介质入口开关、第四高压针阀,使气液增压泵和共轨管处于连通状态,打开真空泵出口管线上的第一高压针阀,并开启真空泵,抽出气液增压泵、共轨管及之间管线内残余气体,实现真空状态,关闭真空泵、第一高压针阀、介质入口开关及第四高压针阀;
[0019]S2.打开氨气瓶,同时打开高压出口阀、气液分离器、介质入口开关和第四高压针阀,此时第一卸荷阀和第二卸荷阀保持关闭状态;
[0020]S3.打开空气压缩机,打开第一驱动气开关,并开启气体增压泵,对氨气进行一级增压转化为液氨,调节第一驱动气调压阀,控制第一高压压力表示值不小于MPa;
[0021]S4.打开第二驱动气开关,并开启气液增压泵,对液氨进行进一步增压,调节第二驱动气调压阀,控制第二高压压力表示值达到目标喷射压力;
[0022]S5.定容弹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监测定容弹的温度及气压,通过定容弹温度压力控制操作台调节定容弹内温度、气压至目标值;
[0023]S6.在上位机设置好液氨喷射的目标频率和脉宽,打开第三高压针阀,根据目标频率和脉宽,上位机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共轨管和喷嘴的通断,进而以目标频率和脉宽喷射至定容弹内;
[0024]S7.喷射结束后,关闭第一驱动气开关和第二驱动气开关;开启排气阀,将定容弹内气体排至排气存储器内;关闭氨气瓶,并关闭空气压缩机,依据先高压卸荷后低压卸荷的原则,首先打开第二卸荷阀,将气液增压泵内残留液氨/氨气排至排气存储器内;再打开第一卸荷阀,将气体增压泵内残留液氨/氨气排至排气存储器内;打开第二高压针阀,将共轨管中残留的液氨/氨气排至排气存储器内,以此实现对定容弹、气液增压泵、气体增压泵、共
轨管的卸荷排气。
[0025]进一步的,步骤S3中,第一驱动气压力表示值调节范围为0.1

0.8Mpa,气体增压泵的压缩比为5:1;
[0026]步骤S4中,第二驱动气压力表示值调节范围为0.1

0.8Mpa,气液增压泵的压缩比为100:1,第二高压压力表示值调节范围为10

80Mpa。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专利技术中先通过气体增压泵将氨气增压到1Mpa以上,使氨气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形成液氨,而后通过气液增压泵对液氨进行增压至目标喷射压力,通过二级增压完成氨气的增压。
[0029]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存储器(2)、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空气压缩机(3)、定容弹(11)、共轨管(12)、喷嘴(17)、定容弹温度压力操作台、ECU电子控制单元(16)和上位机(18),氨气存储器(2)、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共轨管(12)、喷嘴(17)依次通过管线连接,空气压缩机(3)与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通过管线连接,用于对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提供驱动气,ECU电子控制单元(16)与上位机(18)、共轨管(12)、喷嘴(17)电连接,上位机(18)通过ECU电子控制单元(16)控制共轨管(12)和喷嘴(17)的通断,所述喷嘴(17)固定在定容弹(11)上,所述定容弹(11)内设置有与温度压力操作台电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定容弹(11)温度和气压;定容弹(11)上设置有加热器(19)、且至少与一个气体存储罐(20)连通,气体存储罐(20)、加热器(19)均由定容弹温度压力操作台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增压泵(5)和气液增压泵(7)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6),气体增压泵(5)出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连通,气液增压泵(7)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6)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6)顶端的出气口与气体增压泵(5)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气体增压泵(5)出口连通的管道为盘管(25),所述盘管(25)位于冷却箱(24)内,冷却箱(24)内盛装有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存储器(9),所述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共轨管(12)及定容弹(11)均设有通入排气存储器(9)的排气管道,气体增压泵(5)、气液增压泵(7)、共轨管(12)及定容弹(11)的排气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卸荷阀(30)、第二卸荷阀(37)、第二高压针阀(14)及排气阀(2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10),所述真空泵(10)分别与气液增压泵(7)、共轨管(12)连通,真空泵(10)出口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高压针阀,用于控制真空泵(10)出口管线的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氨气存储器(2)设置在氨气防爆柜(1)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容弹(11)上连接两个气体存储罐(20),分别盛装有氮气、空气。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氨高压喷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增压泵(5)和空气压缩机(3)之间管线设置有第一驱动气开关(32)、第一驱动气调压阀(28)和第一驱动气压力表(31),分别用于控制气体增压泵(5)和空气压缩机(3)之间管线的通断、调节气体增压泵(5)驱动气气压大小及检测气体增压泵(5)驱动气气压;气体增压泵(5)出口管线上设有第一高压压力表(33)、高压出口阀(29),分别用于检测经气体增压泵(5)增压后液氨的压强、控制气体增压泵(5)出口管线的通断;气液增压泵(7)与空气压缩机(3)之间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气开关(39)、第二驱动气调压阀(34)和第二驱动气压力表(38),分别用于控制气液增压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汶君陈嘉锋赖思成梁何龙玄铁民何志霞王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