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22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电芯和顶盖,电芯容置在壳体内,顶盖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并在内部设置有集气通道,且顶盖远离电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爆结构,顶盖靠近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防爆结构,第二防爆结构用于导通壳体的内部空间和集气通道,第一防爆结构用于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通集气通道和外部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多个第二防爆结构,其相对分布范围更大,并通过多个第二防爆结构和集气通道的配合,形成了多个有效的气流通道,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以及时有效地排出气体,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短路/过充/过放等异常情况,电池内部急剧升温,内部往往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热失控,因此如何保证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电池顶盖上设置防爆阀,当电芯产生大量气体时,大量气体会冲开防爆阀达到泄压的目的。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阀通常为单个设计,并设置在电芯上方顶盖的一个固定位置处,分布范围较小,当电芯发生热失控产生气体的过程中,气体充斥于整个电池壳体中,由于壳体内的裸电芯占据大部分空间,留给气体排出的间隙较小,仅仅靠着顶盖上方的单个防爆阀,缺少有效的排气路径使气体及时快速地排出,对电池安全性能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能够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及时快速地排出气体,提高电池安全性。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顶盖,所述电芯容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在内部设置有集气通道,且所述顶盖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爆结构,所述顶盖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防爆结构,所述第二防爆结构用于导通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和所述集气通道,所述第一防爆结构用于在所述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通所述集气通道和外部空间。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层上,且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形成有所述集气通道,所述第一结构层上开设有导通至所述集气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防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爆结构包括防爆盖,所述防爆盖封堵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用于在所述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口;
[0009]所述第二防爆结构包括第二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层上,并贯通至所述集气通道。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同一直线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第一开口错位设置。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盖靠近所述集气通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结构层靠近所述集气通道的一侧表面相平齐。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盖的表面设置有爆破刻痕,以局部减薄所述防爆盖的厚度。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二结构层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开口均在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连通。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围板和底板,所述围板和所述底板连接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空腔,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气凹槽和第二导气凹槽,所述第一导气凹槽设置在所述围板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气凹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一导气凹槽和所述第二导气凹槽首尾衔接,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包括第一导流凹槽,所述第一导流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层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导流凹槽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气凹槽远离所述第二导气凹槽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导流凹槽的两端。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还包括若干个第三导气凹槽和若干个第四导气凹槽,所述第三导气凹槽和所述第一导气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围板的相邻的侧壁上,所述第四导气凹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导气凹槽交汇,所述第四导气凹槽与所述第三导气凹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气凹槽远离所述第四导气凹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结构层的表面。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导流凹槽,所述第二导流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层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流凹槽交汇,且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凹槽和所述第二导流凹槽的交汇处,所述第二导流凹槽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导气凹槽远离所述第四导气凹槽的一端连接。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将顶盖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处,并在顶盖的内部设置有集气通道,且顶盖远离电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爆结构,在顶盖靠近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防爆结构,其中第二防爆结构用于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通壳体的内部空间和集气通道,第一防爆结构用于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导通集气通道和外部空间。多个第二防爆结构相对分布范围更大,并通过多个第二防爆结构和集气通道的配合,形成了多个有效的气流通道,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可以及时有效地排出气体,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顶盖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顶盖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顶盖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顶盖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中壳体的透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壳体的透视图。
[0028]图标:
[0029]100

电池;110

壳体;111

围板;113

底板;120

电芯;130

顶盖;131

第一结构层;133

第二结构层;135

第一开口;137

第二开口;140

集气通道;150

第一防爆结构;151

防爆盖;160

第二防爆结构;170

第一导气通道;171

第一导气凹槽;173

第二导气凹槽;175

第三导气凹槽;177

第四导气凹槽;180

第二导气通道;181

第一导流凹槽;183

第二导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电芯(120)和顶盖(130),所述电芯(120)容置在所述壳体(110)内,所述顶盖(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的开口处,并在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集气通道(140),且所述顶盖(130)远离所述电芯(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爆结构(150),所述顶盖(130)靠近所述电芯(1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二防爆结构(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30)包括第一结构层(131)和第二结构层(133),所述第一结构层(131)设置在所述第二结构层(133)上,且所述第一结构层(131)和所述第二结构层(133)之间形成有所述集气通道(140),所述第一结构层(131)上开设有导通至所述集气通道(140)的第一开口(135),所述第一防爆结构(15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35)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结构(150)包括防爆盖(151),所述防爆盖(151)封堵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135)处;所述第二防爆结构(160)包括第二开口(137),多个所述第二开口(137)贯通所述第二结构层,并与所述集气通道(14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137)沿同一直线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二开口(137)均与所述第一开口(135)错位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盖(151)靠近所述集气通道(140)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结构层(131)靠近所述集气通道(140)的一侧表面相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盖(151)的表面均设置有爆破刻痕。7.根据权利要求3

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气通道(170),所述第二结构层(133)靠近所述电芯(12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导气通道(180),所述第二开口(137)均在所述第二导气通道(180)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武元杜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