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10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4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中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确定该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一距平信息,第一距平信息用于表征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根据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该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二距平信息,第二距平信息用于表征空气质量预报数据中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根据第一距平信息和第二距平信息确定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能够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针对中长期预报数据的评价存在着准确性较差,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性较低的问题。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和技术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评估和检验预报产品质量的疑问或争论。气象预报按照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为短时预报、中期预报、长期预报、超长期预报、气候展望,同样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按照预报时效也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相关技术中的针对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准确性评价方法针对短期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评估还算有效,但针对中长期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评价存在着准确性较差,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获取目标区域中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均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空气质量数据;
[0006]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一距平信息,所述第一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每种所述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
[0007]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二距平信息,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中每种所述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
[0008]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包括实测站点距平信息,实测城市距平信息和实测区域距平信息;
[0010]所述实测站点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实测城市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城市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实测区域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
[0011]所述第二距平信息包括预报站点距平信息,预报城市距平信息和预报区域距平信息;
[0012]所述预报站点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应的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预报城市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城市对应的
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预报区域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
[0013]可选地,所述实测站点距平信息包括实测站点距平值变化量,所述实测区域距平信息包括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
[0014]所述预报站点距平信息包括预报站点距平值变化量,所述预报区域距平信息包括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
[0015]可选地,所述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用于表征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是否准确,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
[0016]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0017]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0018]在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一致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表征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准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
[0019]在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表征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不准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
[0020]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包括:
[0021]获取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多组预设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预设距平变化率的对应关系;
[0022]从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对应的第一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得到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0023]可选地,所述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包括:
[0024]从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对应的第二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得到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0025]可选地,所述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区域空气质量趋势变化准确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
[0026]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实测站点距平值变化量的正负类型与预报站点距平值变化量的正负类型一致的目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目标数量;
[0027]获取所述目标数量与所述目标区域内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总数量的比值,以得到所述区域空气质量趋势变化准确率。
[002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9]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时间段内每个单位时间中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准确的城市的第一数量;
[0030]根据所述第一数量,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总城市数量以及所述指定时间段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准确率。
[0031]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2]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每个单位时间段内首要污染物预测准确的城市的第二数量;
[0033]根据所述第二数量,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总城市数量以及所述指定时间段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城市首要污染物的准确率。
[0034]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5]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指定时间段内出现区域污染过程的总次数;
[0036]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指定时间段内区域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的目标次数;
[0037]根据所述目标次数和所述总次数的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对应的区域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
[003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在所述指定时间段内区域污染过程预测准确的目标次数,包括:
[0039]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通过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监测区域污染类型,不同的所述监测区域污染类型用于表征不同的区域污染范围和/或区域污染程度,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监测区域污染类型与预设污染数据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污染数据包括污染区域范围要求标准和污染程度要求标准;
[0040]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通过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预报区域污染类型,不同的所述监测区域污染类型用于表征不同的区域污染范围和/或区域污染程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均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空气质量数据;根据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一距平信息,所述第一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每种所述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第二距平信息,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中每种所述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包括实测站点距平信息,实测城市距平信息和实测区域距平信息;所述实测站点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实测城市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城市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实测区域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实测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第二距平信息包括预报站点距平信息,预报城市距平信息和预报区域距平信息;所述预报站点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每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对应的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预报城市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城市对应的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所述预报区域距平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预报空气质量数据的距平值的变化状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测站点距平信息包括实测站点距平值变化量,所述实测区域距平信息包括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所述预报站点距平信息包括预报站点距平值变化量,所述预报区域距平信息包括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用于表征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是否准确,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在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一致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表征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准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在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表征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不准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
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包括:获取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多组预设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与预设距平变化率的对应关系;从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和所述预报区域距平值变化率对应的第一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得到所述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种空气质量数据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确定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包括:从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所述实测区域距平值变化率对应的第二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得到所述实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区域空气质量趋势变化准确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平信息和所述第二距平信息确定所述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预报准确评估结果,包括: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中实测站点距平值变化量的正负类型与预报站点距平值变化量的正负类型一致的目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目标数量;获取所述目标数量与所述目标区域内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总数量的比值,以得到所述区域空气质量趋势变化准确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勃莹王文丁谢刘震魏巍肖林鸿张稳定陈焕盛吴剑斌秦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