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涉及嘴形撑开器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端部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U型块,U型块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转动轴,两个第一杆体分别与转动轴紧固连接,U型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杆体转动的螺栓,U型块的下端设置有阻尼器;第一杆体的端部设置有撑开杆,第一杆体的端部还设置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可旋转的上唇板和下唇板,上唇板和下唇板分别用于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阻尼器实现对患者嘴角缓慢温和的撑开,通过可旋转的上唇板和下唇板实现对患者嘴唇进行打开,同时通过观察窗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察窗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察窗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嘴形撑开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烧伤事故中面部被烧伤的发生率很高,面部烧伤后,由于瘢痕增生挛缩会使受伤部位的皮肤丧失弹性,若嘴部烧伤,会致使口角挛缩,并持续性缩小,影响容貌,需要通过整形美容来恢复,这里会用到嘴形撑开器。
[0003]根据检索发现,专利号为CN2154578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包括两个第一撑杆,两个第一撑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上侧连接板的上端开凿有圆孔,下侧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转动连接于圆孔内,螺杆的圆周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第一撑杆的下端均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第二撑杆,两个第二撑杆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撑杆,两个第一撑杆和两个第二撑杆之间均通过弹力支撑机构连接,最终可以实现撑开患者口腔的同时便于观察患者的口腔,防止撑开器遮挡患者口腔视野,便于医生的观察和治疗。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其第一撑杆在手动向两侧打开时,由于每个人打开力度不同,所以第一支撑杆在撑开使由于力度不好把握容易对患者口部嘴角处造成伤害,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属于二次伤害,不利于恢复。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阻尼器实现对患者嘴角缓慢温和的撑开,通过可旋转的上唇板和下唇板实现对患者嘴唇进行打开,同时通过观察窗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包括两个第一杆体,第一杆体端部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U型块,U型块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转动轴,两个第一杆体分别与转动轴紧固连接,U型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杆体转动的螺栓,U型块的下端设置有阻尼器;
[0008]第一杆体的端部设置有撑开杆,第一杆体的端部还设置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可旋转的上唇板和下唇板,上唇板和下唇板分别用于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
[0009]进一步地,U型块侧面成型加工于观察窗的侧面中部,转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U型块的内端面转动连接,转动轴的中部与第一杆体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U型块的上端开设有供螺栓旋转的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一杆体的端部位置相对应,U型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阻尼器。
[0011]进一步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中部固定连接
有撑开杆。
[0012]进一步地,撑开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块上端面以及固定块下端面的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一端通过铰链与固定块转动连接,第二杆体另一端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短轴,短轴的端部分别与上唇板以及下唇板的外周面中部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上唇板以及下唇板的外周面均匀铺设有硅胶垫片。
[0014]进一步地,观察窗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外侧面成型加工有防滑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当需要对患者嘴部进行撑开时,手持把手,将两个撑开杆放入患者嘴部两侧嘴角处,然后缓慢将两个第一杆体向两边旋转,在阻尼器的作用下,第一杆体的旋转变得缓慢以及温和,当两个第一杆体之间的夹角调整到合适角度时,旋转螺栓,对第一杆体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旋转两个第二杆体,使第二杆体旋转至合适位置处,然后旋转上唇板和下唇板,对上唇板和下唇板的位置进行微调,并使上唇板和下唇板分别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紧接着通过观察窗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和治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阻尼器实现对患者嘴角缓慢温和的撑开,通过可旋转的上唇板和下唇板实现对患者嘴唇进行打开,同时通过观察窗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阻尼器位置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1]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2]图中:1、观察窗;2、第一杆体;3、U型块;4、转动轴;5、螺栓;6、阻尼器;7、固定块;8、撑开杆;9、第二杆体;10、短轴;11、下唇板;12、上唇板;13、硅胶垫片;14、把手;15、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解决嘴形撑开器如何温和缓慢的撑开患者嘴部技术问题,如图1
‑
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25]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包括两个第一杆体2,第一杆体2端部设置有观察窗1,观察窗1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U型块3,U型块3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转动轴4,两个第一杆体2分别与转动轴4紧固连接,U型块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杆体2转动的螺栓5,U型块3的下端设置有阻尼器6;
[0026]第一杆体2的端部设置有撑开杆8,第一杆体2的端部还设置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可旋转的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分别用于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
[0027]具体地,当需要对患者嘴部进行撑开时,手持把手14,将两个撑开杆8放入患者嘴部两侧嘴角处,然后缓慢将两个第一杆体2向两边旋转,在阻尼器6的作用下,第一杆体2的旋转变得缓慢以及温和,当两个第一杆体2之间的夹角调整到合适角度时,旋转螺栓5,对第一杆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旋转两个第二杆体9,使第二杆体9旋转至合适位置处,然后旋转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对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的位置进行微调,并使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分别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紧接着通过观察窗1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和治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阻尼器6实现对患者嘴角缓慢温和的撑开,通过可旋转的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实现对患者嘴唇进行打开,同时通过观察窗1方便对患者口腔内部进行观察。
[0028]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29]U型块3侧面成型加工于观察窗1的侧面中部,转动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U型块3的内端面转动连接,转动轴4的中部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两个第一杆体2可旋转。
[0030]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31]U型块3的上端开设有供螺栓5旋转的螺纹孔,螺纹孔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包括两个第一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2)端部设置有观察窗(1),观察窗(1)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U型块(3),U型块(3)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转动轴(4),两个第一杆体(2)分别与转动轴(4)紧固连接,U型块(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杆体(2)转动的螺栓(5),U型块(3)的下端设置有阻尼器(6);第一杆体(2)的端部设置有撑开杆(8),第一杆体(2)的端部还设置有撑开组件,撑开组件包括可旋转的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上唇板(12)和下唇板(11)分别用于撑开上嘴唇和下嘴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3)侧面成型加工于观察窗(1)的侧面中部,转动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与U型块(3)的内端面转动连接,转动轴(4)的中部与第一杆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整形美容的嘴形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3)的上端开设有供螺栓(5)旋转的螺纹孔,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涛,
申请(专利权)人:樊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