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64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包括第一、第二快检电路和第一、第二检测电路,这些电路由众多薄膜晶体管组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贴附电子纸膜前,将检测信号输入端给定特定时序电压后,通过电压检测装置即可判断面板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的异常,在中大型尺寸的显示区中测试、不仅精准,而且高效。而且高效。而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纸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需要阅读电子书时,或许会选择墨水屏阅读器作为一种阅读用具。由于墨水屏功耗低、功能多样、耗电能力弱等特点,在价格标签、广告传递、教育事业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墨水屏显示面板出厂时,常会因为其中的数据线或扫描线断路或短路漏检导致显示功能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劣质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显示面板数据线和扫描线通断情况测试方案。
[0003]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对于中大型尺寸面板中检测数据线和扫描线通断情况提供了一种快检电路,该电路包含多个薄膜晶体管,且与数据线和扫描线接通,通过输入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出数据线和扫描线通断情况。
[0004]但是,使用上述电路,只有在贴上电子纸膜后才能检测判断出是否有异常,这样除了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由于已经贴膜,发现了异常之后为了纠正异常,则需要除掉电子纸膜,导致电子纸膜报废,而且若出现短路,则还会导致电子纸内部检测电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且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泛,且在贴上电子纸膜前就可以检测的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源极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均与一条扫描线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包括若干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源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均与一条数据线第一端电连接;本电路还包括用于测试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断路和短路情况的第一测试电路;
[0008]所述第一测试电路包括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
[0009]所述第一子电路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第三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一条所述扫描线第二端或一条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电连接,首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源极与第四输入端电连接,末端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与第二输出端电连接;
[0010]所述第二子电路包括若干个薄膜晶体管组,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第五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墨水屏显示区扫描线和数据线第二端连接测试电路,由于在测试电路众多薄膜晶体管的协调下,实现对扫描线和数据线短路情况和断路情况的检测,不仅实现了在贴附电子纸膜前,将检测输入端给定特定时序电压后即能判断面板是否存在断路或短路的异常,从而减少浪费和成本,而且在中大型尺寸面板中,由于众多薄膜晶体管组合工作,实现信号传导,测试时只需要诸如万用表就可以判断出相应情况,进而使得测试效率明显提高。
[0012]作为优选,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包括第一类薄膜晶体管组合和第二类薄膜晶体管组合,所述第一类薄膜晶体管组合包括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源极与所述第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一条所述扫描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0013]所述第二类薄膜晶体管组合包括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和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源极与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源极还与所述第五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栅极与一条所述扫描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0014]该部分电路有两种型号的薄膜晶体管组,是根据扫描线和数据线分布情况来确定的,当有两条数据线中间没有扫描线时,就可以连接上第二类晶体管组合。在这两类晶体管组合的配合下,有效传输信号,实现检测精准。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测试电路位于显示区顶部;位于显示区顶部,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空间,即便是盖上显示膜之前,也能够实现对短路和断路信号的测试。
[0016]作为优选,本电路还包括用于测试经过换线孔的过孔数据线通断情况的第二测试电路,所述第二测试电路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第四薄膜晶体管,首端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源极与所述第四输入端电连接,末端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漏极与第三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过孔数据线第二端电连接;孔数据线是经过换线孔的部分数据线,设计该电路,能够预防对于该类型数据线的检测疏忽,该电路进一步加强了测试准确性。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测试电路位于所述显示区中所述过孔数据线一侧;这样设置,节省显示区空间,在测试的同时也不影响其他运行。
[0018]本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测试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9]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测试方法,适用于所述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中第一测试电路,包括扫描线或数据线断路测试方法、扫描线短路测试方法和数据线短路测试方法;
[0020]所述扫描线或数据线断路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A1、给第一输入端输入高电平H1,第二输入端输入高电平H2,第三输入端输入高电
平H2,其中H1<H2;
[0022]A2、给第四输入端输入高电平H1或者输入低电平L,第五输入端(55)输入高电平H1或输入低电平L或输入接地信号;
[0023]A3、通过使用电压检测装置量检测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当第四输入端输入高电平H1时,如果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H1,则说明数据线和扫描线均正常,如果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则说明扫描线或数据线存在断路;当第四输入端输入低电平L时,如果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L,则说明数据线和扫描线均正常,如果第一输出端或第二输出端输出接地信号,则说明扫描线或数据线存在断路;
[0024]所述扫描线短路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B1、给第一输入端输入低电平L,第二输入端输入高电平H2,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51)、第二输入端(52)、第三输入端(53)、第一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2);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1)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第三输入端(53)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源极均与所述第一输入端(51)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漏极均与一条扫描线(31)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快检电路(2)包括若干个第二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第三输入端(53)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源极均与所述第二输入端(52)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漏极均与一条数据线(32)第一端电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测试所述扫描线(31)和所述数据线(32)断路和短路情况的第一测试电路(4);所述第一测试电路(4)包括第一子电路(41)和第二子电路(42);所述第一子电路(41)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第三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一条所述扫描线(31)第二端或一条所述数据线第二端(32)电连接,首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源极与第四输入端(54)电连接,末端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与第二输出端(62)电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42)包括若干个薄膜晶体管组,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第五输入端(55)电连接,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所述扫描线(31)和所述数据线(32)电连接,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均与第一输出端(6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薄膜晶体管组包括第一类薄膜晶体管组合(421)和第二类薄膜晶体管组合(422),所述第一类薄膜晶体管组合(421)包括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1)和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421—2),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1)源极与所述第五输入端(55)电连接,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1)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32)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1)漏极与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421—2)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421—2)栅极与一条所述扫描线(31)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类2号薄膜晶体管(421—2)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61)电连接;所述第二类薄膜晶体管组合(422)包括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和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42—3),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源极与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32)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1号薄膜晶体管(42—1)漏极与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源极还与所述第五输入端(55)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栅极与一条所述数据线(32)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2号薄膜晶体管(42—2)漏极与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42—3)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42—3)栅极与一条所述扫描线(31)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类3号薄膜晶体管(42—3)漏极与所述第一输出端(61)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测试电路位于显示区(3)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测试经过换线孔(33)的过孔数据线(321)通断情况的第二测试电路,所述第二测试电路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第四薄膜晶体管,首端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源极与所述第四输入端(54)电连接,末端所述
第四薄膜晶体管漏极与第三输出端(63)电连接,每个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栅极均与所述过孔数据线(321)第二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水屏面板测试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测试电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胡自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兴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