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河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一端的集料组件,所述船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撑架,且安装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架,机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筒,且旋转筒的外壁与净化筒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组成一种行船式的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使得在对不同位置的水体进行净化时具有高效灵活性能,并形成持续净化性能,使得净化设备可以对蓝藻等内进行收集处理,也避免净化处理过程出现堵塞的问题,实现了较好的固液分离性能。实现了较好的固液分离性能。实现了较好的固液分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河道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河道是具有良好的整体景观效果;合理的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转功能;对长期或突发的扰动能保持着弹性、稳定性以及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河道整体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能够满足所有受益者的合理目标要求。
[0003]生态河道是通过在传统的河道建设和整治中加入生态学原理,并根据河道现状和功能,对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构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态特征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创造适宜河道内水生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形成物种丰富。在生态河道工程中,需要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水体的纯净度,包括清理垃圾、蓝藻等。
[0004]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0251389U的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包括两个对称放置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净化网,所述净化网的两端均延伸至两个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装置,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调节机构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底板,两个所述移动底板之间套设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部设有中空槽,所述移动底板位于中空槽内。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技术中的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不具有一定的移动性能,使得在对不同位置的水体进行净化时不具有灵活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在对水体中的蓝藻等进行净化时,不具有较好的固液分离性能,使得在水分排出时,蓝藻等部分也会随之流出,性能较差,而且在过滤净化时极易造成过滤组件产生堵塞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不具有一定的移动性能,使得在对不同位置的水体进行净化时不具有灵活性能,以及在对水体中的蓝藻等进行净化时不具有较好的固液分离性能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船体和安装在船体一端的集料组件,所述船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撑架,且安装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架,机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筒,且旋转筒的外壁与净化筒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筒的圆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固液分离口,固液分离口的四周内壁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芯,固液分离口的两端内壁之间固定有等距离贴合在过滤网芯一侧的加固杆,所述净化筒靠近集料组件的一端中间位置与其中一个安装架之间开设有进水孔,且集料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进水孔内的进水组件,所述净化筒靠近进水孔顶部的一端内壁固定有延伸出净化筒的排料方管,且排料方管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口,所述排料方管贯穿旋转筒,且排料
方管设置为倾斜状,排料方管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贴合在旋转筒圆周内壁的刮料板。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筒圆周外壁一端的齿圈,且齿圈的两端均啮合有齿轮,齿轮的一端均固定有延伸出净化筒的第二传动轴,所述净化筒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轴旋转的第二电机。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筒的圆周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导框,且旋转筒的圆周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接在环形导框圆周内壁的导引环。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料组件包括固定在船体一端两侧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收集框,收集框的一端底部固定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辊,且驱动辊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拨料板,驱动辊的一端固定有延伸出收集框的第一传动轴,所述船体的内壁固定有L型机板,且L型基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轴的外壁均固定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框的两端均开设有导流孔,且导流孔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透水布。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收集框一端底部的第一抽水泵,且第一抽水泵的一端固定有插接在收集框内的第一抽水管,第一抽水泵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插接在进水孔和旋转筒内部的进水管。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筒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排水框,且排水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接在排水框内的第二抽水管,第二抽水泵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船体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电动螺旋桨,所述船体的底部内壁一侧放置有集料箱,且船体的底部内壁一侧固定有贴合在集料箱一侧的限位板,集料箱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排料方管底端正下方的收集口,所述船体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贴合在集料箱另一侧两端的锁止板,且锁止板上和集料箱上均设置有把手杆。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光伏发电板,且机架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柜,控制柜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元件,光伏发电板、第一电机、电动螺旋桨、第一抽水泵、第二电机和第二抽水泵均与控制柜之间电性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船体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U型侧杆,且U型侧杆的外壁均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浮筒。
[001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船体、电动螺旋桨、集料组件、透水布、进水组件和净化筒的配合设置,所以可组成一种行船式的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使得在对不同位置的水体进行净化时具有高效灵活性能,具体使用时,收集框将半没入水面,通过电动螺旋桨带动整个船体和净化处理设备在河道内移动,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轴和驱动辊以及弧形拨料板转动,通过弧形拨料板将水体中的蓝藻等拨入收集框内,此时可避免船体移动时产生的波纹将蓝藻等驱离整个设备,再通过进水组件内的第一抽水泵、第一抽水管和进水管将含有蓝藻等的水分抽入到净化筒内进行净化过滤处理,并再通过导流孔、弧形拨
料板的挤压作用和透水布将水分排出收集框,而蓝藻等留在收集框内,加快整个设备汲取蓝藻的速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净化筒、旋转筒、旋转机构、固液分离口、过滤网芯、排料方管、刮料板、集料箱和排水框的配合设置,所以可形成持续性能的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即在河道水体通过进水组件和进水孔进入到净化筒内的旋转筒内时,通过旋转机构内的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带和齿轮旋转,利用齿轮与齿圈的啮合作用带动旋转筒和过滤网芯旋转,通过过滤网芯对进入旋转筒内的河道水体进行净化过滤处理,此时水分将通过过滤网芯落入到排水框内,利用第二抽水泵和排水管排出,而蓝藻等则留在旋转筒中并粘附在过滤网芯上,此时可通过刮料板将过滤网芯上的蓝藻等刮入排料方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船体(1)和安装在船体(1)一端的集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撑架(19),且安装撑架(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架(5),机架(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安装架(27),两个安装架(27)之间固定安装有净化筒(12),所述净化筒(1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旋转筒(32),且旋转筒(32)的外壁与净化筒(1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筒(32)的圆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固液分离口(38),固液分离口(38)的四周内壁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芯(35),固液分离口(38)的两端内壁之间固定有等距离贴合在过滤网芯(35)一侧的加固杆(39),所述净化筒(12)靠近集料组件的一端中间位置与其中一个安装架(27)之间开设有进水孔(41),且集料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进水孔(41)内的进水组件,所述净化筒(12)靠近进水孔(41)顶部的一端内壁固定有延伸出净化筒(12)的排料方管(28),且排料方管(28)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口,所述排料方管(28)贯穿旋转筒(32),且排料方管(28)设置为倾斜状,排料方管(28)的顶部一侧固定有贴合在旋转筒(32)圆周内壁的刮料板(3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筒(32)圆周外壁一端的齿圈(36),且齿圈(36)的两端均啮合有齿轮(40),齿轮(40)的一端均固定有延伸出净化筒(12)的第二传动轴,所述净化筒(12)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且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的外壁一端均固定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外壁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30),所述机架(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轴旋转的第二电机(2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12)的圆周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导框(31),且旋转筒(32)的圆周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接在环形导框(31)圆周内壁的导引环(3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河道水体净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组件包括固定在船体(1)一端两侧的安装板(18),且安装板(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收集框(7),收集框(7)的一端底部固定有收集板(8),所述收集框(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辊(10),且驱动辊(10)的外壁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胤慧,廖梓龙,刘铁军,郭建英,梁文涛,于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