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53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实际半像高IH满足:1.4<TTL/IH<1.8。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约束各透镜的面型及光焦度,使其实现大视场角和总长小的均衡。使其实现大视场角和总长小的均衡。使其实现大视场角和总长小的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快速增长,加上社交、视频、直播类软件的流行,人们对于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光学镜头的性能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尤其是随着人们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对于电子拍摄设备的光学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光学镜头在较暗的环境下可以清晰拍摄,还要求在较远环境下也可以清晰成像,而且还要求镜头能够更好的实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功能,从而拍摄出更有质感的人像照片。
[0003]目前许多光学镜头在拍摄夜景或者室内等光线条件差的环境下,存在画质模糊的情况。除此以外,大多数的镜头在拍摄近景时,能够很好的对被摄物体进行成像,但对较远的目标成像较差,无法兼顾高像素远距离成像,会出现无法突出被摄主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至少具有大视场角、总长小和高像素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实际半像高IH满足:1.4<TTL/IH<1.8。
[000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采用六片镜片组成,通过特定的表面形状搭配、合理的光焦度分配、合理设置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使得该光学镜头同时具有大视场角、总长小和高像素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4]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5]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1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18]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0019]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an(θ)畸变曲线图。
[0021]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
[0022]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垂轴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共六片透镜,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滤光片。
[0026]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或凹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或凹面,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条件式:

1.7<(f1+f2)/f<

1.3;即通过合理设置光阑前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焦距值,能够更好地矫正光学系统的畸变,减小边缘视场的畸变值,提高整个视场内的成像品质。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与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满足条件式:

1.8<(R21

R22)/(R21+R22)<

1.2;即通过合理限制第二透镜的面型,可以修正离轴像差,并让光线在第二透镜中能有适当的入射角度及出射角度,有助于增大视场角及增大成像面的面积,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边缘矢高SAG61与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满足条件式:

2<SAG61/CT6<

1;即通过适当调整第六透镜的矢高与厚度的比值,有利于镜片制作与成型,提升制造良率,缩短光学镜头的总长度。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
条件式:1.8<f/EPD<2.0;即通过合理控制光学镜头有效焦距与入瞳直径的比值,可使光学镜头具有大光圈的特性,特别是当光学镜头在黑暗环境中成像时,可降低光线太弱带来的噪点影响,从而提高成像质量,使得该光学镜头能够满足在不同光通量情况下的成像需求。更进一步,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1.8<f/EPD<1.85。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实际半像高IH满足:1.4<TTL/IH<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7<(f1+f2)/f<

1.3;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8<(R21

R22)/(R21+R22)<

1.2;其中,R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SAG61/CT6<

1;其中,SAG61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边缘矢高,CT6表示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雨辰匡博洋章彬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