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处理离开钢包炉的材料的改进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6737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7
用于处理形成/存在于钢包炉(12)的底部处的材料(1)的方法,所述材料包括白渣,该白渣含有石灰或石灰基化合物并且还包括熔融或半熔融/粘稠状态的金属合金,优选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炉(12)的出口处的所述材料(1)冷却小于约30分钟至45分钟,优选地小于10分钟至15分钟,和甚至更优选地小于1分钟至3分钟的时间段。间段。间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以处理离开钢包炉的材料的改进的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处理离开钢包炉(还称为“浇注桶或锅炉”)的材料,特别地,处理存在/形成于钢包炉的底部处/其上的材料,并且该材料包含/包括所谓“白渣”,该白渣包含石灰或石灰基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因此,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处理离开钢包的材料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在钢或其它金属合金的生产并且更特别地在材料处理的
中的有利用途,该材料在钢包内部生成或位于钢包内部,特别地在钢包的底部处/其上。
[0003]众所周知,由于废料的氧化和由添加剂(其插入电弧炉的炉料中)所生成的化合物,电弧炉2(称为"电弧炉",以下简称“EAF”)生成了称为“钢渣”或“黑渣”13的额外材料,该额外材料形成于钢熔池上方;电弧炉2在钢工业中用于主要从含铁废料或高度合金化铁基材料(诸如直接还原铁(称为“DRI”或“海绵铁”)、液态钢或其它铁前体)生产钢。方便地,黑渣13相对于液态钢14(还称为“出钢,tapped”)单独地和提前地离开电弧炉2。更详细地,将离开炉2的黑渣13输送至连续阶段或处理站,这些连续阶段或处理站不同于和独立于对于液态钢14的处理所设想的那些。
[0004]特别地,形成于电弧炉2中的液态钢14从电弧炉2排出至钢包炉12(LF)中。方便地,钢包炉通常小于EAF炉,以及时释放后者,从而允许其接收炉料,该炉料旨在用于后续铸造。
[0005]在钢包炉中,通过添加石灰、铁合金和其它添加剂(即,其它成分,取决于待获得钢的规格),进行液态钢的造渣阶段。
[0006]目前,如图1所示,离开钢包炉的白渣1排出(通常由于炉的旋转)至坩埚3中或地面上。
[0007]随后,因此,排出至坩埚3中的白渣由第一器具4(例如,机动货车)进行装载并输送至收集区域5(通常类似为洞的形状)。特别地,对应于收集区域5,坩埚3完全地倾翻,从而排出白渣;适当地,如果炉渣为太多粉末的,那么其带至防风的卸载区域,以用于钢生产的炼钢过程的可能的重复使用。
[0008]在收集区域5,因此所获得的白渣保持大致约24小时至48小时的时间段,直至其冷却并发生相位过渡,特别地,从“β”相位过渡至“γ”相位,即所谓“枯萎(withering)”,这产生了粉末。
[0009]从收集区域5,因此所冷却的炉渣例如通过机械铲装载至第二专用输送器具6(例如,卡车)上。
[0010]方便地,然后,这些第二专用输送器具6将炉渣载至填埋区域7,该炉渣因而已成为不可回收废物。
[0011]此外,收集区域5和/或填埋区域7必须配备有用于收集和处理源自雨水的渗滤液的器具,安置于这些区域中的炉渣不可避免地经受该雨水的影响。此外,收集区域5和/或填埋区域7通常由合适地板覆盖。
[0012]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在钢的生产/精炼期间所生成的白渣的回收允许实现两个重要优点:
[0013]减少原材料的使用,诸如基本造渣剂和任何其它元素,诸如硅酸盐、铝酸盐和镁碱;
[0014]减少填埋处置,以有益于生态/环境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材料在钢生产阶段形成/存在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包含所谓“白渣”,该白渣包含石灰或石灰基化合物,该方法和/或设备允许至少部分地克服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用于处理存在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以能够适当增强该材料,从而避免将该材料视为仅仅不可重复使用废物。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能够显著地减少和/或消除白渣的传统处理方法中典型的精细粉末的排放,同时维持所获得材料的高质量标准(特别地在稳定性方面)和操作者和器械的安全性。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能够以接近100%的纯度回收钢包炉的底部所包含的部分钢,从而允许其作为用于后续熔化的含铁废料的重复使用,同时维持高质量标准。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能够回收钢部分,从而使其每次铸造保持不同,继而允许其作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含铁废料的重复使用,该含铁废料能够根据后续合并而划分成某些种类。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能够增加能效,同时维持所获得材料的高质量标准(特别地在稳定性方面)和操作者和器械的安全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的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允许获得高质量最终产物(特别地在稳定性方面)以在相同钢生产过程或其它应用内重复使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允许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于材料处理所需的空间,该材料存在于钢包炉的底部上。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减少或避免材料在不同区域和/或站之间的移动,该材料处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材料在不同区域和/或站之间的装载和移动器具,该材料处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允许减少材料的处理成本,该材料处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
[002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允许很大程度上减少用于材料处理的时间,该材料处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该方法为高度生态兼容的。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不要求用于渗滤液处理的设施的实施。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结构或覆层/铺地板工程的施工。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方法和/或设备,该方法和/或设备在所有炼钢厂为大体可用的。
[003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处理材料,该材料存在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在更小的空间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
[003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材料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含白渣,这允许获得高能效。
[003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材料的设备,该材料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该设备在结构上为完全可靠的。
[003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材料的设备,该材料位于钢包炉的底部上,该设备为耐用的和稳固的。
[003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处理材料的方法和/或设备,该材料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处理形成/存在于钢包炉(12)的底部处的材料(1)的方法,所述材料包括白渣,所述白渣含有石灰或石灰基化合物并且还包括熔融或半熔融/粘稠状态的金属合金,所述金属合金优选是钢,所述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钢包炉(12)的出口处的所述材料(1)冷却小于约30分钟至45分钟,优选地小于10分钟至15分钟,并且甚至更优选地小于1分钟至3分钟的时间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1)通过冷却装置(20)在所述材料(1)离开所述钢包炉(2)之后立即冷却,所述冷却装置(20)包括管状反应器,所述管状反应器绕着其纵向展开轴线(X)旋转。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0)能够移动,并且优选地为自推进式或牵引式。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1)通过以下方式在所述材料(1)离开所述钢包炉(2)之后立即冷却:通过所述材料和冷却流体之间的间接热交换,和/或通过与雾化冷却流体的直接热交换,和/或通过气体与液滴的混合物,优选地气溶胶,的喷射/喷洒,所述液滴直接接触所述材料(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1)的所述冷却在冷却装置(20)中执行,所述冷却装置(20)定位于或能够定位于所述钢包炉(12)处用于在所述钢包炉(12)的所述出口处直接地接收所述材料(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1)的所述冷却在冷却装置(20)中执行,所述冷却装置(20)优选地为旋转反应器,所述冷却装置(20)包括用于所述材料(1)的间接冷却的器具,所述材料(1)进入和/或穿过所述冷却装置(20)的腔室(16),所述器具包括:用于将冷却流体喷洒于所述壁的外表面上的器具,和/或用于将冷却流体滴落于所述壁的外部表面上的器具,和/或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固定至所述壁并且包括用于冷却流体的循环的管道,和/或至少一个空隙,所述至少一个空隙在外部限定于所述壁周围并且限定了腔室,所述腔室充满冷却流体。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离开所述钢包炉(2)的所述材料(1)进行冷却,并且所述材料(1)的温度T

为约1400℃至1800℃。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次冷却从所述钢包炉(2)所输出的所述材料(1),以获得由平均尺寸大于约1mm的颗粒所形成的结块。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次冷却从所述钢包炉(2)所输出的所述材料(1),以阻断所述结块的矿物结构中的β相,所述结块源于所述材料(1)中所包含的白渣。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次冷却从所述钢包炉(2)所输出的所述材料(1),以阻断硅酸二钙结块的矿物结构中的β相,所述硅酸二钙结块源于所述材料(1)中所包含的所述白渣。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优选间接地使
所述材料(1)从温度T

进行冷却,其中存在于所述材料(1)中的所述白渣和所述熔融金属合金以所述熔融或半熔融/粘稠状态存在,直至所述材料(1)达到等于或低于T

的出口温度,所述出口温度低于T

,并且处于所述出口温度中,所述材料为固化结块的形式。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优选间接地使已装载于所述冷却装置(20)的所述管状反应器内部的所述材料(1)冷却,以使所述材料(1)从所述温度T

在一段时间内降低至等于或低于T

的温度,以形成第一固体结块和第二/不同固体结块,其中,所述第一固体结块具有所述材料(1)之中所包含的所述白渣的成分,所述第二/不同固体结块具有所述材料(1)中所包含的所述金属合金的成分,所述金属合金的组合物优选地为钢。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优选间接地使已装载于所述冷却装置(20)的所述管状反应器内部的所述材料(1)冷却,以使所述材料(1)从所述温度T

在小于约一分钟内降低至等于或低于T

的温度,并且同时所述管状反应器绕着其纵向展开轴线(X)旋转,从而形成源自所述白渣的结块和源自所述金属合金的成分的结块,优选地为钢的结块。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优选间接地使已装载于所述冷却装置(20)的所述管状反应器内部的所述材料(1)从温度T1冷却至温度T2,所述温度T2低于T1,并且在所述冷却期间,所述管状反应器绕着其纵向展开轴线(X)旋转,从而形成源自所述白渣的结块和源自所述金属合金的成分的结块,优选地为钢的结块。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1等于或低于T

,和/或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特鲁约因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