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3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包括U形围板、风机模块、排风模块、排烟管组件,U形围板包括围侧板、围后板,U形围板底部设置有前底板、后横梁,风机模块后侧顶部设置有排风转接头,风机模块一侧设置有排烟转接头,围侧板均设置有预留孔。U形围板一体成型,简化了生产过程。前底板、后横梁用于支撑风机模块,风机模块位于集成灶底部而非竖直设置于集成灶背部,增加了其他模块的横向空间,可以增加其他功能模块的体积。两个围侧板均设置有预留孔用于与排烟管组件连接,这满足了不同用户对不同出风方向的实际需求,使得集成灶的安装更加灵活。空缺的预留孔借助预留挡板封闭,可以避免外界杂物进入集成灶。可以避免外界杂物进入集成灶。可以避免外界杂物进入集成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集成灶的出风结构一般采用左右出风口贯通的出风结构或单向直排式出风结构,常规集成灶左右出风口贯通的出风结构,产品出厂时需要先规定好产品的排烟方向,难以满足用户既有左出风又有右出风的实际安装环境,在现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满足用户既有左出风又有右出风的实际安装环境的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包括U形围板、风机模块、排风模块、排烟管组件,所述U形围板包括围侧板、围后板,所述围侧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围后板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的后部,所述U形围板底部设置有前底板、后横梁,所述前底板、所述后横梁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的底部,所述风机模块借助所述前底板、所述后横梁与所述U形围板连接,所述风机模块后侧顶部设置有排风转接头,所述排风模块底部插入所述排风转接头中,所述风机模块一侧设置有排烟转接头,所述围侧板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排烟转接头借助其中一个预留孔与所述排烟管组件连接,另一块围侧板上设置的预留孔借助预留挡板封闭。
[0006]U形围板一体成型,简化了生产过程。前底板、后横梁用于支撑风机模块,风机模块位于集成灶底部而非竖直设置于集成灶背部,增加了其他模块的横向空间,可以增加其他功能模块的体积。两个围侧板均设置有预留孔用于与排烟管组件连接,这满足了不同用户对不同出风方向的实际需求,使得集成灶的安装更加灵活。空缺的预留孔借助预留挡板封闭,可以避免外界杂物进入集成灶。
[000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所述排烟转接头包括内排烟管、排烟管密封圈,所述排烟管密封圈借助螺钉与所述U形围板连接,所述排烟管组件包括外排烟管、芯棒,所述排烟管密封圈连接所述外排烟管与所述内排烟管,所述排烟管密封圈上设置有锁紧孔,所述外排烟管设置有弹力套,所述弹力套穿过所述锁紧孔,在所述芯棒插入所述弹力套时所述弹力套与所述锁紧孔过盈连接。
[0008]排烟管密封圈用于密封外排烟管与内排烟管的接缝处,使得油烟不会从二者的连接处溢出。内排烟管与排烟管密封圈预先借助螺钉连接,然后将排烟管密封圈对准U形围板上的预留孔,用螺钉将排烟管密封圈固定在主机上,弹力套插入锁紧孔后将芯棒插入弹力套,弹力套向外扩张与锁紧孔过盈连接,从具体的操作上来看,只需将外排烟管的弹力套插入锁紧孔,然后将芯棒插入弹力套即可完成外排烟管的连接,操作简单,为外排烟管的安装
于拆卸均提供了便利。
[000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所述风机模块包括负压箱、前支撑板、集油盒,所述前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负压箱前端的下表面,所述前支撑板底部与所述前底板相抵,所述负压箱后部下表面与所述后横梁相抵,所述前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集油让位孔,所述集油盒穿过所述集油让位孔,所述负压箱下表面设置有负压出油口,所述负压出油口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集油盒的开口内,所述集油盒置于所述前底板上。
[0010]后横梁、前底板用于支撑负压箱。后横梁上端面的水平高度高于前底板上端面的高度,前支撑板的设置用于使负压箱保持平衡,同时为集油盒的安置提供了空间。
[00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所述后横梁设置有集油安置槽,所述集油盒后端插入所述集油安置槽中。
[0012]集油安置槽用于支撑集油盒,使其在收纳油污时不易倾翻。
[00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所述排风转接头顶部设置有排风柔性密封圈。
[0014]排风柔性密封圈的设置可以起到消除间隙的作用,能够避免油烟从排风转接头与排风模块之间的间隙内跑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U形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面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风机模块、排风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5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包括U形围板1、风机模块3、排风模块5、排烟管组件7,所述U形围板1包括围侧板11、围后板12,所述围侧板11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围后板12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11的后部,所述U形围板1底部设置有前底板13、后横梁14,所述前底板13、所述后横梁14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11的底部,所述风机模块3借助所述前底板13、所述后横梁14与所述U形围板1连接,所述风机模块3后侧顶部设置有排风转接头6,所述排风模块5底部插入所述排风转接头6中,所述风机模块3一侧设置有排烟转接头8,所述围侧板11均设置有预留孔111,所述排烟转接头8借助其中一个预留孔111与所述排烟管组件7连接,另一块围侧板11上设置的预留孔111借助预留挡板封闭。
[0023]作为优选,所述排烟转接头8包括内排烟管81、排烟管密封圈82,所述排烟管密封圈82借助螺钉与所述U形围板1连接,所述排烟管组件7包括外排烟管71、芯棒72,所述排烟管密封圈82连接所述外排烟管71与所述内排烟管81,所述排烟管密封圈82上设置有锁紧孔
821,所述外排烟管71设置有弹力套711,所述弹力套711穿过所述锁紧孔821,在所述芯棒72插入所述弹力套711时所述弹力套711与所述锁紧孔821过盈连接。
[0024]作为优选,所述风机模块3包括负压箱31、前支撑板32、集油盒33,所述前支撑板32固定于所述负压箱31前端的下表面,所述前支撑板32底部与所述前底板13相抵,所述负压箱31后部下表面与所述后横梁14相抵,所述前支撑板32中部设置有集油让位孔321,所述集油盒33穿过所述集油让位孔321,所述负压箱31下表面设置有负压出油口311,所述负压出油口311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集油盒33的开口内,所述集油盒33置于所述前底板13上。
[0025]作为优选,所述后横梁14设置有集油安置槽141,所述集油盒33后端插入所述集油安置槽141中。
[0026]作为优选,所述排风转接头6顶部设置有排风柔性密封圈61。
[002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围板(1)、风机模块(3)、排风模块(5)、排烟管组件(7),所述U形围板(1)包括围侧板(11)、围后板(12),所述围侧板(11)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围后板(12)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11)的后部,所述U形围板(1)底部设置有前底板(13)、后横梁(14),所述前底板(13)、所述后横梁(14)连接两块所述围侧板(11)的底部,所述风机模块(3)借助所述前底板(13)、所述后横梁(14)与所述U形围板(1)连接,所述风机模块(3)后侧顶部设置有排风转接头(6),所述排风模块(5)底部插入所述排风转接头(6)中,所述风机模块(3)一侧设置有排烟转接头(8),所述围侧板(11)均设置有预留孔(111),所述排烟转接头(8)借助其中一个预留孔(111)与所述排烟管组件(7)连接,另一块围侧板(11)上设置的预留孔(111)借助预留挡板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成灶下置式风道的主机框架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转接头(8)包括内排烟管(81)、排烟管密封圈(82),所述排烟管密封圈(82)借助螺钉与所述U形围板(1)连接,所述排烟管组件(7)包括外排烟管(71)、芯棒(72),所述排烟管密封圈(82)连接所述外排烟管(71)与所述内排烟管(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华江凯单寨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