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引发剂领域,特别是一种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紫外光固化树脂、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基体复合而成,树脂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激发出活性自由基从而促使分子之间的聚合交联固化后形成具有高强度的复合内衬树脂新管,这种整段非开挖管道修复用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具有优良的宏观力学性能,固化修复期间废水、废气排放少,不同于热固化修复,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固化过程不需要热水或蒸汽对内衬软管进行加热,节省了能耗,适用于多种类型地下管道的修复,已成为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主流产品之一。
[0003]目前紫外光固化内衬软管使用的主流光引发剂包括,2
‑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173),1
‑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以及深层固化的2,4,6
‑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TPO
‑
L)、2,4,6
‑
三甲基苯甲酰基
‑
二苯基氧膦(TPO),苯基双(2,4,6
‑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819)等引发剂;其中1173和TPO
‑
L是高效的引发剂,引发活性较高,由于本身是液态,与树脂体系的相容性好,且固化后不产生明显黄变。但是其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在固化过程中未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4
‑
(羧甲基)
‑
3,5
‑
二羟基苯甲酸和2
‑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发生酯化反应后,进行洗涤、分离有机相并干燥、纯化制得白色固体产物C;TPO
‑
L进行酰卤化反应,制得TPO
‑
L酰卤化物;将白色固体产物C溶解于三乙胺的二氯甲烷中得到C溶液,将TPO
‑
L酰卤化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TPO
‑
L酰卤化物溶液,0
o
C时,将TPO
‑
L酰卤化物溶液逐滴加入C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0
‑
28小时,淬灭反应后,分离有机相后,水相进行萃取,合并有机相进行洗涤、过滤、纯化,得到四官能度光引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色固体产物C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无水无氧条件下,将4
‑
(羧甲基)
‑
3,5
‑
二羟基苯甲酸和2
‑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4
‑
二甲氨基吡啶和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将反应混合物在35
‑
45
o
C下搅拌8
‑
16小时,反应完成后,洗涤、分离有机相并干燥、纯化制得白色固体产物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色固体产物C的制备过程中依次饱和氯化铵水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分离有机相并干燥,将粗产物用洗脱剂进行柱层析分离获得白色固体的产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4
‑
(羧甲基)
‑
3,5
‑
二羟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3
‑
氧代戊二酸二甲酯的有机溶液中加入氟化钾,加热回流反应、抽真空浓缩后,将产物倒入冰水中,进行萃取、洗涤、干燥、浓缩、重结晶,制得2,4
‑
二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楚璐,王立杰,陈伟,林益军,习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