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01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1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及板组件。当上接触部不与信号接垫接触时,下接触部不与短路接垫接触,并且当上接触部与信号接垫接触、且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时,下接触部与短路接垫接触。从上接触部到下接触部的电流路径长度短于从上接触部到焊接部的电流路径长度。接触部到焊接部的电流路径长度。接触部到焊接部的电流路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板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及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如本申请的图19所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901603号)中揭示复数个接触件100于其中排列成列状的板对板连接器101。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接触件的电流路径长度越短,所述电流路径中的电阻值就越小。然而,减小接触件的电流路径长度会直接导致接触件硬化,从而降低连接可靠度。
[0004]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技术,可在不降低接触件的连接可靠度的情况下减小电流路径长度。
[0005]依据本申请的一个观点,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固持于所述壳体的复数个接触件。所述复数个接触件分别电性连接于提供于对象物上的复数个第一导体及提供于板上的复数个第二导体。所述复数个接触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件包括: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所述壳体;焊接部,用于焊接于对应的第二导体;以及弹性变形部,是从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悬臂。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第一接触部,配置为与对应的第一导体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配置为与提供于所述板上的第三导体接触,所述第三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电位相同。当所述第一接触部不与所述第一导体接触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不与所述第三导体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导体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导体接触。从所述第一接触部到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电流路径长度短于从所述第一接触部到所述焊接部的电流路径长度。
[0006]依据本申请,在不降低接触件的连接可靠度的情况下减小电流路径长度。
[0007]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可以根据后述的详细描述及附图而得到更完全的理解,并且附图仅用于图解说明,因此不被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信息处理装置的爆炸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09]图2是从别的角度看CPU板的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0]图3是连接器的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1]图4是连接器的爆炸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2]图5是壳体的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3]图6是连接器的局部截面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4]图7是连接器的局部截面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5]图8是连接器的局部截面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6]图9是对应图6的连接器的截面图(第一实施例)。
[0017]图10是接触件的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8]图11是从别的角度看接触件的斜视图(第一实施例)。
[0019]图12是接触件的俯视图(第一实施例)。
[0020]图13是说明接触件运动的示意图(第一实施例)。
[0021]图14是说明接触件运动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
[0022]图15是接触件的斜视图(第三实施例)。
[0023]图16是说明接触件运动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
[0024]图17是接触件的斜视图(第四实施例)。
[0025]图18是说明接触件运动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
[0026]图19是专利文献1的图3的简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第一实施例][0028]以下参照图1至图13,说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信息处理装置1(电子装置)的爆炸斜视图。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包括CPU板2(第一基板;对象物)、连接器3、输入/输出板4(第二基板;板)、以及支撑板5。依CPU板2、连接器3、输入/输出板4、支撑板5的顺序重叠。具体而言,连接器3置于CPU板2与输入/输出板4之间。
[0029]CPU板2及输入/输出板4例如为纸质酚醛基板、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等刚性基板。
[0030]图2是从别的角度看CPU板2的斜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CPU板2包括与连接器3相向的连接器对向面2A。如图2所示,复数个信号接垫列6形成于连接器对向面2A。此外,CPU板2具有复数个螺栓固定孔8。
[0031]复数个信号接垫列6互相平行延伸。各信号接垫列6包括复数个信号接垫10(第一导体)。将各信号接垫列6的长边方向称作间距方向。此外,将正交于间距方向的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复数个信号接垫列6排列在宽度方向上。CPU板2的板厚方向正交于间距方向及宽度方向,以下称作垂直方向。垂直方向包括连接器对向面2A所朝向的下方、以及与下方相反的上方。须注意,垂直方向、上方、下方仅是用于进行说明的方向,不应解释为限制信息处理装置1及连接器3于实际使用状态时的姿势。
[0032]复数个螺栓固定孔8配置为在间距方向互相分离。复数个螺栓固定孔8包括第一螺栓固定孔8A、第二螺栓固定孔8B、以及第三螺栓固定孔8C。依第一螺栓固定孔8A、第二螺栓固定孔8B、第三螺栓固定孔8C的顺序排列。
[0033]回到图1,输入/输出板4包括与连接器3相向的连接器对向面4A。复数个信号接垫列11与复数个固定件垫12形成于连接器对向面4A。此外,输入/输出板4具有复数个螺栓固定孔13。
[0034]复数个信号接垫列11互相平行延伸。复数个信号接垫列11排列在宽度方向上。各信号接垫列11包括复数个信号接垫15(第二导体)。
[0035]复数个螺栓固定孔13配置为在间距方向互相分离。复数个螺栓固定孔13包括第一螺栓固定孔13A、第二螺栓固定孔13B、以及第三螺栓固定孔13C。依第一螺栓固定孔13A、第二螺栓固定孔13B、第三螺栓固定孔13C的顺序排列。
[0036]支撑板5一般为容纳CPU板2、连接器3、以及输入/输出板4的筐体的一部分,例如为
铝或铝合金制。支撑板5包括平板状的板本体20、以及复数个螺帽21。复数个螺帽21从板本体20朝上方突出。
[0037]复数个螺帽21包括第一螺帽21A、第二螺帽21B、以及第三螺帽21C。第一螺帽21A、第二螺帽21B、以及第三螺帽21C配置为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板4的第一螺栓固定孔13A、第二螺栓固定孔13B、以及第三螺栓固定孔13C。
[0038]连接器3可安装于输入/输出板4的连接器对向面4A。图3是连接器3的斜视图。图4是连接器3的爆炸斜视图。如图3及图4所示,连接器3包括绝缘树脂制的矩形平板状的壳体30、复数个接触件列31、以及复数个固定件32。复数个接触件列31及复数个固定件32固持于壳体30。
[0039]复数个接触件列31互相平行延伸。复数个接触件列31排列在宽度方向上。各接触件列31在间距方向上直线延伸。各接触件列31包括复数个接触件33。各接触件33为导电性,例如通过冲压并弯曲由铜或铜合金而成的金属板而形成。复数个接触件33包括差分传输的信号接触件及接地接触件。差分传输的信号接触件是指用于差分传输的信号接触件。
[0040]如图1所示,复数个固定件32配置为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板4的复数个固定件垫12。各固定件32例如通过冲压并弯曲如不锈钢板等金属板而形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以及复数个接触件,固持于所述壳体;所述复数个接触件分别电性连接于提供于对象物上的复数个第一导体及提供于板上的复数个第二导体,所述复数个接触件中的至少一个接触件包括: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所述壳体;焊接部,用于焊接于对应的第二导体;以及弹性变形部,是从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悬臂;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第一接触部,配置为与对应的第一导体接触;以及第二接触部,配置为与提供于所述板上的第三导体接触,所述第三导体与所述第二导体的电位相同;当所述第一接触部不与所述第一导体接触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不与所述第三导体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导体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弹性变形时,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三导体接触,从所述第一接触部到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电流路径长度短于从所述第一接触部到所述焊接部的电流路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介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两个弹簧片,所述两个弹簧片在间距方向互相分离延伸且互相平行并在两端连结,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间距方向置于所述两个弹簧片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是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上延伸的悬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介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U型曲线部,所述第二接触部是所述U型曲线部的一部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U型曲线部包括:第一直线部、曲线部及第二直线部,并依此顺序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坂纯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