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及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70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及3D打印设备,模组通过第一光学镜组件实现对外部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上,第二光学镜组件将外部光束照射到打印平台上而形成成像区域,且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实现成像区域的扩展,从而增大面成型范围,使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打印产品时具有灵活性、效率更高的特点。效率更高的特点。效率更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及3D打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成型增材料制造
,尤其是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及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快速成型即增材料制造技术。随着工业产品迭代加快以及消费产品定制化的需求,对产品时效性越来越高;现阶段传统产品开发周期通常包括:设计

>外发加工

>修改设计

>再次加工

>完成,外发加工或自行加工环节通常会到5

10天周期,导致产品设计周期过长。
[0003]增材制造方式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产品设计修改周期,增材制造种类丰富,其中面成型DLP/LCOS/LCD等方式,以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发展迅速。
[0004]但是,现阶段的面成型增材制造受成型光学器件DLP等硬件物理分辨率的限制和影响,使得面成型增材制造存在灵活性差、效率低的问题,即光学器件参数决定了最后成型范围的尺寸,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及3D打印设备,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通过第一光学镜组件实现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上,第二光学镜组件将成像光束照射到打印平台上而形成成像区域,且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实现不降低打印质量前提下而达到成像区域的扩展,从而增大面成型范围,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打印产品时具有灵活性、效率更高的特点。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包括:
[0009]底座;
[0010]第一光学镜组件1,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设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用于接收外部成像光束且用于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
[0011]第二光学镜组件2,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数量为至少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相对称的设在第一光学镜组件1两侧,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用于将经过第一光学镜组件1换向的成像光束照射到打印平台上而形成成像区域,且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
[0012]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使第一光学镜组件1相对底座活动以改变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上的驱动组件3。
[0013]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相对称的设在第一光学镜组件1两侧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分别为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和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所述第一
光学镜组件1包括可相对底座移动的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且当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接收成像光束时,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上;当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接收成像光束时,所述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上。
[0014]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在底座上且能相对底座滑动的滑板34,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均设在滑板34上;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相对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2,所述转动盘32与滑板34之间设有驱动连杆33,所述驱动连杆33一端与转动盘32偏心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连杆33另一端与滑板34枢轴连接,且当所述驱动电机31驱使转动盘32转动时,所述滑板34相对底座往复运动以相应改变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的位置。
[0015]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滑板34与底座之间设有导向机构4。
[0016]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导向滑轨41和设在滑板34上且与导向滑轨41滑动连接的导向滑块42。
[0017]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相对称的设在第一光学镜组件1两侧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分别为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和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包括可调节出射方向的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且当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出射方向朝向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时,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上;当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出射方向朝向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时,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上。
[0018]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驱动组件3为设在底座上以用于驱使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相对底座转动以调节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出射方向的驱动电机31。
[0019]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可调节地设在底座上。
[0020]如上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为反射镜或五棱镜。
[0021]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盛装3D成型溶液的料槽100,所述料槽100内可活动地设有成型工作台200,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成型工作台200上方设有成型光学器件300,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成型光学器件300与成型工作台200之间设有如上所述一种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所述底座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用于对成型光学器件300射出的光束的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上,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将光束照射到成型工作台200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光学镜组件实现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上,第二光学镜组件将成像光束照射到打印平台上而形成成像区域,且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实现不降低打印质
量前提下而达到成像区域的扩展,从而增大面成型范围,另外也可以根据使用工况条件,采用固定成像区域的模式工作,使得采用本专利技术打印产品时具有灵活性、效率更高的特点。
[0024]2、在使用时,只需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3d打印设备的成像光路上,第一光学镜组件能接收到成像光束而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则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实现成像区域的扩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多个成型光学器件而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高,适应性强、成本低的特点。
[0025]3、为了能够高效且精准的对第一反射镜/五棱镜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位置进行切换,以使第一反射镜/五棱镜或第二反射镜/五棱镜改变成像光束传播方向,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光学镜组件(1),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设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用于接收成像光束且用于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第二光学镜组件(2),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数量为至少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相对称的设在第一光学镜组件(1)两侧,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用于将经过第一光学镜组件(1)换向的成像光束照射到打印平台上而形成成像区域,且经过每一所述第二光学镜组件(2)照射到打印平台上的成像区域相互拼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驱使第一光学镜组件(1)相对底座活动以改变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而照射到相应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上的驱动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其特征在于相对称的设在第一光学镜组件(1)两侧的第二光学镜组件(2)分别为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和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所述第一光学镜组件(1)包括可相对底座移动的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且当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接收成像光束时,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左第二光学镜组件(21)上;当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接收成像光束时,所述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对成像光束传播方向进行换向而照射到右第二光学镜组件(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在底座上且能相对底座滑动的滑板(34),所述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均设在滑板(34)上;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设在底座上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相对固定连接有转动盘(32),所述转动盘(32)与滑板(34)之间设有驱动连杆(33),所述驱动连杆(33)一端与转动盘(32)偏心枢轴连接,所述驱动连杆(33)另一端与滑板(34)枢轴连接,且当所述驱动电机(31)驱使转动盘(32)转动时,所述滑板(34)相对底座往复运动以相应改变第一反射镜/五棱镜(11)和第二反射镜/五棱镜(12)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大尺寸、高精度、可变工作范围的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孙保福宋素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琴美加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