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38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风口;风机,所述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风口之间;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风机的吸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或,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风机的排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风管机,使风机吸风口或排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也即使风机的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是朝向远离接水盘的方向倾斜,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接水盘对风机风量的影响,保证壳体内部的气流流动性,提高风管机的换热效率。提高风管机的换热效率。提高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机是空调的一种,为了提高舒适性,有些风管机采用上出冷风,下出热风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瀑布式制冷和地毯式暖风,为了实现这种出风方式,需要气体在风管机内部进行改变流向,然而,现有的风管机均是通过调节风机和换热器的排布位置来对风管机的内部气流进行调节的,其并未考虑接水盘对风机的进风甚至是风管机的内部气流的影响,造成风管机的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管机换热效率差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风口;
[0006]风机,所述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07]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风口之间;
[0008]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风机的吸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
[0009]或,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风机的排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
[0010]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吸风口的朝向与水平方向向形成第一倾斜角α,所述第一倾斜角α的角度范围为0
°
≤α≤12
°

[0011]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排风口的朝向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倾斜角β,所述第二倾斜角β的角度范围为0
°
≤β≤15/>°

[0012]所述风口包括下风口,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下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或,所述风口包括侧风口,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侧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
[0013]所述风口包括下风口,所述风机具有第一朝向和第二朝向,在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下风口作为进风口,在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下风口作为出风口。
[0014]当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切换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转动角度小于180
°
,且所述风机具有排风口的朝向为竖直向上的位置。
[0015]当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一朝向和所述第二朝向之间切换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转动角度大于180
°
,且所述风机具有排风口的朝向为竖直向下的位置。
[0016]所述风口还包括侧风口,在所述第一朝向时,所述侧风口作为出风口,在所述第二朝向时,所述侧风口作为进风口。
[0017]在风管机处于制冷模式时,风机处于所述第一朝向,所述下风口作为进风口;在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时,风机处于所述第二朝向,所述下风口作为出风口。
[0018]所述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0019]所述风机为混流风机。
[002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风管机,使风机吸风口或排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也即使风机的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是朝向远离接水盘方向倾斜,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接水盘对风机风量的影响,保证壳体内部的气流流动性,提高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在风口为下风口且风管机在制冷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风口为下风口且风管机在制热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风口为侧风口且风管机在制冷模式下的剖视图;
[0025]图例:
[0026]1、壳体;11、下风口;2、风机;3、接水盘;21、吸风口;22、排风口;12、侧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0028]现有技术中,风管机内的风道中需要设置换热器对气体进行换热,换热器会产生冷凝水,因此在换热器下方、风道的内部会设置接水盘来承接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以避免冷凝水滴落影响风管机的使用效果,现有的风管机均仅仅考虑接水盘能够对冷凝水的承接作用,在对风管机的换热效果的改良上均是针对风机或者针对换热器。然而经过申请人的研究以及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风管机在换热过程中,风道内的所有部件均会对风道内的气流产生影响,单纯的考虑风机或换热器仅仅能够起到一部分增加换热效果的目的,而为了保证接水盘的承接效果,接水盘必然存在一定的高度,此高度在风道的下部起到阻挡作用,同时为了减小风管机的占用空间,会尽可能的减小风机和换热器之间的间距,造成了接水盘也距离风机很近,使得接水盘对风机的进出风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即接水盘实际上也是一个对风道内气流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如何避免接水盘对风机的风量影响是能够有效提升风管机换热效率的重要参数。
[0029]为此,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风口;风机2,所述风机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接水盘3,所述接水盘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接水盘3位于所述风机2和所述风口之间;当所述风口11作为进风口时,所述风机2的吸风口21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在风口11作为进风口时,风机2由风口11吸入气体,风机2向远离接水盘3的方向倾斜,吸风口21从远离接水盘3的部分吸风,避免了接水盘3对气流阻挡而影响风机2进风,保证风机2的风量,最终保证风管机的换热效果。
[0030]或者,当所述风口11作为出风口时,所述风机2的排风口22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在风口11作为出风口时,风机2排出的气流经过风口11吹出,由于风机2的排风口22吹出的气流大部分从接水盘3的上方流过而不会被接水盘3所阻挡,保证风机2的风量,最终保证风管机的换热效果。
[0031]当所述风口11作为进风口时,所述吸风口21的朝向与水平方向向形成第一倾斜角α,所述第一倾斜角α的角度范围为0
°
≤α≤12
°
。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角α的角度范围为0
°
<α≤12
°

[0032]对本例的风管机进行仿真试验,改变第一倾斜角α的数值,其中,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为正角度,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为负角度,仿真结果如下:
[0033]角度转速(rpm)风量(m3/h)噪音(dB)

3.0220047846.20.0220051843.57.5220053342.212.0220052543.714.0220049345.8
[0034]根据仿真数据可知,当α为7.5
°
时,风量达到最大值,噪音达到最小值;当α增大到12
°
时,风量开始减小,噪音开始增大;当α继续加大到14
°
时,风量衰减继续增大,噪音明显增加;当α减小到0
°
时,风量开始减小,噪音开始增大;当α继续减小到
‑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风口;风机(2),所述风机(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接水盘(3),所述接水盘(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接水盘(3)位于所述风机(2)和所述风口之间;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风机(2)的吸风口(21)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或,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风机(2)的排风口(22)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吸风口(21)的朝向与水平方向向形成第一倾斜角α,所述第一倾斜角α的角度范围为0
°
≤α≤1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排风口(22)的朝向与水平方向形成第二倾斜角β,所述第二倾斜角β的角度范围为0
°
≤β≤1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包括下风口(11),所述接水盘(3)设置于所述下风口(11)和所述风机(2)之间;或,所述风口包括侧风口(12),所述接水盘(3)设置于所述侧风口(12)和所述风机(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包括下风口(11),所述风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绍军池晓龙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