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91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包括由外面板、内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的墙板,且墙板整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内面板中心处向外面板一侧弯曲形成有拱形面板,且内面板与拱形面板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过渡,所述侧面板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整体呈“匚”状,且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外面板、内面板焊接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弯曲部,且弯曲部与连接部的内壁贴合。该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内面板与拱形面板拱脚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进行对接,连接部受到的水平推力会通过弯曲部传递至加强筋上,从而通过加强筋对水平推力进行抵消,有效地避免内面板和侧面板在水平推力下发生弯曲形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墙板
,具体为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建筑墙板截面多为矩形,这样的墙板抗压能力表现不佳,为此现有技术(CN210563108U)提供一种带有拱形结构的板材,其底部设置拱形结构,在同等的抗压效果下,节省了型材的用料,降低了成本;
[0003]但拱形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应力是轴向压力,进而拱形在荷载作用下,要向下弯曲,因此拱形两端的拱脚会产生水平反力,用于抵消荷载引起的弯曲作用,对于上述的拱形结构,其在受到荷载时,会通过两端的拱脚对内面板产生推力,由于内面板和侧面板之间并未有加固结构,容易造成内面板和侧面板之间产生弯曲形变,不利于整个墙板的抗压强度,实用性不强,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包括由外面板、内面板和侧面板围合形成的墙板,且墙板整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内面板中心处向外面板一侧弯曲形成有拱形面板,且内面板与拱形面板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过渡;
[0006]所述侧面板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整体呈“匚”状,且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外面板、内面板焊接连接;
[0007]所述加强筋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弯曲部,且弯曲部与连接部的内壁贴合。/>[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在侧面板呈等间距分布,且加强筋与弯曲部相互垂直;
[0009]所述弯曲部呈条形板状,且相邻两个加强筋上的弯曲部焊接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呈长条状,其和内面板长度一致,且连接部与内面板相互垂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面板面向于内面板一侧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呈等间距分布的凸块,且凸块呈圆柱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拱形面板的拱顶处开设有用于凸块穿入的通孔,通孔和凸块个数并一一对应,且凸块和通孔的孔壁焊接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底端呈弧形,且凸块的底端与拱形面板的内弧面齐平。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在外面板、内面板和侧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这样可以保证了整体的抗压强度,而且配合内面板上的拱形面板,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体的抗压性能;
[0015]同时内面板与拱形面板拱脚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进行对接,这样拱形面板拱脚产
生的水平推力会先传递至连接部处,同时加强筋一端通过弯曲部与连接部贴合,这样连接部受到的水平推力,会通过弯曲部传递至加强筋上,从而通过加强筋对水平推力进行抵消,有效地避免内面板和侧面板在水平推力下发生弯曲形变,保证了整体的抗压能力,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拱形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连接部和弯曲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面板;2、内面板;3、侧面板;4、拱形面板;5、连接部;6、加强筋;7、弯曲部;8、凸块;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包括由外面板1、内面板2和侧面板3围合形成的墙板,且墙板整体为中空结构,外面板1、内面板2和侧面板3为铝型材,同时侧面板3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加强筋6,加强筋6整体呈“匚”状,且加强筋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外面板1、内面板2焊接连接,这样在加强筋6的作用下,可以提高外面板1和侧面板3连接处、以及内面板2和侧面板3连接处的强度,进而有效地增强了整个墙板的抗压能力;
[0022]内面板2中心处向外面板1一侧弯曲形成有拱形面板4,且内面板2与拱形面板4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5过渡,且通过拱形面板4的受力特点,可以在极大的提高整个墙板的抗压强度,加强筋6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弯曲部7,且弯曲部7与连接部5的内壁贴合,通过拱形面板4的设置,以及拱形的受力特点,可以提高外面板1承压能力,同时当拱形面板4受到荷载时,拱形面板4两端的拱脚会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此作用力会直接作用于连接部5上,由于连接部5与弯曲部7贴合,进而连接部5通过弯曲部7可以将作用力传递至加强筋6上,由加强筋6对作用力进行抵消,进而加强筋6在增强外面板1、内面板2和侧面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时,还可以增强内面板2和拱形面板4连接处的强度,确保墙板在承压时,整体结构完整,抗压能力好,不会因受力而弯曲形变,使用效果好。
[0023]加强筋6在侧面板3呈等间距分布,且加强筋6与弯曲部7相互垂直,弯曲部7呈条形板状,且相邻两个加强筋6上的弯曲部7焊接连接,连接部5呈长条状,其和内面板2长度一致,且连接部5与内面板2相互垂直,弯曲部7和连接部5均为竖直状,且两者贴合时,作用力通过连接部5可以水平传递至弯曲部7上,而且多个加强筋6上的弯曲部7组合后,可以形成长条状并与连接部5完全贴合,这样受力均匀,并均匀的将作用力分摊至每一个加强筋6,从而加强筋6可以很好的对作用力进行抵消。
[0024]外面板1面向于内面板2一侧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呈等间距分布的凸块8,且凸块8
呈圆柱形结构,拱形面板4的拱顶处开设有用于凸块8穿入的通孔9,通孔9和凸块8个数并一一对应,且凸块8和通孔9的孔壁焊接连接,凸块8底端呈弧形,且凸块8的底端与拱形面板4的内弧面齐平,当拱形面板4弯曲成型后,外面板1上的凸块8可以正好插入至通孔9内,通过将凸块8与通孔9的孔壁焊接后,可以对拱形面板4拱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拱形面板4发生形变,确保其受力平衡;
[0025]同时凸块8和通孔9的设置,无需在整个墙板内部加装连接件对拱形面板4进行限位固定,简化墙板生产流程,便于大规模生产;
[0026]而且凸块8的设置,不会破坏拱形面板4内弧面的平整度,便于在拱形面板4内弧面进行装饰加工。
[00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包括由外面板(1)、内面板(2)和侧面板(3)围合形成的墙板,且墙板整体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板(2)中心处向外面板(1)一侧弯曲形成有拱形面板(4),且内面板(2)与拱形面板(4)的连接处通过连接部(5)过渡;所述侧面板(3)的内壁上焊接连接有加强筋(6),加强筋(6)整体呈“匚”状,且加强筋(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外面板(1)、内面板(2)焊接连接;所述加强筋(6)的底端焊接连接有弯曲部(7),且弯曲部(7)与连接部(5)的内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墙板拱形承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在侧面板(3)呈等间距分布,且加强筋(6)与弯曲部(7)相互垂直;所述弯曲部(7)呈条形板状,且相邻两个加强筋(6)上的弯曲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长宏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