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雄专利>正文

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88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5
本申请公开了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包括两个预制梁和橡胶支座,所述预制梁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方形孔内部两侧均插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采用钢筋浇筑连接有无盖梁薄墩,所述无盖梁薄墩上下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孔。本申请通过在无盖梁薄墩两侧设置有连接板,可以利用连接板直接滑入到两个预制梁内,省去了采用多种支撑机构对预制梁进行支撑,采用在预制梁内部固定的方式,稳定性更好,安装也较为便捷,在无盖梁薄墩两侧设置有斜撑,并在斜撑之间设置有橡胶支座,能够对预制梁进行支撑和缓冲,提升了支撑的效果。提升了支撑的效果。提升了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铁路、公路及市政的桥梁建筑
,具体为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建设是解决立体交通的最常用方式,当既有道路宽度较大时,也可通过中间设置桥墩及盖梁方式解决。当既有道路中间无分隔带时,两侧行车道之间的宽度往往较窄,这必将限制桥墩的厚度。当地形条件对上方桥梁高程存在限制时,这必将影响盖梁的高度,盖梁高度无法充分压减,就会带来盖梁两侧突出部分影响行车道的通行空间的问题。
[0003]专利号CN202120608230.1,公开了一种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其包括永久结构,其包括: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无盖梁薄墩,无盖梁薄墩上开设有顺桥向的预留通孔:设置在无盖梁薄墩上部的预制梁;临时结构,其包括:2个基础支架,在既有路宽度方向上,2个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无盖梁薄墩的左侧和右侧:设置在基础支架上部的主体支架;拉杆,其一端固定在一基础支架上,拉杆的另一端穿过预留通孔固定至另一基础支架上。本技术所述的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有效解决了地形受限情况下中间墩厚度受限,盖梁凸出部分影响行车道净空的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无论永久结构还是临时结构都是施工现场普遍采用的结构。
[0004]目前,现有的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只是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有效解决了地形受限情况下中间墩厚度受限,盖梁凸出部分影响行车道净空的问题,但是在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过程中,需要设置较多支撑机构用于对预制梁进行固定,需要采用永久结构和临时结构,临时结构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拆除,非常的不便捷,而且预制梁与支撑机构的固定非常的繁琐,所以本申请提出一种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在便捷化安装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包括两个预制梁和橡胶支座,所述预制梁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方形孔内部两侧均插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采用钢筋浇筑连接有无盖梁薄墩,所述无盖梁薄墩上下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孔。
[0007]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连接板直接滑入到两个预制梁内,省去了采用多种支撑机构对预制梁进行支撑,采用在预制梁内部固定的方式,稳定性更好,安装也较为便捷,在无盖梁薄墩两侧设置有斜撑,并在斜撑之间设置有橡胶支座,能够对预制梁进行支撑和缓冲,提升了支撑的效果。
[000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橡胶支座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箱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撑,所述斜撑两端分别采用螺钉连接有预制梁和无盖梁薄墩。
[0009]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利用橡胶支座和支撑,对预制梁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缓冲。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无盖梁薄墩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交错设置有用于支撑复原无盖梁薄墩的SMA记忆合金棒。
[0011]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可以从内部对无盖梁薄墩进行支撑,提升无盖梁薄墩的强度,而且SMA记忆合金棒具有记忆复原的功能,能够在无盖梁薄墩变形后,使无盖梁薄墩恢复原样。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SMA记忆合金棒记忆合金棒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无盖梁薄墩。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预制梁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两侧均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连接板表面开设的螺孔螺纹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申请通过在无盖梁薄墩两侧设置有连接板,可以利用连接板直接滑入到两个预制梁内,省去了采用多种支撑机构对预制梁进行支撑,采用在预制梁内部固定的方式,稳定性更好,安装也较为便捷,在无盖梁薄墩两侧设置有斜撑,并在斜撑之间设置有橡胶支座,能够对预制梁进行支撑和缓冲,提升了支撑的效果。
[0016]2.本申请通过在无盖梁薄墩内部设置有交错布置的SMA记忆合金棒,可以从内部对无盖梁薄墩进行支撑,提升无盖梁薄墩的强度,而且SMA记忆合金棒具有记忆复原的功能,能够在无盖梁薄墩变形后,使无盖梁薄墩恢复原样。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申请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的空腔内视图。
[0020]图中:1、无盖梁薄墩;101、连接板;102、固定螺栓;103、空腔;104、SMA记忆合金棒;2、预制梁;201、方形孔;202、连接孔;3、斜撑;301、支撑杆;302、橡胶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1的跨越结构,所述无盖梁薄墩1两端的上下两侧均采用钢筋浇筑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贯穿于预制梁2内部开设的方形孔201内,所述方形孔201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02,所述连接孔202内部贯穿有无盖梁薄墩1,利用设置方形孔201和连接孔202,可以直接将无盖梁薄墩1,插入式的与预制梁2进行连接,省去了采用多个支撑机构,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所述无盖梁薄墩1两侧均采用螺钉连接有用于支撑预制梁2的斜撑3一端,所述斜撑3的另一端采用螺钉连接有预制梁2,利用斜撑3能够对预制梁2的多个位置进行支撑,提升了支撑的效果。
[0022]请参阅图1,两个所述斜撑3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1,所述支撑杆301远离斜撑3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缓冲的橡胶支座302,利用橡胶支座302,可以对预制梁2进行缓冲,提升了缓冲的效果。
[0023]请参阅图1,所述预制梁2远离无盖梁薄墩1的一端两侧均贴合有固定螺栓102,所述固定螺栓102一端穿过预制梁2与连接板101表面开设的螺孔螺纹连接,利用固定螺栓102可以将预制梁2与连接板101进行连接。
[0024]请参阅图2,所述无盖梁薄墩1内部开设有空腔103,所述空腔103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交错布置的SMA记忆合金棒104,且SMA记忆合金棒104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无盖梁薄墩1,利用SMA记忆合金棒104,可以从无盖梁薄墩1内部进行支撑,在无盖梁薄墩1变形时,能够使无盖梁薄墩1恢复原样。
[0025]在使用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1的跨越结构时,先将底部的预制梁2放置在地面上进行固定,在固定完成后,将无盖梁薄墩1两侧底部的连接板101插入到底部预制梁2中,接着将顶部预制梁2以同样的方式插入到无盖梁薄墩1上,在插入完成后,利用固定螺栓102穿过预制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包括两个预制梁(2)和橡胶支座(30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2)内部开设有方形孔(201),所述方形孔(201)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02),所述方形孔(201)内部两侧均插入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一端采用钢筋浇筑连接有无盖梁薄墩(1),所述无盖梁薄墩(1)上下两侧均贯穿有连接孔(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既有路中间设置无盖梁薄墩的跨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座(302)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1),所述支撑杆(301)远离箱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撑(3),所述斜撑(3)两端分别采用螺钉连接有预制梁(2)和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雄
申请(专利权)人:黄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