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69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和储酸水箱,以及固定连接于机架顶部的喷酸水槽,位于机架内的酸泵;喷酸水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托辊,用于与输送线配合,使得蓄电池通过托辊穿行过喷酸水槽;喷酸水槽侧壁连接有与储酸水箱连通的回流管;酸泵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储酸水箱连通,酸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分水管;分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若干喷酸嘴,且喷酸嘴位于喷酸水槽内,用于通过托辊间的间隙朝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喷酸水槽内设置托辊和喷酸嘴,使得蓄电池在托辊上移动时,对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清理,解决了现有蓄电池底面清理不便和清理效果差的问题。差的问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蓄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废旧蓄电池回收后,需对蓄电池外壳的侧面以及底面进行清理,将附着于蓄电池外壳上的脏污清除,同时通过打磨对外壳产生的锈迹或碰撞产生的划痕等进行去除。
[0003]现有的蓄电池外壳为了增加底部的结构强度,往往在蓄电池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加强筋,以提高底壁的结构强度。交错的加强筋形成网格结构,导致打磨时缝隙和角部位置难以清理彻底。
[0004]同时,蓄电池底部往往直接与设备上蓄电池仓接触,长时间使用往往设备上的锈迹易附着在蓄电池外壳上,打磨时难以彻底清理,导致蓄电池外壳的底面清理较为不便,以及清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通过喷酸水槽内设置托辊和喷酸嘴,使得蓄电池在托辊上移动时,对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清理,解决了现有蓄电池底面清理不便和清理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包括机架和储酸水箱,以及固定连接于机架顶部的喷酸水槽,位于机架内的酸泵;所述喷酸水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托辊,用于与输送线配合,使得蓄电池通过托辊穿行过喷酸水槽;所述喷酸水槽侧壁连接有与储酸水箱连通的回流管;所述酸泵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储酸水箱连通,酸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若干喷酸嘴,且喷酸嘴位于喷酸水槽内,用于通过托辊间的间隙朝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酸水槽内底壁和内侧壁间固定连接有隔板,用于通过隔板将喷酸水槽分割为集液室和回流室;所述喷酸嘴均位于集液室内,所述回流管与回流室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酸水槽的两内侧壁间固定连接有与隔板并排设置的隔液板,所述隔液板位于集液室内,且隔液板下表面低于隔板的上表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酸水槽的两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渡板,用于使得蓄电池通过过渡板在输送线与托辊间移动过渡。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酸水箱内底壁并排固定连接有若干分隔板,使得储酸水箱内部形成若干沉淀室,且回流管和与酸泵进口端连接的管道,分别与相远离的两沉淀室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酸泵出口端连接有分流管,且分流管与分水管间并联设置;所述分流管连接有阀门,且出口端与储酸水箱连通。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酸泵,喷酸水槽和储酸水箱,利用喷酸水槽内连接的托辊,使得蓄电池通过输送线输送,并通过托辊穿行过喷酸水槽,在蓄电池通过喷酸水槽时,通过喷酸嘴朝上喷出酸液,从而通过酸液对蓄电池底面进行除锈和清洗,从而提高对蓄电池底面的清理效果,并且,清理过程可实现流水线作业,使得整体的清理便利性和清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9]图3为喷酸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储酸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机架,2

储酸水箱,3

喷酸水槽,4

酸泵,5

蓄电池,31

集液室,32

回流室,201

分隔板,202

沉淀室,301

托辊,302

回流管,303

隔板,304

隔液板,305

过渡板,401

分水管,402

喷酸嘴,403

分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包括机架1和储酸水箱2,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1顶部的喷酸水槽3,和位于机架1内部的酸泵4。
[0027]喷酸水槽3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托辊301,托辊301相互间的间距小于蓄电池5的长度和宽度,用于与输送线配合,通过输送线输送移动蓄电池5,使得蓄电池5通过托辊301穿行过喷酸水槽3,喷酸水槽3侧壁连接有与储酸水箱2连通的回流管302。
[0028]其中,喷酸水槽3的两个外侧壁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过渡板305,用于使得蓄电池5通过过渡板305在输送线与托辊301间移动过渡,使得输送线上的蓄电池5在相互挤推的
作用下,通过过渡板305滑入托辊301上,避免与喷酸水槽3侧壁间产生刮擦和碰撞的情况发生,同时,托辊301上的蓄电池5通过另一侧的过渡板305移动至另一侧的输送线,从而,通过过渡板305提高蓄电池5移动的舒畅度和可靠性。
[0029]酸泵4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储酸水箱2连通,酸泵4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分水管401,分水管401通过管道连接有至少一个喷酸嘴402,具体可为如图中的两个,且喷酸嘴402位于喷酸水槽3内,并位于相邻两个托辊301的间隙位置,用于通过托辊301间的间隙朝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
[0030]具体的,分水管401可通过万向竹节管连接喷酸嘴402,使得喷酸嘴402位置可灵活调节,当蓄电池5通过输送线移动至托辊301上时,喷酸嘴402朝上喷出酸液,使得酸液通过托辊301间的间隙喷淋在蓄电池5的底面时,从而实现对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储酸水箱(2),以及固定连接于机架(1)顶部的喷酸水槽(3),位于机架(1)内的酸泵(4);所述喷酸水槽(3)内壁转动连接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托辊(301),用于与输送线配合,使得蓄电池通过托辊(301)穿行过喷酸水槽(3);所述喷酸水槽(3)侧壁连接有与储酸水箱(2)连通的回流管(302);所述酸泵(4)进口端通过管道与储酸水箱(2)连通,酸泵(4)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分水管(401);所述分水管(401)通过管道连接有若干喷酸嘴(402),且喷酸嘴(402)位于喷酸水槽(3)内,用于通过托辊(301)间的间隙朝蓄电池底面进行喷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底面淋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酸水槽(3)内底壁和内侧壁间固定连接有隔板(303),用于通过隔板(303)将喷酸水槽(3)分割为集液室(31)和回流室(32);所述喷酸嘴(402)均位于集液室(31)内,所述回流管(302)与回流室(3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彪陈彦行周利文张旭日顾金杰王仁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集秀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