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具有一提拉椎弓根螺钉(3)、一固定椎弓根螺钉(7)、一连接杆(4)和第一、第二两球头螺母(1、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提拉椎弓根螺钉(3)上设有挡套(3-2),提拉椎弓根螺钉(3)上且处于挡套(3-2)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3-3),挡套(3-2)的上方部分为可与第一球头螺母(1)螺纹连接的扁圆形螺杆(3-1); 所述的固定椎弓根螺钉(7)上设有挡套(7-2),固定椎弓根螺钉(7)上且处于挡套(7-2)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7-3),挡套(7-2)的上方部分为与第二球头螺母(5)螺纹连接的螺杆(7-1); 所述的连接杆(4)的两端向上倾斜,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扁圆形螺杆(3-1)插入的扁圆孔(4-1),扁圆孔(4-1)的上孔口具有与第一球头螺母(1)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11);连接杆(4)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椎弓根螺钉的螺杆(7-1)插入的腰形槽(4-2),腰形槽(4-2)的上槽口具有3~6个可与第二球头螺母(5)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21-1)连接而成的波形倒角(4-2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是一种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为93213258.8、名称为“角度螺钉双通变向螺帽骨科矫形器”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的可以用于腰椎滑脱复位的内固定器,这是一种短节段内固定器,由角度螺钉、双通变向螺帽、开槽螺栓及推拉力螺钉。由于上述矫形器将开槽螺栓放入角度螺钉扁平头的U型开口内,由设置在开槽螺栓上且处于角度螺钉两侧的螺帽拧紧固定,螺帽的旋转轴是横向的,所以在操作上不是最方便;中国专利号为012727471的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多用途脊柱内固定器械,这是一种长节段内固定器,需要固定3个节段,它由连接杆和椎弓根螺钉连接而成,椎弓根螺钉包括上方椎弓根螺钉、下方椎弓根螺钉和提拉椎弓根螺钉,操作较方便,但由于是长节段,需要固定3个节段,手术切口长,拧入6枚椎弓根螺钉创伤较大,对于轻、中度腰椎滑脱不是很适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方便、连接性能良好、较适宜轻、中度腰椎滑脱复位的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本技术具有一提拉椎弓根螺钉、一固定椎弓根螺钉、一连接杆和第一、第二两球头螺母,所述的提拉椎弓根螺钉上设有挡套,提拉椎弓根螺钉上且处于挡套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挡套的上方部分为可与第一球头螺母螺纹连接的扁圆形螺杆;所述的固定椎弓根螺钉上设有挡套,固定椎弓根螺钉上且处于挡套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挡套的上方部分为与第二球头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向上倾斜,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扁圆形螺杆插入的扁圆孔,扁圆孔的上孔口具有与第一球头螺母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椎弓根螺钉的螺杆插入的腰形槽,腰形槽的上槽口具有3~6个可与第二球头螺母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连接而成的波形倒角。上述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扁圆形螺杆的端面上设有旋转槽,固定椎弓根螺钉的螺杆的端面上设有旋转槽。上述内固定器还具有分别与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扁圆形螺杆、固定椎弓根螺钉的螺杆连接的第一、第二两锁紧螺母。上述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挡套上部为球冠形,连接杆的扁圆孔的下孔口具有可与提拉椎弓根螺钉挡套球冠配合的凹弧面倒角。上述固定椎弓根螺钉的挡套上部为球冠形,连接杆腰形槽的下槽口具有与固定椎弓根螺钉挡套球冠配合的凹弧面倒角。上述连接杆扁圆孔上孔口的凹弧面半径R11与第一球头螺母1的球头半径R相同;连接杆扁圆孔下孔口的凹弧面半径R12与提拉椎弓根螺钉挡套球冠半径R3相同;连接杆腰形槽上槽口的凹弧面半径R21与第二球头螺母5的球头半径R相同;连接杆腰形槽下槽口的每一凹弧面倒角的半径R22与固定椎弓根螺钉挡套的球冠半径R7相同。所述连接杆的扁圆孔一端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β为4~6°,连接杆的腰形槽一端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α为3~18°。上述连接杆的倾斜角β采取5°,倾斜角α采取5°或15°。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固定椎弓根螺钉拧入下位脊椎的椎弓根-椎体内,提拉椎弓根螺钉拧入相邻滑脱脊椎的椎弓根-椎体内,由连接杆连接固定椎弓根螺钉与提拉椎弓根螺钉,形成一个起重机悬臂,以固定椎弓根螺钉为支点,旋紧提拉椎弓根螺钉,将前单元逐渐提起而复位,利用“起重机起吊”原理,符合脊椎滑脱矫正的生物力学。本技术由于提拉椎弓根螺钉和固定椎弓根螺钉的挡套球冠分别处于对应的连接杆的扁圆孔下孔口和腰形槽的下槽口的凹弧面中,第一、二球头螺母的球头分别处于对应的连接杆的扁圆孔上孔口和腰形槽的上槽口的凹弧面中,所以之间的连接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的提拉椎弓根螺钉的扁圆形螺杆与连接杆的扁圆孔连接,所以在拧紧球头螺母和锁紧螺母时,不会发生提拉椎弓根螺钉跟着转动的现象,防止提拉椎弓根螺钉在椎弓根和椎体骨道内作切割。本技术的连接杆的腰形槽上槽口具有4~6个凹弧面倒角,用于调整提拉椎弓根螺钉在腰形槽内的位置,以适应不同个体的要求。使用本技术的手术切口短、创伤较小,复位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球头螺母示图;图4为提拉椎弓根螺钉示图;图5为图4的局部图;图6为图4的C-C剖视图;图7为固定椎弓根螺钉示图;图8为图7的局部图;图9为图7的D-D剖视图;图10为连接杆示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图12为图11的A-A剖视图图13为图11的B-B剖视图;图14为图10的仰视图;图15为横向连接器结构示图;图16为由本技术组成的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3,所示的实施例具有一连接杆4、一提拉椎弓根螺钉3、一固定椎弓根螺钉7、第一、第二两球头螺母1、5、第一、第二两锁紧螺母2、6。锁紧螺母2、6为普通螺母。见图4~图6,提拉椎弓根螺钉3上设有挡套3-2,挡套3-2与提拉椎弓根螺钉3一体,挡套3-2上部为球冠形。提拉椎弓根螺钉3上且处于挡套3-2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3-3,上方部分为扁圆形螺杆3-1,扁形螺杆3-1的端面上设有旋转槽3-11,供工具插入后旋转提拉椎弓根螺钉。第一球头螺母1、第一锁紧螺母2均与扁圆形螺杆3-1螺纹连接。见图7~图9,固定椎弓根螺钉7上设有挡套7-2,挡套7-2与固定椎弓根螺钉7一体,挡套7-2上部为球冠形。固定椎弓根螺钉7上且处于挡套7-2下方部位为椎弓根螺纹段7-3,挡套7-2的上方部分为螺杆7-1,下部为六面体。螺杆7-1的端面上设有旋转槽7-11。第二球头螺母1、第二锁紧螺母2均与螺杆7-1螺纹连接。见图10~图14,本技术的的连接杆的两端向上倾斜,两端倾斜角是根据下腰椎的腰椎前凸决定的,确保打入的椎弓根与椎体终板保持平衡。连接杆4的一端设有扁圆孔4-1,扁圆孔4-1的上孔口具有与第一球头螺母1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11,采取连接杆扁圆孔上孔口4-11的凹弧面半径R11与第一球头螺母1的球头半径R相同。扁圆孔4-1的下孔口具有可与提拉椎弓根螺钉挡套3-2球冠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12,采取下孔口的凹弧面半径R12与提拉椎弓根螺钉挡套3-2的球冠半径R3相同。连接杆4的另一端设有腰形槽4-2,腰形槽4-2的上槽口具有4个可与第二球头螺母5的球头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21-1,凹弧面倒角4-21-1之间的中心距为4~5mm,采取每一凹弧面4-21-1的半径R21与第二球头螺母5的球头半径R相同,由于腰形槽4-2的上槽口内侧的一端无倒角,凹弧面倒角4-21-1连接成为不完全波形倒角4-21。连接杆腰形槽4-2的下槽口具有与固定椎弓根螺钉挡套7-2球冠配合的凹弧面倒角4-22,采取下槽口4-22的每一凹弧面倒角4-22-1的半径R22与固定椎弓根螺钉挡套7-2的球冠半径R7相同。连接杆4的扁圆孔4-1的一端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β为5°,连接杆4的腰形槽4-2一端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α为15°。图15~16所示的是应用本技术的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由两短节段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器和一横向连接器8组成。横向连接器8由横向连接杆8-1、两固定钩8-3及两锁螺栓8-2组成。当提拉椎弓根螺钉3和固定椎弓根螺钉7分别由第一、第二球头螺母5固定,并分别由第一、第二锁紧螺母2锁紧后,两固定器的连接杆之间由横向连接器8连接。另一实施例采取连接杆4的扁圆孔4-1的一端向上倾斜的倾斜角β为5°,连接杆4的腰形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亮华,蒋谊康,赵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丁亮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