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庆专利>正文

一种留置针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4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主敷贴;次敷贴设置于所述主敷贴的侧部;延长条设置于所述主敷贴与所述次敷贴之间,用于将主敷贴和次敷贴的连接;两条所述延长条的长度不相等,连接在所述延长条上的次敷贴呈相对错位状;所述次敷贴包括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所述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分别与长度较大和较小的延长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单个主敷贴基础上,增加了次敷贴结构,免去医护人员需要同时携带敷贴和胶布的麻烦,省去裁剪胶布的步骤,使留置针上装更加便捷。置针上装更加便捷。置针上装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置针敷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敷贴。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应用于临床输液,能减少患者因反复进行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便于临床用药和急诊、病危患者的抢救用药,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疼痛,因而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使用留置针时,如何安全方便地固定留置针是留置针使用的关键要素之一。
[0003]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多次裁剪胶布将固定,但此种方式较为麻烦,现市面上出现一种简易的敷贴,使用时将离型纸撕开后,将留置针针头部分用敷贴固定在患处,然后再利用胶布对留置针尾部固定,此方式,需要额外携带胶布,固定留置针工作不便捷性,为此,提出一种留置针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主敷贴;
[0006]次敷贴设置于所述主敷贴的侧部;
[0007]延长条设置于所述主敷贴与所述次敷贴之间,用于将主敷贴和次敷贴的连接;
[0008]两条所述延长条的长度不相等,连接在所述延长条上的次敷贴呈相对错位状;
[0009]所述次敷贴包括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所述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分别与长度较大和较小的延长条相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的粘性层均在底面。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次敷贴和第二次敷贴相对的一侧分别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长度之和大于两个所述延长条的距离之和。
[0012]进一步,所述主敷贴与次敷贴的底面均具有离型纸。
[0013]进一步,所述主敷贴为矩形。
[0014]进一步,所述次敷贴为长条形。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在现有单个主敷贴基础上,增加了次敷贴结构,免去医护人员需要同时携带敷贴和胶布的麻烦,省去裁剪胶布的步骤,使留置针上装更加便捷;
[0017]通过主敷贴和次数贴对留置针的双重固定,可使留置针更加牢固,避免移位和脱落,增强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留置针敷贴实施例的构示意图(状态一);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留置针敷贴实施例的构示意图(状态二);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1]主敷贴1、次敷贴2、第一次敷贴21、第一侧部210、第二次敷贴22、第二侧部220、延长条3、留置针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主敷贴1,次敷贴2设置于主敷贴1的侧部,主敷贴1为矩形,其四边导有圆角,避免主敷贴1在使用中翘角;
[0026]延长条3设置于主敷贴1与次敷贴2之间,用于将主敷贴1和次敷贴2的连接,次敷贴2为长条形,与其连接的延长条3为具有柔性,在现有单个主敷贴1基础上,增加了次敷贴2结构,免去医护人员需要同时携带敷贴和胶布的麻烦,省去裁剪胶布的步骤,使留置针4安装时更加便捷,不再需要另外准备普通胶布来固定针尾,减少科室支出,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0027]两条延长条3的长度不相等,连接在延长条3上的次敷贴2呈相对错位状,采用主敷贴1将留置针4针头部分固定在患者静脉穿刺处后,利用第一次敷贴21、第二次敷贴22将依次将留置针4尾部固定进行固定,增加了留置针4的稳定性,避免患者在进行治疗中,留置针4受患者身体姿态的变化,容易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的问题发生,增加了留置针4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8]如图2所示,次敷贴2包括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分别与长度较大和较小的延长条3相连接,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相对的一侧分别具有第一侧部210和第二侧部220,第一侧部210和第二侧部220的长度之和大于两个延长条3的距离之和,长度不相等的延长条3,可使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对留置针4呈交叉固定,具体的,较长一侧延长条3连接的次敷贴,转动到另一个次敷贴的上端,第二侧部220与第一侧部210之间形成夹角,呈现交错状,使留置针在横向及纵向上均被限位,进一步增加了留置针4的稳定性,第一次敷贴21与第二次敷贴22呈交叉状,避免肝素帽直接压迫皮肤造成损伤,也能更好的落实留置针固定的高举平台法,主敷贴1、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可采用无纺布为基层,其粘性层均在底面,并设置离型纸在其底面,另外,可根据实际观察所需,将主敷贴1设计成透明材质,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留置针4针头的状态,需要使
用时,将离型纸撕开,露出粘性层,将本敷贴粘贴在患处。
[0029]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敷贴(1);次敷贴(2),设置于所述主敷贴(1)的侧部;延长条(3),设置于所述主敷贴(1)与所述次敷贴(2)之间,用于将主敷贴(1)和次敷贴(2)的连接;两条所述延长条(3)的长度不相等,连接在所述延长条(3)上的次敷贴(2)呈相对错位状;所述次敷贴(2)包括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所述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分别与长度较大和较小的延长条(3)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敷贴(21)和第二次敷贴(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庆
申请(专利权)人:袁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