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用在汽车上智能技术越来越丰富。近几年出现了智能座舱的概念,目前又从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拓展到乘员监控系统(OMS)。OMS的功能是实现对副驾、后排乘员、遗留物的检测。包括安全带检测、乘客姿势检测、乘客数量检测,尤其是车主下车后遗留物、儿童的检测及提醒,在人生安全、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实现多人娱乐功能,打通前后排的互动空间,借助视线、手势、头部动作等多种自然身体语言的交互方式,可实现多人多位置便捷互动。
[0003]欧盟已出台法规,2024年OMS作为新车标配,美国也出台相关法规,2025年OMS作为新车标准配置,国内的OMS相关标准也将出台。从汽车制造商到各国的相关政策法规,都在积极导入OMS。前端的摄像头模组是OMS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端对图像的处理效果,从而影响整个OMS的功能。
[0004]传统的摄像头因为车舱内的照明因素,很容易影响拍摄质量,而且因为车内电路布置,摄像头需要连接车载电源,所以容易被车载电子元件干扰,影响摄像头的信号传输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从而控制摄像头的开关,降低车载电子元件对摄像头的影响,再通过LED灯光对镜头进行补光,减少车舱内的光照影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透光罩、摄像头、前盖、灯光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后盖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位于车载内饰上,与内饰配合装配,支撑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透光罩位于所述的前盖上方,与所述的前盖相配合;所述的摄像头位于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的内部,穿过所述的前盖和灯光电路板,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的摄像头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灯光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所述的前盖与所述的透光罩和后盖相配合,包裹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后盖位于所述的支架上,与所述的支架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收到车载主机发送的信号,对所述的摄像头进行控制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的摄像头识别白天和黑夜模式,白天时通过所述的摄像头输出RGB图像,黑夜时向所述的灯光电路板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的摄像头内的红外线灯进行补光,从而通过所述的摄像头输出单色图像。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转向角度不小于150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盖上设置有镜头槽,所述的镜头槽与所述的摄像头相配合,呈
长方形外形,沿所述的前盖的表面向上凸起,与所述的透光罩相配合,同时为所述的灯光电路板让出空间,贯穿所述的前盖。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灯光电路板上设置有摄像孔,所述的摄像孔与所述的摄像头相配合,贯穿所述的灯光电路板,所述的摄像头贯穿所述的灯光电路板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灯光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位于所述的灯光电路板的下方,一端与所述的灯光电路板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相配合,实现电学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摄像模块,通过所述的摄像模块进行摄像和补光控制;其中所述的摄像模块包括图片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程序化处理模块;所述的图片模块连接所述的摄像头,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图片数据;图片数据通过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进入所述的程序化处理模块中,进行图像处理,再将处理过的图片信息传输至主机中。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模块中还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的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的图片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程序化处理模块,为整个摄像头模组提供电源支持。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灯光电路板上设置有补光模块,所述的补光模块连接所述的摄像模块,接收所述的摄像模块发送的信息,对红外线灯进行控制。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补光模块中设置有驱动程序,所述的驱动程序连接摄像头模组内的红外线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通过模组化的设计,将摄像头和控制芯片集成在一个模组内,再通过支架可以布置在车内的任意位置,通过屏蔽双绞线直接连接车载主机和电源,杜绝了其他电子产品对摄像头的干扰,又通过红外线灯进行补光,使得摄像头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示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示出本技术的数据流程图。
[0020]其中:1.透光罩、2.摄像头、3.前盖、4.灯光电路板、5.控制电路板、6.后盖、7.支架、8.镜头槽、9.摄像孔、10.连接管、11.摄像模块、12.图片模块、13.数据传输模块、14.程序化处理模块、15.电源管理模块、16.补光模块、17.驱动程序、18.红外线灯、19.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所示,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透光罩1、摄像头2、前盖3、灯光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5、后盖6和支架7;所述的支架7位于车载内饰上,与内饰配合装配,支撑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透光罩1位于所述的前盖3上方,与所述的前盖3相配合;所述的摄像头2位于所述的前盖3和后盖6的内部,穿过所述的前盖3和灯光电路板4,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5相连接,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板5控制所述的摄像头2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和控制电路板5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17,接收外部控制信号;所述的前盖3与所述的透光罩1和后盖6相配合,包裹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后盖6位于所述的支架7上,与所述的支架7相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5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17,收到车载主机17发送的信号,对所述的摄像头2进行控制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的摄像头2识别白天和黑夜模式,白天时通过所述的摄像头2输出RGB图像,黑夜时向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的摄像头2内的红外线灯进行补光,从而通过所述的摄像头2输出单色图像。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2转向角度不小于150度。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盖3上设置有镜头槽8,所述的镜头槽8与所述的摄像头2相配合,呈长方形外形,沿所述的前盖3的表面向上凸起,与所述的透光罩1相配合,同时为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让出空间,贯穿所述的前盖3。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上设置有摄像孔9,所述的摄像孔9与所述的摄像头2相配合,贯穿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所述的摄像头2贯穿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5相连接。
[0026]进一步的,所述的灯光电路板4上还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罩、摄像头、前盖、灯光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后盖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位于车载内饰上,与内饰配合装配,支撑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透光罩位于所述的前盖上方,与所述的前盖相配合;所述的摄像头位于所述的前盖和后盖的内部,穿过所述的前盖和灯光电路板,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相连接,通过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的摄像头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的灯光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接收外部控制信号;所述的前盖与所述的透光罩和后盖相配合,包裹整个摄像头模组;所述的后盖位于所述的支架上,与所述的支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乘员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电源和主机,收到车载主机发送的信号,对所述的摄像头进行控制开启或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的摄像头识别白天和黑夜模式,白天时通过所述的摄像头输出RGB图像,黑夜时向所述的灯光电路板发送信号,控制所述的摄像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志强,狄海俊,朱尤登,陶雷,党新炯,
申请(专利权)人: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