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润滑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1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式润滑油泵,为了解决由于现有的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中进入大量空气而使得空气混入到润滑油中而影响轴承润滑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蜗壳和连通在蜗壳侧壁上的出油管;轴承室,由筒状的安装筒和位于安装筒上部的轴承端盖组成,轴承室内安装有用于安装泵轴的轴承;润滑管路,润滑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出油管的下段,润滑管路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后连接在轴承端盖上,并且润滑管路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向轴承室内引入润滑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泵长时间不使用后出油管内停留大量空气后,出油管内的空气不会通过管路进入到轴承室中,从而使得尽量避免润滑油中混入空气。从而使得尽量避免润滑油中混入空气。从而使得尽量避免润滑油中混入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润滑油泵


[0001]本技术属于润滑油泵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润滑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泵主要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润滑油泵主要由电机、叶轮(或者齿轮)、泵轴、轴承、密封部件、联轴器、出油管道等等零部件构成,润滑油泵在工作过程中,电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或者齿轮)转动进行吸油(即从润滑油箱中吸入润滑油),最后通过出油管道输出润滑油。
[0003]其中,用于安装泵轴的轴承需要进行润滑,以前都是采用定期注入润滑油脂的方式对轴承进行润滑,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围护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存在着补充润滑油脂不及时而导致泵轴润滑失效而引起润滑油泵工作失稳的问题。
[0004]针对该问题,申请号为20192181923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排气润滑一体管路的汽轮机润滑油泵,包括泵体、出油管及排气润滑一体管路,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一端与出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泵体内的上部轴承室连通;当出油管出口与出油管管体处于同一轴线时,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一端与泵体内的上部轴承室连通,另一端向下弯折后水平与出油管侧壁连通;出油管出口方向为向下弯折的情况时,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一端与泵体内部的上部轴承室连通,另一端与出油管出口弯折处的最高点连通。
[0005]该装置通过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与出油管连通,从而利用排气润滑一体管路来对轴承进行润滑。结合该专利的润滑油泵的结构,排气润滑一体油路从一侧沿着水平方向引入到轴承室中,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6]1、排气润滑一体管路沿着轴承室的水平方向引入,当水平方向引入的具有压力的润滑油冲击到旋转的泵轴的时候,润滑油撞击到旋转泵轴的时候会在轴承方向形成一层油膜而影响润滑油进入到轴承下部的速度,从而导致轴承润滑不均匀。
[0007]2、排气润滑一体管路沿着轴承室的水平方向引入的时候,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轴承外圈与内圈之间,而与排气润滑一体管路相对的另一侧只能够通过轴承的转动而进行润滑,进一步加剧了润滑油的不均匀性。
[0008]3、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与出油管的连接处均位于出油管的上段(即靠近出油管的顶部),当油泵长时间不使用后,出油管内会聚集大量空气,在出油管排气的过程中,空气会顺着排气润滑一体管路进入到轴承室中,在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中通入润滑油的时候,空气会混入到润滑油中进而影响轴承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为了解决由于现有的排气润滑一体管路中进入大量空气而使得空气混入到润滑油中而影响轴承润滑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式润滑油泵,改变了轴承的润滑油路的位置结构设计,即使润滑油泵长时间不使用后出油管内停留大量空气后,出油管内的空气不会通过管路进入到轴承室中,从而使得尽量避免润滑油中混入空气,从而保障
轴承的润滑效果。
[0010]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立式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2]蜗壳,用于安装与泵轴相互连接的叶轮;
[0013]出油管,安装在蜗壳的侧壁上并与蜗壳相互连通,所述出油管弯折后向上延伸,出油管的顶部连接有出油管路;
[0014]轴承室,由筒状的安装筒和位于安装筒上部的轴承端盖组成,轴承室内安装有用于安装泵轴的轴承;
[0015]润滑管路,润滑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出油管的下段,润滑管路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后连接在轴承端盖上,并且润滑管路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向轴承室内引入润滑油。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润滑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出油管的下段,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位于轴承端盖的上方,所述主管路并联连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安装在轴承端盖上从而使得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能够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向轴承室内引入润滑油。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位于泵轴的两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深入到轴承室内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延伸入到轴承室内并位于轴承的上方。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面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的间距,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面至少一部分能够遮挡轴承的外圈。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下端面与轴承的内圈的上端面具有横向间距。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上开设有沿着轴承径向方向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能够贯穿轴承的内圈和外圈。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轴上与贯通孔对应的面为平面,所述轴承的外圈对应于贯通孔的位置为平面。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立式润滑油泵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第一个润滑油路与出油管连通的地方(即主管路与出油管的连通处)位于出油管的下段,因此即使立式润滑油泵长时间不使用后,由于出油管本身比较长,出油管的下段也不会出现储存有空气,因此出油管在排气的时候不会将空气排入到润滑油路中;其次,本技术通过润滑油路将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从上往下的方向引入润滑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水平引入润滑油后与旋转的泵轴撞击而产生油膜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泵长时间不使用后出油管内停留大量空气后,出油管内的空气不会通过管路进入到轴承室中,从而使得尽量避免润滑油中混入空气,从而保障轴承的润滑效果。
[0025]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直接将润滑油引入到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不会与轴承的内圈接触,从而使得润滑油能够直接进入到轴承的滚珠中进行润滑,提高润滑油进入到轴承的滚珠中的速度;同时由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轴承的内圈之间具有横向间距,使得当润滑油进入到轴承的时候,不会堵塞轴承的内
圈与外圈之间,从而便于将轴承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尽,提高润滑油分布的均匀性。
[0026]同时,本技术利用分布在泵轴两侧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同时向轴承的两侧提供润滑油,相比于现有技术从一侧提供润滑油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润滑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泵轴与轴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记:1、电机,2、联轴器,3、出油管路,4、润滑管路,41、主管路,42、第一接头,43、第二接头,44、第一管道,45、第二管道,5、出油管,6、泵轴,7、油箱,8、叶轮,9、蜗壳,10、轴承,101、外圈,102、内圈,103、贯通孔,11、轴承室,111、轴承端盖,112、安装筒,12、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用于安装与泵轴相互连接的叶轮;出油管,安装在蜗壳的侧壁上并与蜗壳相互连通,所述出油管弯折后向上延伸,出油管的顶部连接有出油管路;轴承室,由筒状的安装筒和位于安装筒上部的轴承端盖组成,轴承室内安装有用于安装泵轴的轴承;润滑管路,润滑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出油管的下段,润滑管路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后连接在轴承端盖上,并且润滑管路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向轴承室内引入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接在出油管的下段,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位于轴承端盖的上方,所述主管路并联连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安装在轴承端盖上从而使得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能够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向轴承室内引入润滑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位于泵轴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林杨佩朋杜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泵类应用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