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包括柜体、再生加热器和转轮,所述再生加热器设置于柜体内壁上侧,所述转轮设置于再生加热器一侧,再生加热器和转轮上端相互连通;所述转轮内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将转轮分隔为处理风区和再生风区;所述再生加热器底部设置有再生风入口管,所述柜体侧壁连通有再生风出口管,所述再生风出口管连通转轮的再生风区;所述再生风出口管末端连接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下端连通有处理风管,所述处理风管连通至转轮的处理风区底部;所述处理风管侧壁设有开口与再生风入口管连通,所述转轮的处理风区上端设置有处理风出口;增强了除湿效果,减少了除湿时间,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属于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热风干燥装置常用于电动机、干式变、共箱母线等电气设备受潮后的干燥。通过对受潮设备持续提供干燥热风,以达到降低设备湿度,提升设备绝缘性能,确保电气设备尽快恢复绝缘要求,保证设备按时、安全投运的目的。
[0003]热风干燥装置工作时,在风机的驱动下,处理风经过滤后通过内部转轮(约3/4转轮区域)除湿,变成干燥空气持续不断通向受潮设备;再生风加热后进入转轮(约1/4转轮区域),排除分布在转轮上的湿气,并将带有水汽的热空气持续不断排出。直接将大量湿热的空气排至环境中,这严重浪费能源,因为排出的湿热空气中带有很多的热量。
[0004]目前,经热风干燥装置处理后的干燥空气温度一般较低,导致热风干燥装置存在实际干燥效率不高,干燥效果不理想问题,这大大增加设备干燥的时间及能源损耗,严重影响设备恢复正常投运,且严重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风干燥装置,能够提高热风干燥装置处理风和再生风的温度,提高了再生风对转轮的除湿效果。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包括柜体、再生加热器和转轮,所述再生加热器设置于柜体内壁上侧,所述转轮设置于再生加热器一侧;所述转轮内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将转轮分隔为处理风区和再生风区,再生加热器和转轮再生风区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转轮的处理风区上端设置有处理风出口;所述再生加热器底部设置有再生风入口管,所述柜体侧壁连通有再生风出口管,所述再生风出口管连通转轮的再生风区;所述再生风出口管末端连接有预热器,所述预热器下端连通有处理风管,所述处理风管连通至转轮的处理风区底部;所述处理风管侧壁设有开口与再生风入口管连通。
[0008]其中,所述转轮包括转轮顶盖、转轮下盖和转筒;所述转筒转动设置于转轮顶盖和转轮下盖之间;所述转轮顶盖保持固定并与再生加热器连通,所述转轮下盖保持固定并与再生风出口管连接,所述转筒通过设置于转轮下盖的转筒驱动马达缓慢转动;所述挡片固定设置于转轮内部。
[0009]其中,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气控制盘,所述电气控制盘表面设置有运行状态指示面板。
[0010]其中,所述预热器上端侧面设置有预热器滤网,所述预热器内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预热器底部设置有湿空气排气口。
[0011]其中,所述再生风入口管和处理风管位于柜体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处理风机马达与再生风机马达。
[0012]其中,所述处理风管和再生风入口管内部分别设置有处理风滤网和再生风滤网。
[0013]其中,所述预热器通过槽钢焊接固定在柜体侧壁。
[0014]其中,所述预热器内部导热材料为强导热性能,耐腐蚀金属制成。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处理风从预热器滤网进入预热器,再生风通过再生风出口管进入预热器中,通过加热预热器内部散热器,实现对处理风和再生风的预热,提高了热风干燥装置的处理风和再生风温度,提高了再生风对转轮的除湿效果,从而通过转轮进一步提升了处理风的干燥程度,增强了除湿效果,减少了除湿时间,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转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0]1、柜体;2、再生加热器;3、转轮;4、预热器;5、处理风管;6、电气控制盘;21、再生风出口管;22、再生风入口管;221、再生风滤网;23、再生风机马达;41、预热器滤网;42、散热器;43、湿空气排气口;51、处理风滤网;52、处理风出口;53、处理风机马达;31、挡片;32、转轮顶盖;33、转轮下盖;34、转筒;35、转筒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请参阅图1、图2,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包括柜体1、再生加热器2和转轮3,再生加热器2设置于柜体1内壁上侧,转轮3设置于再生加热器2一侧;转轮3内部设置有挡片31,挡片31将转轮3分隔为处理风区和再生风区,再生加热器2和转轮3再生风区的上端相互连通,转轮3的处理风区上端设置有处理风出口52;再生加热器2底部设置有再生风入口管22,柜体1侧壁连通有再生风出口管21,再生风出口管21连通转轮3的再生风区;再生风出口管21末端连接有预热器4,预热器4下端连通有处理风管5,处理风管5连通至转轮3的处理风区底部;处理风管5侧壁设有开口与再生风入口管22连通。
[0024]进一步的,转轮3包括转轮顶盖32、转轮下盖33和转筒34;转筒34转动设置于转轮顶盖32和转轮下盖33之间;转轮顶盖32保持固定并与再生加热器2连通,转轮下盖33保持固定并与再生风出口管21连接,转筒34通过设置于转轮下盖33的转筒驱动马达35缓慢转动;挡片31固定设置于转轮3内部;具体的,再生风进入再生风入口管22后进入再生加热器2后,通过再生加热器2上方与转轮3连通的通孔进入转轮3的再生风区,通过转轮3的转动,带走分布在转轮3上的湿气后通过转轮3底部连通的再生风出口管21排出进行下一次循环;而处理风在通过预热器4的加热后通过处理风管5流进转轮3中的处理风区,因再生风会带走转轮3内部的湿气,因此处理风进入转轮3后则会除湿变成干燥空气,干燥空气通过处理风出口52不断通向受潮设备,起到干燥除湿的效果。
[0025]进一步的,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气控制盘6,电气控制盘6表面设置有运行状态指示面板。
[0026]进一步的,预热器4上端侧面设置有预热器滤网41,预热器4内部设置有散热器42,预热器4底部设置有湿空气排气口43;用于排出湿空气及冷凝水。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风入口管22和处理风管5位于柜体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处理风机马达53与再生风机马达23;能够带动处理风和再生风的流动,起到更高效的作用。
[0028]进一步的,处理风管5和再生风入口管22内部分别设置有处理风滤网51和再生风滤网221;可以过滤去除再生风和处理风中的粉尘,防止堵塞装置。
[0029]优选的,预热器4通过槽钢焊接固定在柜体1侧壁。
[0030]优选的,预热器4内部导热材料为强导热性能,耐腐蚀金属制成。
[0031]优选的,所述预热器滤网41、处理风滤网51、再生风滤网221为高透风、高容尘长丝聚酯纤维制成,厚度为30mm。
[0032]工作原理实施例:
[0033]再生风从预热器滤网41进入后,通过下方设置的处理风管5流至与处理风管5连通的再生风入口管22中,而后通过再生风机马达23的作用下进入再生加热器2中,因再生加热器2上方与转轮顶盖32连通有通孔,再生风通过通孔进入转轮3的再生风区,因经过预热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再生加热器(2)和转轮(3),所述再生加热器(2)设置于柜体(1)内壁上侧,所述转轮(3)设置于再生加热器(2)一侧;所述转轮(3)内部设置有挡片(31),所述挡片(31)将转轮(3)分隔为处理风区和再生风区,再生加热器(2)和转轮(3)再生风区的上端相互连通,所述转轮(3)的处理风区上端设置有处理风出口(52);所述再生加热器(2)底部设置有再生风入口管(22),所述柜体(1)侧壁连通有再生风出口管(21),所述再生风出口管(21)连通转轮(3)的再生风区;所述再生风出口管(21)末端连接有预热器(4),所述预热器(4)下端连通有处理风管(5),所述处理风管(5)连通至转轮(3)的处理风区底部;所述处理风管(5)侧壁设有开口与再生风入口管(2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3)包括转轮顶盖(32)、转轮下盖(33)和转筒(34);所述转筒(34)转动设置于转轮顶盖(32)和转轮下盖(33)之间;所述转轮顶盖(32)保持固定并与再生加热器(2)连通,所述转轮下盖(33)保持固定并与再生风出口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福建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