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507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涉及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架体、顶推架体和顶管,所述顶管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上,所述顶推架体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的一端,所述输送架体包括底座、侧支座和支撑座,所述侧支座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位置处,所述侧支座上转动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呈两端宽中心窄结构,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顶管外壁适配,所述支撑座的上方与所述支撑轮中心位置处滑动适配,相邻所述支撑轮之间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缓冲座;该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通过设置的缓冲座,便于对放置在输送架体上的顶管进行缓冲,实现快速下料操作。实现快速下料操作。实现快速下料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非开挖技术是指在不开挖或只开挖少量作业坑的条件下,利用岩土钻掘技术进行铺设、修复和更换管道,它高效、优质、成本适中、对环境友善,具有不影响交通、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0003]在使用顶管掘进装置之前,需要在掘进初始位置的地面上挖设竖井,将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放置在竖井内,在顶推顶管前,需要通过外部起吊装置将顶管自上而下平稳放置在开挖井内的输送架体上,再利用推进结构对顶管进行推进操作,而此过程中,在通过吊装装置对顶管进行下料操作时,下料过程中的顶管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晃动,且一般输送架体上没有缓冲结构,使得顶管下料时会与输送架体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碰撞,不能实现快速稳定地放置在输送架体上,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在一旁调整位置,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该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通过设置的缓冲座,便于对放置在输送架体上的顶管进行缓冲,实现快速下料操作。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包括输送架体、顶推架体和顶管,所述顶管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上,所述顶推架体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的一端,所述输送架体包括底座、侧支座和支撑座,所述侧支座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位置处,所述侧支座上转动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呈两端宽中心窄结构,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顶管外壁适配,所述支撑座的上方与所述支撑轮中心位置处滑动适配,相邻所述支撑轮之间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缓冲座,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缓冲座上方与所述支撑轮的上方齐平,所述顶推架体包括端架和气缸,所述气缸垂直设置在所述端架上,所述气缸的一端用于顶推所述顶管得端面。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支撑轮之间的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有装配槽,所述缓冲座的外壁下方卡合装配在所述装配槽内,所述装配槽上方与所述缓冲座内部上方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座内部上方和装配槽内,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弹簧之间的所述缓冲座与装配槽上。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座的下方外壁设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缓冲座上,所述装配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合块卡合装配的卡合槽。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座设有所述卡合块一侧的内壁下方设有齿板,两个所
述齿板相对设置的一端内侧面转动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外壁和所述齿板的内壁面上均设有啮合齿,所述齿板与所述调节轴之间啮合设置。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设置在所述缓冲座内壁一侧的所述齿板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的外侧且与所述缓冲机构互不接触,所述调节轴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的两侧。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缸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气缸呈环状设置,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有顶推环,所述顶推环与所述顶管的端面适配。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缓冲座,使得顶管在下降过程中先与缓冲座接触,进而挤压缓冲座缓慢向下移动,直到顶管的下方与支撑轮上方稳定接触,有效避免顶管下降过程中与输送架体接触时发生碰撞或是因为晃动难以定位的现象,通过调节轴的转动,可带动两侧的齿板进行啮合移动,进而带动齿板一般的缓冲座一侧的卡合块进行向内移动,从而使得卡合块与卡合槽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缓冲座与支撑座之间进行分离,从而重新恢复缓冲功能,此时可对下料过程中的顶管进行缓冲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输送架体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座与支撑座拆分状态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所述缓冲座立体图。
[0017]其中:1、输送架体;2、顶管;3、底座;4、侧支座;5、支撑座;6、支撑轮;7、缓冲座;8、端架;9、气缸;10、装配槽;11、伸缩杆;12、弹簧;13、卡合块;14、卡合槽;15、齿板;16、调节轴;17、顶推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包括输送架体1、顶推架体和顶管2,所述顶管2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1上,所述顶推架体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1的一端,所述输送架体1包括底座3、侧支座4和支撑座5,所述侧支座4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两侧,所述支撑座5设置在所述底座3中心位置处,所述侧支座4上转动设有支撑轮6,所述支撑轮6呈两端宽中心窄结构,所述支撑轮6与所述顶管2外壁适配,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与所述支撑轮6中心位置处滑动适配,相邻所述支撑轮6之间的所述支撑座5上设有缓冲座7,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缓冲座7上方与所述支撑轮6的上方齐平,所述顶推架体包括端架8和气缸9,所述气缸9垂直设置在所述端架8上,所述气缸9的一端用于顶推所述顶管2的端面,非开挖顶管装置放置在地面以下的开挖井内,在顶推顶管2前,需要通过外部起吊装置将顶管2自上而下平稳放置在开挖井内的输送架体1上,通过在支撑座5上设置缓冲座7,使得顶管2在下降过程中先与缓冲座7接触,进而挤压缓冲座7缓慢向下移动,直到顶管2的下方与支撑轮6上方稳定接触,有效避免顶管2下降过程中与输送架体1接触时发生碰撞
或是因为晃动难以定位的现象,通过设置的支撑轮6,使得支撑轮6的转动可带动顶管2进行滚动移动,使得顶管2的顶推操作更加流畅,同时使得气缸9顶推顶管2时更加省力,通过设置的支撑座5,将支撑座5的上方与支撑轮6的下方滑动接触,实现对支撑轮6的支撑操作,使得支撑轮6的支撑能力更强,通过将缓冲座7收缩状态下的上方与支撑轮6上方齐平,使得缓冲座7也可作支撑作用对顶管2进行支撑操作。
[0020]相邻所述支撑轮6之间的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设有装配槽10,所述缓冲座7的外壁下方卡合装配在所述装配槽10内,所述装配槽10上方与所述缓冲座7内部上方之间设有缓冲机构,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便于缓冲座7在支撑座5上进行上下缓冲操作,通过缓冲座7下方与所述装配槽10之间卡合装配,在顶管2平稳落在支撑轮6上进行顶推时,实现对缓冲座7进行限位,避免缓冲座7的上下移动对顶管2的顶推位置造成偏移。
[0021]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杆11和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座7内部上方和装配槽10内,所述伸缩杆11设置在所述弹簧12之间的所述缓冲座7与装配槽10上,通过伸缩杆11与弹簧12的配合,实现对缓冲座7的高强缓冲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包括输送架体(1)、顶推架体和顶管(2),所述顶管(2)滑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1)上,所述顶推架体设置在所述输送架体(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体(1)包括底座(3)、侧支座(4)和支撑座(5),所述侧支座(4)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两侧,所述支撑座(5)设置在所述底座(3)中心位置处,所述侧支座(4)上转动设有支撑轮(6),所述支撑轮(6)呈两端宽中心窄结构,所述支撑轮(6)与所述顶管(2)外壁适配,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与所述支撑轮(6)中心位置处滑动适配,相邻所述支撑轮(6)之间的所述支撑座(5)上设有缓冲座(7),收缩状态下的所述缓冲座(7)上方与所述支撑轮(6)的上方齐平,所述顶推架体包括端架(8)和气缸(9),所述气缸(9)垂直设置在所述端架(8)上,所述气缸(9)的一端用于顶推所述顶管(2)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撑轮(6)之间的所述支撑座(5)的上方设有装配槽(10),所述缓冲座(7)的外壁下方卡合装配在所述装配槽(10)内,所述装配槽(10)上方与所述缓冲座(7)内部上方之间设有缓冲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开挖顶管掘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伸缩杆(11)和弹簧(12),所述弹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平蒋刚朱林袁芳杨婉丽毛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