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81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给药器,包括外管、内管和推杆;所述外管的前端具有扩张段,该扩张段由间隔设置的多个扩张部组成,每个所述扩张部的内侧均设有向所述外管中心方向延伸的支点;所述内管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可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扩张部向所述外管径向展开或收拢;所述内管的前端具有给药口,所述推杆可插入所述内管内、且可沿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内管内的药推至所述给药口;本申请通过设置外管、内管和推杆,通过外管前端的扩张部将宫颈口和后穹窿进行扩展,再通过内管和推杆给药,能够使药能够更好的到达给药区域,用药效果更好。用药效果更好。用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性给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给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女性的生殖道的特殊性,极易隐藏病毒和细菌,为了让药的效果能充分体现,给药装置极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弊端,无法让药到达病灶区,造成药性无法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的使药达到需要治疗的区域的功能性给药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功能性给药器,包括外管、内管和推杆;所述外管的前端具有扩张段,该扩张段由间隔设置的多个扩张部组成,每个所述扩张部的内侧均设有向所述外管中心方向延伸的支点;所述内管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可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扩张部向所述外管径向展开或收拢;所述内管的前端具有给药口,所述推杆可插入所述内管内、且可沿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内管内的药推至所述给药口。
[0006]进一步,还包括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周。
[0007]进一步,所述外管的尾端外周设有向其径向凸出的凸棱,所述硅胶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凸棱上。
[0008]进一步,沿所述外管的尾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沿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内管由所述外管的尾端插入、且与所述外管螺纹配合。
[0009]进一步,沿所述扩张段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条缝隙,该缝隙将所述扩张段分割为多个扩张部。
[0010]进一步,所述扩张部为8个。
[0011]进一步,所述扩张段的前端和所述内管的前端均为导向头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给药口为网状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推杆的前端具有活塞头,该活塞头与所述内管内壁的配合间隙≤1mm。
[0014]进一步,所述支点的尾端为与所述外管内壁连接的倾斜导向面。
[001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
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功能性给药器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管与推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管的剖视图。
[0021]其中,外管1、扩张段11、扩张部12、凸棱13、支点14、内螺纹15、内管2、给药口21、外螺纹22、推杆3、活塞头31、硅胶套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5]参见图1~图4,本申请功能性给药器,包括外管1、内管2和推杆3;所述外管1的前端具有扩张段11,该扩张段11由间隔设置的多个扩张部12组成,每个所述扩张部12的内侧均设有向所述外管1中心方向延伸的支点14;所述内管2可插入所述外管1内、且可沿所述外管1长度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扩张部12向所述外管1径向展开或收拢;所述内管2的前端具有给药口21,所述推杆3可插入所述内管2内、且可沿所述内管2长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内管2内的药推至所述给药口21。
[0026]上药时,将药物置于内管2内,将推杆3插入内管2内,将内管2连同推杆3插入外管1内,将本装置给药器缓缓插入阴道内,再往内推动内管2,内管2的前端挤压支点14,驱动外管1的扩张部12向外管1径向展开,从而使得整个宫颈口和后穹窿的隐藏位置全部展现,然后推动推杆3,将药从给药口21推入宫颈口周边及后穹窿位置,实现给药目的;上药完毕后,将内管2连同推杆3稍微后退,外管1的扩张部12慢慢收拢后,即可很容易的拔出给药器。
[0027]本申请通过设置外管1、内管2和推杆3,通过外管1前端的扩张部12将宫颈口和后穹窿进行扩展,再通过内管2和推杆3给药,能够使药能够更好的到达给药区域,用药效果更好。
[0028]外管1为TPE安全环保材质,具有一定韧性,可以弯曲不易折断。外管1为PP材质,安全环保硬度高。沿所述外管1的尾端内壁设有内螺纹15,沿所述内管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22,所述内管2由所述外管1的尾端插入、且与所述外管1螺纹配合。
[0029]在外管1插入阴道后,再将内管2插入外管1内,然后转动内管2,使内管2在螺纹的旋转的力量下向前端移动,从而慢慢顶开支点14,使得外管1的扩张段11逐渐均匀的撑开,
使整个宫颈口和后穹窿的隐藏位置全部展现。
[0030]扩张段11与外管1本体为一体成型,沿所述扩张段11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条缝隙,该缝隙将所述扩张段11分割为多个扩张部12;由于外管1为TPE材质,其具有一定韧性,在内管2挤压支点14情况下,相互分离的多个扩张部12的前端被逐渐被撑开。
[0031]扩张部1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扩张部12为8个,也即外管1的前端被分离成8瓣,当扩张部12的内次被挤压时,8瓣扩张部12逐渐被撑开,呈类似伞状结构,将宫颈口和后穹窿撑开。
[0032]所述外管1扩张段11的前端为导向头结构,便于外管1更好的进入阴道,避免阴道壁的损伤。所述内管2的前端也为导向头结构,便于内管2的前端更好的顶开支点14,以撑开扩张段11。
[0033]进一步的,支点14的尾端为与所述外管1内壁连接的倾斜导向面,进一步对内管2前端的进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内管2的前端能够更顺利的进入支点14处,并进一步向前推进,以向外顶开支点14。
[0034]当宫颈口和后穹窿被外管1的扩张段11撑开后,将药物置于内管2内,采用推杆3推动药物,从内管2的给药口21将药送入宫颈口和后穹窿处。
[0035]为了使药物能够更加分散,给药口21为网状结构;药物在内管2内,在推杆3的推动以及网状给药口21的作用下,药物可更加均匀的喷射到宫颈口周边及后穹窿位置,是给药更加均匀,提高用药效果。
[0036]推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功能性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和推杆;所述外管的前端具有扩张段,该扩张段由间隔设置的多个扩张部组成,每个所述扩张部的内侧均设有向所述外管中心方向延伸的支点;所述内管可插入所述外管内、且可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移动以驱动所述扩张部向所述外管径向展开或收拢;所述内管的前端具有给药口,所述推杆可插入所述内管内、且可沿所述内管长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内管内的药推至所述给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给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套设在所述外管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尾端外周设有向其径向凸出的凸棱,所述硅胶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凸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外管的尾端内壁设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郎中堂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