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节点(100B)从父节点或者中央装置接收与至少面向下位节点的无线资源有关的设定信息。设定信息。设定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线通信节点
[0001]本公开涉及设定无线接入和无线回程的无线通信节点中的双重连接。
技术介绍
[000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也被称为5G、新空口(NR:New Radio)或下一代(NG:Next Generation))进行了规范化,并且还推进了被称为Beyond 5G、5G Evolution或6G的下一代的规范化。
[0003]例如,在NR的无线接入网络(RAN)中,正在研究将“朝向终端(User Equipment:UE)的无线接入”、和“无线基站(gNB)等无线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回程(Backhaul)”整合而得的集成接入和回程(IAB: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0004]在IAB中,IAB节点具有用于与父节点或IAB施主CU(Central Unit:中央装置)等上位节点连接的功能即移动终端(MT:Mobile Termination)、以及用于与子节点或UE等下位节点连接的功能即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
[0005]在3GPP的版本16中,在无线接入和无线回程中,半双工通信(Half
‑
duplex)和时分复用(TDM)成为前提。此外,在版本17中,正在研究MT与DU的同时动作(同时Tx/Rx),并正在研究频分复用(FDM)、空分复用(SDM)和全双工通信(Full
‑
duplex)的应用。
[0006]另外,在MT和DU中,由于半双工通信等的限制,因此,正在研究MT和DU中的资源的管理方法(非专利文献1)。
[0007]此外,为了设定与父节点的无线链路的双重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考虑使用NR DC框架(MCG/SCG关联步骤等)等(非专利文献2)。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非专利文献
[0010]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8.213V16.1.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Release 16)、3GPP、2020年3月
[0011]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7.340V15.6.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
‑
UTRA)and NR;Multi
‑
connectivity;Stage 2(Release 15)、3GPP、2019年6月
技术实现思路
[0012]在此,当在MT和DU中,MT想要实现与多个父节点之间的双重连接(Dual Connectivity)时,由于原来在MT和DU中存在半双工通信等的限制,因此,资源的管理变得更复杂。
[0013]因此,以下的公开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节
点,该无线通信节点在实现集成接入和回程(IAB: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中的与父节点的双重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MT和DU中的适当的资源管理。
[0014]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无线通信节点(无线通信节点100B),其具有:连接部(上位节点连接部170、下位节点连接部180),其用于能够共享无线资源的、与多个父节点(父节点100A
‑
1、2)的双重连接(双连接)以及与一个或者多个下位节点(子节点100C)的连接;以及接收部(无线接收部162),其从父节点(父节点100A)或者中央装置(CU 50)接收与至少面向下位节点的无线资源有关的设定信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0016]图2是示出IAB的基本结构例的图。
[0017]图3是示出在TDM中频率重叠的关系的图。
[0018]图4是父节点100A的功能块结构图。
[0019]图5是构成IAB节点的IAB节点100B的功能块结构图。
[0020]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1的控制时序的图。
[0021]图7是示出从IAB施主CU 50提供的资源设定信息的一例的图。
[0022]图8是示出按照每个父节点100A而设定的不同的半静态DU设定(Semi
‑
static DU configuration)的例子的图。
[0023]图9是示出动作例2
‑1‑
1的控制时序的例子的图。
[0024]图10是示出DCI格式2_5的AI索引字段值与指示内容(indication)的对应关系的图。
[0025]图11是示出来自MCG以及SCG的显式指示或者隐式指示与DU资源的可利用性的关系的图。
[0026]图12是示出IAB施主CU 50向父节点100A
‑
1、2发送子节点的资源设定信息的动作例的图。
[0027]图13是用于说明支持动作例1
‑
1的1个可能的解决对策的图。
[0028]图14是示出CU 50、无线通信节点100A~100C和UE 2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相同的功能、结构赋予相同或者相似的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
[0030](1)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0031]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无线通信系统10是遵循5G新空口(NR:New Radio)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无线通信节点和终端构成。
[0032]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中央装置50(以下,称作CU 50),无线通信节点(包括父节点100A、IAB节点100B、下位节点100C)以及用户终端200(以下,称为UE 200)。
[0033]无线通信节点100A、100B、100C能够设定与UE 200的无线接入、以及该无线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回程(BH)。具体而言,在父节点100A与IAB节点100B之间、以及IAB节点100B与下位节点100C之间设定基于无线链路的回程(传输路径)。
[0034]这样,将“与UE 200的无线接入”、和“该无线通信节点之间的无线回程”整合而得的结构被称为集成接入和回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线通信节点,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节点具有:连接部,其用于能够共享无线资源的、与多个父节点的双重连接以及与一个或者多个下位节点的连接;以及接收部,其从所述父节点或者中央装置接收与至少面向所述下位节点的所述无线资源有关的设定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该无线通信节点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设定信息,进行面向所述父节点和/或面向所述下位节点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所述控制部还根据面向所述父节点的无线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面向所述父节点和/或面向所述下位节点的所述无线资源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节点,其中,在所述无线资源未被指定为面向下位节点专用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从所述中央装置或者所述多个所述父节点之一接收与面向所述下位节点的无线资源的能否利用有关的设定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设定信息,进行面向所述父节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大辅,原田浩树,孙薇淇,王静,侯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