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所述前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缓冲结构,汽车前承载部处受到撞击时,撞板受到撞击,此时弹簧拉伸,使压杆带动堵片向里伸出,此时隔板二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可以迅速使气囊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减少车架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损伤,达到了提高缓冲性能的目的。高缓冲性能的目的。高缓冲性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
[0001]本技术属于车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车体通常通过枕梁支承在转向架上,有些新型机车车辆的车体通过旁承支承在转向架上,这种支承方式称为旁承支重。车体底架两端分别装有车钩缓冲装置,用以实现相互连接并通过曲线线路。车体下部有制动装置(见列车制动装置)等。
[0003]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在生产制造时,选择运用轻量化结构,而轻量化结构通常为铝合金型材制作,通过铝合金的型材焊接装配,从而生产出车体,但是,轻量化车体在减重的同时,其防撞强度也随之变弱,缓冲性能较差,导致在撞击时,车架受损严重,所以需要对其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具有提高缓冲性能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所述前承载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所述压缩气罐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所述隔板一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所述堵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压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大梁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大梁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后承载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一,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一与大梁为螺纹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二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二与大梁为螺纹安装。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三两个所述强性钢材三与大梁为螺纹安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松弛状态时,堵片卡在隔板二的槽中。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中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压缩气罐为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缓冲结构,在汽车前承载部处受到撞击时,撞板受到撞击,此时弹簧拉伸,使压杆带动堵片向里伸出,此时隔板二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
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可以迅速使气囊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减少车架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损伤,继而达到了提高缓冲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前部承载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大梁;2、支撑框架;3、前承载部;4、后承载部;5、强性钢材一;6、强性钢材二;7、强性钢材三;8、安装槽;9、缓冲结构;91、压缩气罐;92、隔板一;93、压杆;94、堵片;95、弹簧;96、隔板二;97、撞板;10、气囊;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1,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3,前承载部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9,缓冲结构9包括压缩气罐91,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92,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96,隔板一9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93,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94,堵片9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95,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板97。
[0023]实施例2
[0024]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大梁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框架2,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后承载部4。支撑框架2的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一5,两个强性钢材一5与大梁1为螺纹连接。支撑框架2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二6两个强性钢材二6与大梁1为螺纹安装。支撑框架2的外表面两侧螺纹安装有强性钢材三7两个强性钢材三7与大梁1为螺纹安装。
[0025]通过螺丝将强性钢材一5,强性钢材二6,强性钢材三7安装在支撑框架2与大梁1的焊接点处,可以增加车架的抗扭性,且强性钢材一5、强性钢材二6、强性钢材三7的最大承受压强为1500兆帕。
[0026]实施例3
[0027]请参阅图3
‑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弹簧95松弛状态时,堵片94卡在隔板二96的槽中。安装槽8中固定安装有气囊10,气囊10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与压缩气罐91为固定连接。
[0028]撞板97受到撞击,此时弹簧95拉伸,使压杆93带动堵片94向里伸出,此时隔板二96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91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1可以迅速使气囊10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
[0030]首先,在汽车前承载部3处受到撞击时,撞板97受到撞击,此时弹簧95拉伸,使压杆93带动堵片94向里伸出;
[0031]然后,隔板二96产生空槽,此时压缩在压缩气罐91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1可以迅速使气囊10膨胀,从而有效进行缓冲,减少车架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损伤。本装置实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包括大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前承载部(3),所述前承载部(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缓冲结构(9),所述缓冲结构(9)包括压缩气罐(91),所述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一(92),所述压缩气罐(9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二(96),所述隔板一(9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杆(93),所述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堵片(94),所述堵片(9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95),所述压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撞板(9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框架(2),所述大梁(1)的一侧焊接安装有后承载部(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车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宝,孔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和顺腾达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