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380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铁路、公路边坡支挡体系技术领域。一种板桩墙结构,包括:圆形钢管桩和挡土面板;所述钢管桩内设置十字型钢作为补强材料;所述钢管桩内部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钢管桩外表面经过防腐防水处理;所述钢管桩端部设置有补强钢管,所述补强钢管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十字型钢;所述挡土面板设置有矩形预留孔,多个所述挡土面板通过所述矩形预留孔依次穿过所述十字型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公路和铁路工程附近的坡体防护与施工场地限制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路基施工和稳定性影响。低对路基施工和稳定性影响。低对路基施工和稳定性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公路边坡支挡体系
,尤其涉及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建或待建铁路或公路边坡工程施工时候,通常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挖土与填土,大型混凝土施工和机械的使用势必会影响公路或铁路施工的正常运行,场地固定和地形限制也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传统挡土墙采用较多混凝土浇筑完成,浇筑过程中振捣不仅对地基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且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本身是一种高耗能和高污染材料,后期回收困难,也需要专门施作排水通道。加之,支挡结构损坏后,维修难度较大,无法进行新的支挡结构替换。因此急需一种轻型、快捷、机械化施工的板桩墙结构来替代传统挡土墙或板桩墙结构,以期可以便捷高效施工,降低负面影响,提升抗干扰能力。
[0003]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897870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挡土墙系统,包括预制混凝土挡土墙、原土、填土、拉杆和重力式增强拉板,预制混凝土挡土墙底部埋入原土内部,在预制混凝土挡土墙内部设置连续环筋和纵向筋,并设置拉杆和重力式增强拉板与预制混凝土挡土墙连接固定,提升结构整体强度及可靠性。但是,该专利文献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影响了地基的稳定性。
[0004]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235263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土墙,它由挡土墙、附壁墙组成一主体框架,其附壁墙为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三角形斜拉墙,附壁墙面与挡土墙面垂直,每两附壁墙之间设有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柱,在与附壁墙同侧的挡土墙上、至下而上设有若干个与挡土墙连为一体的左右横向连续的附壁联系梁,在附壁墙两侧设有若干至下而上与附壁墙连为一体的上下连续的附壁墙附壁柱。但是,该专利文献的挡土墙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桩墙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公路和铁路工程附近的坡体防护与施工场地限制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对路基施工和稳定性影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桩墙结构,包括:圆形钢管桩和挡土面板;所述钢管桩内设置十字型钢作为补强材料;所述钢管桩内部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钢管桩外表面经过防腐防水处理;所述钢管桩端部设置有补强钢管,所述补强钢管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十字型钢;所述挡土面板设置有矩形预留孔,多个所述挡土面板通过所述矩形预留孔依次穿过所述十字型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矩形预留孔内部填充有水泥砂浆。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土面板还设置有排水孔。
[0010]一种板桩墙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00,对钢管桩表面和十字型钢表面进行防腐防水处理;
[0012]S200,预先在坡体上进行预钻孔,钻孔直径为所述钢管桩直径的2/3;
[0013]S300,根据条件选取机械旋转压入或静压方式打入所述钢管桩;
[0014]S400,所述钢管桩达到预定深度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
[0015]S500,在所述钢管桩内插入所述十字型钢;
[0016]S600,在所述钢管桩端部设置补强钢管,安装完毕后灌注所述自密实混凝土;
[0017]S700,将挡土面板通过矩形预留孔依次穿过所述十字型钢,相邻的所述挡土面板之间通过边缘处的内凹外凸的圆型沟槽进行嵌缝连接,且在连接处进行密封和防水处理;
[0018]S800,所述挡土面板装配完毕后,对所述挡土面板后的所述矩形预留孔进行水泥砂浆密封,确保所述挡土面板与所述十字型钢紧密连接。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桩径不少于150mm。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0中,对于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十字型钢表面的防腐防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先涂刷两遍硅烷浸渍剂,再涂满防腐油脂,固化后完成。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0中,预钻孔的直径为所述钢管桩直径的2/3。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00中,所述钢管桩入土深度不低于所述钢管桩长度的1/3,且不高于所述钢管桩长度的1/2,同时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00中,所述补强钢管长度为所述钢管桩长度的1/4,直径为所述钢管桩直径的2/3。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700中,相邻的所述挡土面板之间的连接处喷涂防水胶和密封胶。
[0025]边坡工程在整个大土木工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原因是边坡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事故率高。边坡工程对象是岩体或土体,岩土体是天然生成的,不能人为制造,特点是:性质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人类了解不能详尽;不能准确的提供力学参数;设计水平因人而异。这些特点存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其结果是:对岩土体把握不当,事故率大(据了解,建筑工程中,边坡事故率占70%左右);设计方案不同,成本差异大;地质条件变化大,在很多情况下缺少经济合理的边坡支护方法。
[0026]目前,高填方边坡治理中采用的结构体主要有:悬臂桩挡土墙、锚拉桩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斜桩自平衡挡土墙等。其中:重力式挡土墙高度大于8米时,工程成本增加很快,对于高挡土墙而言经济性特别差;悬臂桩挡土墙的弯矩是所有结构类型中最大的一种,所以成本也非常高;对于高大挡土墙而言,相比之下,锚拉桩挡土墙的成本比前两者低,而斜桩自平衡挡土墙成本最低,所以近年来这两种挡土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锚拉桩挡土墙需要有锚拉条件,而斜桩自平衡挡土墙不依赖锚拉条件,在经济和地质条件适应方面有更大的优势。斜桩自平衡挡土墙技术的关键在于:采用斜桩支护减小边坡推力;采用上部挡土墙重力产生的反弯矩平衡边坡推力弯矩。这种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的特点,使边坡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且对地质条件的依赖很小,所以适用性很强。也正是由于这种结构,要求边坡要有一定斜度(一般与铅垂线夹角20度),这意味着边坡支挡要占一定空间。但是,某些没有放坡空间的边坡工程,斜桩自平衡挡墙的应用就受到限制。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0027]与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不同,装配式挡土墙面板由于采用工厂化
标准预制、现场安装施工的方式,使装配式挡土墙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即较短的装配工期,且预制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尤其在大中型城市道路级桥梁引道工期的建设中,路肩挡土墙施工由于受工期短。与周围建筑物的限制,就使其必须采用装配式挡土墙进行施工。此外,对于那些地基条件差且缺乏石料的地区,由于其要求墙身轻小、占地较少且地基承载力低,因此采用装配式挡土墙是其最佳的选择。
[0028]装配式挡土墙,由于能够使工程缩短工期,因此其施工对周边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较小,由此便能够将城市道路建设的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这样一来,就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钢管桩和挡土面板;所述钢管桩内设置十字型钢作为补强材料;所述钢管桩内部填充有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钢管桩外表面经过防腐防水处理;所述钢管桩端部设置有补强钢管,所述补强钢管用于连接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十字型钢;所述挡土面板设置有矩形预留孔,多个所述挡土面板通过所述矩形预留孔依次穿过所述十字型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预留孔内部填充有水泥砂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面板还设置有排水孔。4.一种板桩墙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对钢管桩表面和十字型钢表面进行防腐防水处理;S200,预先在坡体上进行预钻孔,钻孔直径为所述钢管桩直径的2/3;S300,根据条件选取机械旋转压入或静压方式打入所述钢管桩;S400,所述钢管桩达到预定深度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S500,在所述钢管桩内插入所述十字型钢;S600,在所述钢管桩端部设置补强钢管,安装完毕后灌注所述自密实混凝土;S700,将挡土面板通过矩形预留孔依次穿过所述十字型钢,相邻的所述挡土面板之间通过边缘处的内凹外凸的圆型沟槽进行嵌缝连接,且在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明李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