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属于混料搅拌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混料装置一般由壳体、搅拌组件及电机构成,当对壳体内部进行上料时,需要人工将装有塑料颗粒的编织袋抬起后进行上料,此种方法劳动强度较高的问题;包括:壳体;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面;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转轴的上端;所述三角块设有两个,且两个三角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外侧;所述搅拌桨设有两组,且两组搅拌桨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三角块的外侧;所述上料底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实现了对塑料颗粒的快速搅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混料时间,提高了产量。提高了产量。提高了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料搅拌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内饰配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材质的塑料颗粒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后,再融化成一种新型材料后进行成型,以提高内饰件的韧性及强度。
[0003]例如申请号:CN202020823594.7公开的一种塑料颗粒混料搅拌装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混料搅拌装置,包括混料桶和控制模块,混料桶桶壁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有风机,风机与进料管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进料管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还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远离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有料仓,混料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混料桶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出设有电磁阀,风机与电磁阀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该塑料颗粒混料装置结构简单,混料均匀,三道混合工序使得不同类型的塑料颗粒达到均匀混合,并且风力吹动搅拌叶片,节约电机的功率,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混料装置一般由壳体、搅拌组件及电机构成,当对壳体内部进行上料时,需要人工将装有塑料颗粒的编织袋抬起后进行上料,此种方法劳动强度较高,且当对混合完成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装袋时,由于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双手撑住编织袋,当编织袋将要装满时,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扶住编织袋,另一只手将出料口关闭,此种方法容易导致编织袋内的塑料颗粒洒出,造成资源浪费或是关闭不及时导致编织袋内塑料颗粒过满,对编织袋封口造成妨碍,影响使用体验。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混料装置一般由壳体、搅拌组件及电机构成,当对壳体内部进行上料时,需要人工将装有塑料颗粒的编织袋抬起后进行上料,此种方法劳动强度较高,且当对混合完成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装袋时,由于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双手撑住编织袋,当编织袋将要装满时,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扶住编织袋,另一只手将出料口关闭,此种方法容易导致编织袋内的塑料颗粒洒出,造成资源浪费或是关闭不及时导致编织袋内塑料颗粒过满,对编织袋封口造成妨碍,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包括:壳体、搅拌电机、搅拌轴、三角块、搅拌桨、上料底板、出料底板、固定轴、出料件、搅拌机构、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
搅拌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面;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转轴的上端;所述三角块设有两个,且两个三角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外侧;所述搅拌桨设有两组,且两组搅拌桨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三角块的外侧;所述上料底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所述出料底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所述固定轴设有四个,且四个固定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出料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出料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内侧;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出料底板的上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齿条环和搅拌齿轮;所述齿条环设有两个,且两个齿条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侧;所述搅拌齿轮设有两组,且两组搅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搅拌桨的外侧,齿条环与搅拌齿轮啮合共同构成了齿条传动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弹簧和上料板;所述上料弹簧设有两个,且两个上料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料底板的上端面;所述上料板固定连接在两个上料弹簧的上端,且上料板滑动连接在壳体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挡板、出料弹簧、限位槽、限位块和压缩弹簧;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出料件的右端面;所述出料弹簧设有多个,且多个出料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上端,出料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出料件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槽设有两组,且两组限位槽分别开设在挡板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块设有两个,且两个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出料件的内侧;所述压缩弹簧设有两个,且两个压缩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限位块的内侧,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在出料件的内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调节件、调节板和螺纹柱;所述调节件转动连接在出料底板的上端面;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在固定轴的外侧;所述螺纹柱固定连接在调节板的下端面,且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调节件的内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接料板、固定杆和称重弹簧;所述接料板滑动连接在固定轴的外侧;所述固定杆设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接料板的上端面,固定杆滑动连接在出料件的外侧,固定杆覆盖在限位块的外侧;所述称重弹簧设有四个,且四个称重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接料板的下端,称重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调节板的上端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搅拌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塑料颗粒的快速搅拌,对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同时,对塑料颗粒进行翻转,可以加快塑料颗粒的混合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混料时间,提高了产量;通过上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塑料颗粒的上料,降低了上料的劳动强度;通过出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出料件的自动封闭,防止塑料颗粒洒出,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使用体验,且还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编织袋进行装料,实用范围广;通过上述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塑料颗粒的快速搅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混料时间,提高了产量,还实现了对塑料颗粒的上料,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实现了对出料件的自动封闭,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主体侧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出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出料件侧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称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图7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5]1、壳体;101、齿条环;2、搅拌电机;3、搅拌轴;4、三角块;5、搅拌桨;501、搅拌齿轮;6、上料底板;601、上料弹簧;7、出料底板;701、调节件;8、固定轴;9、出料件;10、上料板;11、挡板;1101、出料弹簧;1102、限位槽;1103、限位块;1104、压缩弹簧;12、调节板;1201、螺纹柱;13、接料板;1301、固定杆;1302、称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搅拌电机(2)、搅拌轴(3)、三角块(4)、搅拌桨(5)、上料底板(6)、出料底板(7)、固定轴(8)、出料件(9)、搅拌机构、上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搅拌电机(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下端面;所述搅拌轴(3)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2)转轴的上端;所述三角块(4)设有两个,且两个三角块(4)分别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的外侧;所述搅拌桨(5)设有两组,且两组搅拌桨(5)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三角块(4)的外侧;所述上料底板(6)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出料底板(7)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下端;所述固定轴(8)设有四个,且四个固定轴(8)分别固定连接在出料底板(7)的上端面;所述出料件(9)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底板(6)的上端面;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出料底板(7)的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齿条环(101)和搅拌齿轮(501);所述齿条环(101)设有两个,且两个齿条环(101)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侧;所述搅拌齿轮(501)设有两组,且两组搅拌齿轮(5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搅拌桨(5)的外侧,齿条环(101)与搅拌齿轮(501)啮合共同构成了齿条传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弹簧(601)和上料板(10);所述上料弹簧(601)设有两个,且两个上料弹簧(6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料底板(6)的上端面;所述上料板(10)固定连接在两个上料弹簧(601)的上端,且上料板(10)滑动连接在壳体(1)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专用塑料颗粒原料搅拌混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白正平,蔡辉,李琼,马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羽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