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63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该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包括车架、前传动器、后传动器、驱动电机以及再生制动组件,其中再生制动组件包括控制外壳、主传动轴、前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蜗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前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蜗杆组件之间配合,提高了电动能源输出率,同时利用磁性材料与齿轮组合,在行驶人员进行制动产生感应电流,为蓄电池进行充电,使得电动车制动时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能量浪费,从而节省能源,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驱动装置
,尤其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000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要考虑续航问题,尤其对于行驶于城市地区车辆,在城市地区驾驶电动车时经常由于塞车、红绿灯、避让车辆等情况需要频繁进行启动/刹车操作,从而耗费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包括车架、前传动器、后传动器、驱动电机以及再生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内部中空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前传动器安装于所述车架前端,且所述前传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制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后传动器安装于所述车架后端,且所述后传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制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再生制动组件安装于收容腔中;所述再生制动组件包括控制外壳、主传动轴、前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蜗杆组件,所述控制外壳固定安装于收容腔中,所述控制外壳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体,所述控制外壳一端端壁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三转动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通过所述第三转动孔进入至所述安装腔体中,所述主传动轴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另一端的端壁中,所述前驱动组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一端,所述后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中部,所述蜗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顶部,且所述蜗杆组件与所述前驱动组件及所述后驱动组件啮合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外壳一侧侧壁顶部角部处贯穿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控制外壳另一侧侧壁顶部的对向角部处贯穿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安装腔体周壁设置有发电线圈,所述前传动器及所述后传动器分别穿设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孔及所述第二转动孔,并均与所述蜗杆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发电线圈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两端端壁均凸设有第一卡环,所述主传动轴中部两端端壁均凸设有第二卡环。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驱动组件以及所述后驱动组件均包括有锥齿轮元件以及斜齿轮,所述前驱动组件的所述锥齿轮元件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之间,所述后驱动组件的所述锥齿轮元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之间,所述
斜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锥齿轮元件远离所述控制组件的一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锥齿轮元件包括第一锥齿轮以及四个弧形滑块,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凸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面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底面外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四个第一滑动槽,每个所述弧形滑块均由磁性材料制成,每个所述弧形滑块底面中部均凸设有第一滑块,每个所述弧形滑块邻近所述第一锥齿轮中心一侧角部处凹设形成有第一弧形面,四个所述弧形滑块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地安装于四个所述第一滑动槽中,所述斜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凸台外周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元件、两个轴承以及两个第二锥齿轮,所述控制元件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中部,所述两个第二锥齿轮通过两个所述轴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控制元件的两端,且所述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元件包括第一半圆转轴、第二半圆转轴、两个伸缩滑柱以及四个复位弹簧,所述两个伸缩滑柱均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半圆转轴中,所述第一半圆转轴及所述第二半圆转轴通过所述四个复位弹簧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外周壁中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半圆转轴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弹簧,多个第一定位弹簧另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传动轴外周壁中部,所述第一半圆转轴外周壁中心向外凸设有第一旋转凸台,所述第一旋转凸台顶部为磁性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一旋转凸台顶部的磁极磁性与所述弧形滑块的磁极磁性相同,所述第一半圆转轴底面四个角部处均凹设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半圆转轴底面上端及下端的中间分别凹设形成有第二滑动槽,且所述第二滑动槽贯穿于所述第一半圆转轴的外周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半圆转轴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弹簧,多个第二定位弹簧另一端抵持于所述主传动轴外周壁中部,所述第二半圆转轴外周壁中心向外凸设有第二旋转凸台,所述第二旋转凸台顶部为磁性材料构成,且所述第二旋转凸台顶部的磁极磁性与所述弧形滑块的磁极磁性相同,所述两个第二锥齿轮通过两个所述轴承分别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凸台及所述第二旋转凸台中部,所述第二半圆转轴底面四个角部处均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半圆转轴底面上端及下端的中间分别凸设有抵持块,且两个所述抵持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抵持块邻近所述第二半圆转轴中心角部处凹设形成有倾斜面,所述两个伸缩滑柱分别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所述四个复位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侧壁中,所述四个复位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侧壁中。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伸缩滑柱底部由磁性构成,且所述两个伸缩滑柱底部的磁极磁性相反,每个所述伸缩滑柱顶部邻近所述抵持块一侧角部处凹设形成有第二弧形面,所述伸缩滑柱邻近所述抵持块一侧侧壁中部凹设形成有抵持槽,所述抵持槽邻近所述第一半圆转轴中心角部处凹设形成有倾斜的抵持面,所述伸缩滑柱两端端壁底部均凸设有第二滑块,所述伸缩滑柱底面设置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底面,所述伸缩滑柱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
使得所述抵持块侧壁抵持于所述抵持槽侧壁,且所述倾斜面抵持于所述抵持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杆组件包括前传动螺杆以及后传动螺杆,所述前传动螺杆一端与所述前传动器固定连接,所述前传动螺杆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孔侧壁,所述后传动螺杆一端与所述后传动器固定连接,所述后传动螺杆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孔侧壁,且所述前传动螺杆以及所述后传动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斜齿轮啮合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运用再生制动组件,通过齿轮组合,实现了更为高效的能量转换,提高了能源输出率,为电动车提高更为高效驱动动力,同时由于蜗杆自锁功能,防止骑行过程中震动沿前传动器及后传动器传递至再生制动组件中,而阻碍传动效率,且可以防止电动车在斜坡启动时倒退的情况,保护行驶人员的生命安全。
[0016]2.当行驶人员进行前轮/后轮制动时,利用磁性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前传动器(11)、后传动器(12)、驱动电机(20)以及再生制动组件(30),所述车架(10)内部中空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前传动器(11)安装于所述车架(10)前端,且所述前传动器(11)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制动组件(30)固定连接,所述后传动器(12)安装于所述车架(10)后端,且所述后传动器(12)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制动组件(3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以及所述再生制动组件(30)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再生制动组件(30)包括控制外壳(31)、主传动轴(40)、前驱动组件(50)、后驱动组件(60)、控制组件(70)以及蜗杆组件(80),所述控制外壳(31)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控制外壳(31)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体(311),所述控制外壳(31)一端端壁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三转动孔(314),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穿设通过所述第三转动孔(314)进入至所述安装腔体(311)中,所述主传动轴(40)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主传动轴(40)另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311)另一端的端壁中,所述前驱动组件(50)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一端,所述后驱动组件(60)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另一端,所述控制组件(70)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中部,所述蜗杆组件(8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311)顶部,且所述蜗杆组件(80)与所述前驱动组件(50)及所述后驱动组件(60)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外壳(31)一侧侧壁顶部角部处贯穿开设有第一转动孔(312),所述控制外壳(31)另一侧侧壁顶部的对向角部处贯穿开设有第二转动孔(313),所述安装腔体(311)周壁设置有发电线圈(315),所述前传动器(11)及所述后传动器(12)分别穿设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孔(312)及所述第二转动孔(313),并均与所述蜗杆组件(80)固定连接,所述发电线圈(315)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主传动轴(40)两端端壁均凸设有第一卡环(41),所述主传动轴(40)中部两端端壁均凸设有第二卡环(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组件(50)以及所述后驱动组件(60)均包括有锥齿轮元件(51)以及斜齿轮(52),所述前驱动组件(50)的所述锥齿轮元件(51)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0)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41)与所述第二卡环(42)之间,所述后驱动组件(60)的所述锥齿轮元件(51)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41)与所述第二卡环(42)之间,所述斜齿轮(52)固定安装于所述锥齿轮元件(51)远离所述控制组件(70)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锥齿轮元件(51)包括第一锥齿轮(511)以及四个弧形滑块(512),所述第一锥齿轮(511)底部凸设有安装凸台(513),所述第一锥齿轮(511)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4),所述第一安装孔(514)底面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15),所述第一安装孔(514)底面外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四个第一滑动槽(516),每个所述弧形滑块(512)均由磁性材料制成,每个所述弧形滑块(512)底面中部均凸设有第一滑块(517),每个所述弧形滑块(512)邻近所述第一锥齿轮(511)中心一侧角部处凹设形成有第一弧形面(518),四个所述弧形滑块(512)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517)分别滑动地安装于四个所述第一滑动槽(516)中,所述斜齿轮(5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凸台(513)外周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70)
包括控制元件(71)、两个轴承(72)以及两个第二锥齿轮(73),所述控制元件(71)安装于所述主传动轴(40)中部,所述两个第二锥齿轮(73)通过两个所述轴承(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达电动车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