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40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诱捕装置、诱捕装置包括放置台、电网、收卷筒、移位板、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放置台中部水平开设有圆槽,收卷筒转动安装于放置台的圆槽内,放置台上开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与放置台的圆槽连通,所述的电网收卷于收卷筒上,移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一,放线筒水平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一上,安装架一上设置有电机,将放置台置于窗台上且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接着提拉移位板,从而拉动电网伸展,移位板提拉至窗口的顶部,弹性件一的弹力推动卡块的尖端与窗口的侧壁抵触,从而对移位板进行固定,昆虫飞至电网上,电网将昆虫电死。电网将昆虫电死。电网将昆虫电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诱捕
,具体涉及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停地提高,夏天是蚊虫活动频繁繁殖旺盛的时期,蚊子是多种病原体的承载体,它所能传播的疾病多达八十余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室内灭杀蚊虫的方式主要有化学灭蚊法和物理灭蚊的方法,化学灭蚊通常采用蚊香、灭蚊喷雾等,此种方式会污染室内空气,影响人体健康,昆虫一般通过窗户飞入至室内,但是保持通风需要开窗,因此,需要隔绝昆虫飞入,为此,需要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诱捕装置、诱捕装置包括放置台、电网、收卷筒、移位板、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所述的放置台为长方体结构,放置台中部水平开设有圆槽,收卷筒转动安装于放置台的圆槽内,放置台上开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与放置台的圆槽连通,所述的电网收卷于收卷筒上,电网的延伸端安装于移位板上,移位板为长方体结构,放置台、移位板的长度与窗口匹配,移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一,放线筒水平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一上,安装架一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放线筒同轴固定连接,放线筒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底部与电网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设置于移位板的顶部且分别靠近移位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固定组件二包括安装槽二、弹性件一、卡块,安装槽二开设于移位板的端部,安装槽二的侧壁处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的卡块匹配设置于安装槽二内,弹性件一的一端与安装槽二的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块的板面固定连接,卡块的一端部倾斜布置且伸出安装槽二的槽口,卡块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推板,推板伸出安装槽二的避让槽且与避让槽的边沿接触。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引诱机构,引诱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放料壳体、刷体、安装块一、安装块二,安装块一、安装块二固定设置于放置台的顶部且分置于放置台长度方向的两端,放料壳体的两端通过弹性柱分别与安装块一、安装块二固定连接,弹性柱的弹性方向与放料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的刷体连通于放料壳体的侧壁处,刷体设置有多个并且沿着放料壳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刷体为中空软管,刷体的端部与电网的网面接触,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储液盒,储液盒
与放料壳体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连通管与放料壳体的顶部之间通过排液壳体连通,排液壳体上匹配设置有启闭组件用于控制连通管的排液。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放置台的侧壁处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板一、支板二,支板一、支板二之间竖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设置有两个且呈平行布置,齿条通过滑块套设于导向杆上,收卷筒的端部固定套设有齿环,齿环与齿条啮合,导向杆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一端与滑块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支板二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安装架二、滚轮、转盘、锥形块,所述的安装架二固定设置于放置台的顶部滚轮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二上,滚轮的中心轴与放料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滚轮与电网的网面紧贴,转盘同轴固定连接于滚轮的中心轴端,放料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推杆一,推杆一为L型杆,锥形块固定设置于转盘的盘面上,锥形块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环绕于转盘的盘面上,所述的推杆一的端部靠近转盘且处于锥形块下方。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启闭组件包括支板三、挡板、导柱、推杆二,排液壳体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壳体,支板三固定设置于排液壳体的侧壁处,挡板匹配插接于排液壳体内,导柱的一端与挡板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板三的板面且固定设置有外置台阶,导柱端部的外置台阶与支板三接触,导柱上套设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一端与挡板的外端部接触、另一端与支板三接触,挡板的内端部开设有漏液孔,漏液孔靠近连通管与排液壳体的连通处,推杆二固定连接于挡板的端部,推杆二水平延伸至转盘的上方,转盘的盘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环绕于转盘的盘面上,推杆二的延伸段处于相邻的两橡胶块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放置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的上板面呈倾斜布置,引导板紧靠电网。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放置台的台面顶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处于引导板的一侧。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液盒内的引诱液能够经连通管排出并流至放料壳体内,接着经刷体的端口排出并涂抹于电网的网面上,从而对昆虫进行引诱,电网伸展的过程中,齿环转动带动齿条沿着导向杆下移,从而压缩弹簧一,从而便于电网的收卷复位,电网收卷复位时,刷体能够将电网上沾附的昆虫扫落,从而对电网表面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网安装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引诱机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二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放线筒与电网配合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放料壳体、刷体安装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收卷筒安装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齿环、齿条配合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启闭组件与放料壳体配合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与启闭组件配合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引导板、收集槽示意图。
[0026]图中标示为:10、诱捕装置;20、放置台;210、电网;211、收卷筒;212、齿环;213、容置槽;214、支板一;215、支板二;216、导向杆;217、齿条;220、移位板;221、安装槽一;222、安装架一;223、放线筒;224、电机;225、拉绳;230、固定组件一;240、固定组件二;241、安装槽二;242、弹性件一;243、推板;244、卡块;250、放料壳体;251、刷体;252、安装块一;253、安装块二;254、推杆一;260、储液盒;261、连通管;270、排液壳体;271、支板三;272、挡板;273、导柱;274、推杆二;280、引导板;281、收集槽;30、引诱机构;310、传动组件;311、安装架二;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及方法,其方法在于:S1.将放置台20置于窗台上且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接着提拉移位板220,从而拉动电网210伸展,移位板220提拉至窗口的顶部,弹性件一242的弹力推动卡块244的尖端与窗口的侧壁抵触,从而对移位板220进行固定,昆虫飞至电网210上,电网210将昆虫电死;S2.储液盒260内存储有昆虫引诱液,当电网210伸展时,带动滚轮312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转盘313转动,接着橡胶块315抵推推杆二274的延伸段,从而推动挡板272向靠近连通管261与排液壳体270的连通处移动,从而使挡板272的漏液孔、连通管261与排液壳体270的连通处连通,储液盒260内的引诱液能够经连通管261、放料壳体250流通,当电网210收卷时,无需涂附引诱液,滚轮312逆时针转动,由于导柱273端部的外置台阶与支板三271接触,从而对导柱273的移动卡死,橡胶块315形变,推杆二274的延伸段越过橡胶块315;S3.电网伸展的过程中,齿环转动带动齿条沿着导向杆下移,从而压缩弹簧一,从而便于电网的收卷复位,电网复位时,电机驱动放线筒转动,按压推板,从而使卡块与窗口内壁分离,弹簧一的弹力驱动电网复位,电网收卷复位时,刷体能够将电网上沾附的昆虫扫落,从而对电网表面进行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诱捕装置、诱捕装置包括放置台、电网、收卷筒、移位板、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所述的放置台为长方体结构,放置台中部水平开设有圆槽,收卷筒转动安装于放置台的圆槽内,放置台上开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与放置台的圆槽连通,所述的电网收卷于收卷筒上,电网的延伸端安装于移位板上,移位板为长方体结构,放置台、移位板的长度与窗口匹配,移位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架一,放线筒水平转动安装于安装架一上,安装架一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放线筒同轴固定连接,放线筒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底部与电网的延伸端固定连接,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设置于移位板的顶部且分别靠近移位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组件一、固定组件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固定组件二包括安装槽二、弹性件一、卡块,安装槽二开设于移位板的端部,安装槽二的侧壁处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的卡块匹配设置于安装槽二内,弹性件一的一端与安装槽二的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块的板面固定连接,卡块的一端部倾斜布置且伸出安装槽二的槽口,卡块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推板,推板伸出安装槽二的避让槽且与避让槽的边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沿式昆虫防治智能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引诱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荣李敏闫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