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3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后处理装置,折叠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原稿读取部,读取原稿;读取控制部(53),获取原稿读取部读取包含由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的区域而输出的图像数据;以及相对位置决定部(59),基于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0001]该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以及记录有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特别是涉及具备对纸张进行加工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由该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以及记录有使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该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的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对由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等复合机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进行加工的后处理装置。纸张的加工包含折叠纸张的处理。在该后处理装置中,需要折叠纸张的位置的调整。在日本特开2016

158113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具备:透明板,能够在其上配置原稿;第一光照射部,位于上述透明板的下方侧且位于被与上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面垂直的第一平面划分的一侧的区域,并从倾斜方向对上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位置照射光;第二光照射部,与上述第一光照射部分开设置,位于上述透明板的下方侧且位于被上述第一平面划分的另一侧的区域,并从倾斜方向对上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位置照射光;受光部,能够接收上述第一光照射部以及上述第二光照射部双方向上述原稿的图像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第一图像信息获取部,接收上述第一光照射部以及上述第二光照射部双方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而获取上述原稿的第一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获取部,接收上述第一光照射部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而获取上述原稿的第二图像信息;第三图像信息获取部,接收上述第二光照射部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而获取上述原稿的第三图像信息;以及折痕信息导出部,根据获取到的上述第一图像信息、上述第二图像信息以及上述第三图像信息,导出上述原稿的折痕的信息。
[0003]在日本特开2016

158113号公报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虽然能够检测读取原稿而得到的图像信息中的折痕的位置,但若不为将原稿正确地定位在透明板的状态,则不能正确地检测原稿中的折痕的位置。在展开带有折痕的原稿的状态下,在折痕部分不平坦。因此,在展开的状态的原稿放置于透明板的情况下,有纸张相对于透明板的相对位置偏移的情况,在透明板正确地定位原稿的作业较困难。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58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该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该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6]该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
[0007]该专利技术的其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
[0008]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该专利技术的某个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后处理装置,
折叠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原稿读取单元,读取原稿;读取控制单元,获取原稿读取单元读取包含由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的区域而输出的图像数据;以及相对位置决定单元,基于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
[0009]根据该方面,基于读取包含由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的区域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因此,以图像数据中的原稿的轮廓为基准决定折痕的位置,所以能够与读取原稿的时刻的原稿的设置位置无关地决定折痕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0]优选原稿读取单元具备:第一照射单元,以第一入射角向原稿照射光;第二照射单元,以与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向原稿照射光;以及受光单元,接收第一照射单元以及第二照射单元照射的光,相对位置决定单元基于受光单元接收第一照射单元照射的光而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以及受光单元接收第二照射单元照射的光而输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来提取原稿的折痕以及轮廓。
[0011]根据该方面,由于第一入射角与第二入射角不同,所以能够在原稿的折痕的周边的区域检测在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中像素值不同的区域。其结果是,能够正确地检测图像数据中的原稿的折痕。
[0012]优选还具备基于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来决定在后处理装置中设定的设定值的修正量的决定单元。
[0013]根据该方面,能够根据原稿中的折痕的偏移量容易地决定修正量。
[0014]优选还具备通知修正量的通知单元。
[0015]根据该方面,对用户通知修正量,所以用户能够确认修正量。
[0016]优选还具备用修正量修正在后处理装置中设定的设定值的修正单元。
[0017]根据该方面,能够自动地修正在后处理装置中设定的设定值。
[0018]优选修正量的单位是长度。
[0019]根据该方面,用户能够以长度把握修正量,所以能够测量实际的偏移量来确认修正量。
[0020]优选修正量的单位是比率。
[0021]根据该方面,能够以作为同一基准的比率对纸张的多个尺寸通知修正量。
[0022]优选还具备:图像形成单元,在纸张形成图像并输出原稿;以及相对方向获取单元,基于图像形成单元输出原稿时的纸张与图像的相对方向,获取表示图像相对于原稿的相对的方向的相对方向。
[0023]根据该方面,能够获取原稿与图像的相对方向。因此,能够提高修正量的精度。
[0024]根据该专利技术的其它的方面,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是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折叠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单元,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包括:读取控制步骤,获取原稿读取单元读取包含由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的区域而输出的图像数据;以及相对位置决定步骤,基于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
[0025]根据该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后处理位置调整方法。
[0026]根据该专利技术的其它的方面,记录有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折叠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单元,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该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使计算机执行:读取控制步骤,获取原稿读取单元读取包含由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的区域而输出的图像数据;以及相对位置决定步骤,基于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
[0027]根据该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记录有能够正确地检测原稿所带有的折痕在原稿中的位置的后处理位置调整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2是表示MFP的主体部的内部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后处理装置,折叠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原稿读取单元,读取原稿;读取控制单元,获取上述原稿读取单元对区域进行读取而输出的图像数据,上述区域包含由上述后处理装置折叠而带有折痕的原稿的轮廓;以及相对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上述图像数据决定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原稿读取单元具备:第一照射单元,以第一入射角向原稿照射光;第二照射单元,以与上述第一入射角不同的第二入射角向原稿照射光;以及受光单元,接收上述第一照射单元以及上述第二照射单元照射的光,上述相对位置决定单元基于上述受光单元接收上述第一照射单元照射的光而输出的第一图像数据以及上述受光单元接收上述第二照射单元照射的光而输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来提取原稿的折痕以及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具备决定单元,上述决定单元基于原稿的轮廓与折痕的相对位置,决定在上述后处理装置中设定的设定值的修正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具备通知单元,上述通知单元通知上述修正量。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还具备修正单元,上述修正单元用上述修正量修正在上述后处理装置中设定的设定值。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上述修正量的单位是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亮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