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80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纳肛药物推送器包括基础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储药部、推送部和支撑部,所述推送部和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储药部上,使用时,将外管移动到患者肛门附近,然后将抵压板抵压在患者的屁股上,推动第一推板或第二推板使得不同的药液同时缓慢的被推送到肛门内部病变位置,第一缓冲球和第二缓冲球的设置便于对出液速度进行缓冲,防止出液速度过快对肛内组织造成伤害,当需要对不同的药液进行分别注入时,只需要旋转内螺纹套,使其与第二螺纹杆分离即可,该药物推送器可以一次同时推送两种药液,提高了对药液的推送效率。推送效率。推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某些疾病时,常常需要通过肛门给药。例如,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患有痔疮的人群也在大幅增加,因消化科内溃疡的患者较多,临床中会使用多种治疗的各种栓剂将药物放至肛门。而现有的方法是利用注射器将药液放入到肛门的病变处,但是现有的注射器结构较为简单,往往一次只能推送一种药液,当需要使用多种药液进行推送治疗时,频繁加药会导致患者的不适感增加,而且现有的注射器缺少支撑装置,操作者在进行推送时,无法借力,推送起来比较费劲。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2120593897.9,公开了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包括推送器本体、外管、活塞一、活塞杆一、推板一、内管、活塞二、活塞杆二、推板二、注药口一、注药口二、固定板、固定螺母、螺纹杆、抵压板、外管出口和内管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外管和内管均采用透明玻璃制成,且内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便于定量推送,活塞二的端部呈楔形,且内管靠近内管出口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活塞二相配合的楔形槽,便于将内管里的药液全部推出,外管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握持块,便于操作人员手持,抵压板的接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便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外管出口和内管出口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球,便于对出液速度进行缓冲,防止出液速度过快对肛内组织造成伤害。
[0004]但是上述方案依然存在缺陷,在把两种不同的药液注入到肛内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对推板一和推板二进行操作,不能同时对推板一和推板二进行操作,如此操作降低了对药液的推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旨在改善在把两种不同的药液注入到肛内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对推板一和推板二进行操作,不能同时对推板一和推板二进行操作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包括基础组件和连接组件。
[0008]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储药部、推送部和支撑部,所述推送部和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储药部上。
[0009]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所述第二旋转部均设置在所述储药部上,所述第一旋转部同样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部上。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药部包括内管、外管、第一进药管、第二进药管、第一缓冲球和第二缓冲球,所述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一进药管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第一进药管同样贯穿所述外管,所述第二进药管设置在所述外管上,所述第一缓冲球设置在所述内管内,所述第二缓冲球设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组件还包括刻度,所述刻度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送部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第一活塞杆、活塞一、活塞二和第二活塞杆,所述活塞二滑动插设在所述内管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活塞二之间,所述活塞一滑动插设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在所述活塞一和所述第二推板之间。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板、第一螺纹杆和抵压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抵压板的上表面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U型板、第一立柱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U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板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立柱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板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下表面上。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第二U型板、第二立柱、第三螺纹杆和内螺纹套,所述第二U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推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U型板上,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上表面上,所述内螺纹套同时螺纹套设在所述第三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使用时,通过第一进药管和第二进药管分别向内管和外管内注入需要推送的药液,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旋转第一螺纹杆来调节抵压板的长度,调节好后,把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对应在一起,再旋转内螺纹套把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固定在一起,将外管移动到患者肛门附近,然后将抵压板抵压在患者的屁股上,推动第一推板或第二推板使得不同的药液同时缓慢的被推送到肛门内部病变位置,第一缓冲球和第二缓冲球的设置便于对出液速度进行缓冲,防止出液速度过快对肛内组织造成伤害,当需要对不同的药液进行分别注入时,只需要旋转内螺纹套,使其与第二螺纹杆分离即可,该药物推送器可以一次同时推送两种药液,提高了对药液的推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活塞杆和活塞二的关系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

基础组件;110

储药部;111

内管;112

外管;113

第一进药管;114


二进药管;116

刻度;117

第一缓冲球;118

第二缓冲球;120

推送部;121

第一推板;122

第二推板;123

第一活塞杆;124

活塞一;125

活塞二;126

第二活塞杆;130

支撑部;131

固定板;132

第一螺纹杆;133

抵压板;134

旋钮;200

连接组件;210

第一旋转部;211

第一U型板;2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储药部(110)、推送部(120)和支撑部(130),所述推送部(120)和所述支撑部(130)均设置在所述储药部(110)上;连接组件(200),所述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旋转部(210)和第二旋转部(220),所述第一旋转部(210)和所述第二旋转部(220)均设置在所述储药部(110)上,所述第一旋转部(210)同样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部(22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部(110)包括内管(111)、外管(112)、第一进药管(113)、第二进药管(114)、第一缓冲球(117)和第二缓冲球(118),所述内管(111)固定在所述外管(112)内,所述第一进药管(113)设置在所述内管(111)上,所述第一进药管(113)同样贯穿所述外管(112),所述第二进药管(114)设置在所述外管(112)上,所述第一缓冲球(117)设置在所述内管(111)内,所述第二缓冲球(118)设置在所述内管(111)和所述外管(1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组件(100)还包括刻度(116),所述刻度(116)设置在所述外管(112)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肛药物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120)包括第一推板(121)、第二推板(122)、第一活塞杆(123)、活塞一(124)、活塞二(125)和第二活塞杆(126),所述活塞二(125)滑动插设在所述内管(111)内,所述第一活塞杆(123)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板(121)和所述活塞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