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烹饪设备,包括前侧开口的内胆和设置在该内胆背侧的热风机,内胆的后侧壁为中空结构而形成热风室,热风机的叶轮位于该热风室中,内胆的左右侧壁分别为中空结构而形成后端开口的侧出风风道,内胆的后侧壁的内侧板上开设有与叶轮前后正对的进风口以及布设在该进风口旁侧的后出风孔,而后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侧出风口,各侧出风风道的后端口分别与对应侧的侧出风口相连通,而内胆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板上分别布设有侧出风孔,且各侧出风风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扰流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胆内部前后方向温场以及流场不均匀性导致的近门处(即接近内胆的开口处)烹饪效果不佳的问题。饪效果不佳的问题。饪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烹饪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蒸烤烹饪设备(例如,蒸烤箱等)是一种同时具有蒸功能和烤功能的烹饪设备,例如,专利号为ZL202023249697.6(授权公告号为CN21476067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2121480605.7(授权公告号为CN216293801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
[0003]烤功能时,热风机工作,蒸烤烹饪设备的内胆中的气流在热风机形成的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热风室中,气流在热风室中被加热后通过热风挡板上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从而实现内胆内部的热风循环。例如,专利号为ZL202221360385.9(授权公告号为CN21765923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212318861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776756U)的中国技术专利等。然而,现有的蒸烤烹饪设备的内胆一般仅通过内胆后部单面出热风,热气流由后至前流动至近门处时,动能以及热能损失较大,导致内胆内部温场及流场分布不均匀,尤其是沿前后方向,进而影响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内胆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效率高的烹饪内胆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内胆结构的烹饪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前侧开口的内胆和设置在该内胆背侧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后侧壁为中空结构而形成热风室,上述热风机的叶轮位于该热风室中,且该叶轮的外周围设有第一加热管,同时,上述内胆的左右侧壁分别为中空结构而形成后端开口的侧出风风道,
[0008]并且,上述内胆的后侧壁的内侧板上开设有与上述叶轮前后正对的进风口以及布设在该进风口旁侧的后出风孔,而后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侧出风口,各侧出风风道的后端口分别与对应侧的侧出风口相连通,而内胆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板上分别布设有侧出风孔,且各侧出风风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扰流组件。
[0009]进一步,各所述扰流组件均包括竖向设在对应的侧出风风道中的扰流丝。通过竖向设置的扰流丝能对流动至各侧出风风道前端的部分气流实现扰动而发生紊乱流动。
[0010]进一步,工作状态下,各侧出风风道中的扰流丝均能在气流带动下或者驱动装置驱动下沿长度方向抖动。这样通过扰流丝的抖动使扰流丝能更好地扰动流动至各侧出风风道前端的气流,进一步提升气体通过各侧出风孔回流的流速。
[0011]进一步,各所述扰流丝的形状均呈波浪状。波浪状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扰流
丝的扰流效果。
[0012]进一步,各侧出风风道中的扰流丝均为加热丝。这样扰流丝在扰流作用的基础上,同时还具有加热作用,气流由热风室流出沿侧出风风道流动过程中,除了动能损失外同时还带有热能损失,通过扰流丝对侧出风风道中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弥补热能损失的同时提高回流至内胆内部的气流温度,此外,气流被二次加热后,分子运动加剧,气流流速加快,与扰流提速相配合能更好地提高回流至内胆内部的气流流速,更好地解决近门处烹饪效果不佳的问题。
[0013]进一步,各所述扰流丝与其所在的侧出风风道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该侧出风风道前后长度的1/4。从而能更好地调整近门处各侧出风孔处气流的流速。
[0014]进一步,各所述扰流丝的长度与其所在的侧出风风道的竖向高度比为0.7~0.9。从而能从高度方向作用于整个侧出风风道的前端,保证内胆近门处高度方向温场以及流场的均匀性。
[0015]进一步,各所述侧出风风道中的扰流丝至少为两根,且各相邻的扰流丝之间的间距与所在的侧出风风道的左右宽度的比值为1:(N+1),其中,N为各侧出风风道中扰流丝的根数。通过设置多根扰流丝能提高对侧出风风道前端气流的扰流效果,且通过以上比值设计能使各扰流丝从左右方向上均匀地作用整个侧出风风道的前端。
[0016]进一步,各所述扰流丝分别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对应侧出风风道的前端面上。从而能实现各扰流丝在对应侧出风风道中的竖向设置。
[0017]进一步,各所述扰流丝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述安装组件,且各安装组件均包括沿前后方向固定在对应侧出风风道的前端面上的安装柱,该安装柱的自由端上沿周向凸设有限位环阶且端部设有外螺纹,各扰流丝的两端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垫片,各安装垫片分别通过其上的中心孔而套设在对应安装柱的自由端,并通过与该自由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螺母而被夹持在对应的限位环阶与螺母之间。这样能使各扰流丝稳固地安装在对应的侧出风风道中。
[0018]进一步,所述内胆的顶壁为中空结构而形成后端开口的安装通道,该安装通道分别通过前后延伸的上分隔壁与对应的侧出风风道相分隔,且各上分隔壁的前端分别上下贯设有穿线孔,而各上分隔壁的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卡线块,各卡线块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贯设有卡线槽。通过穿线孔以及卡线块的设置便于实现扰流丝的接线操作。
[0019]进一步,所述安装通道中水平设置有第一加热管,从而能实现第一加热管的稳固安装。
[0020]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后侧壁的上端上开设有上出风口,该上出风口与上述安装通道的后端口相连通,且内胆的顶壁的内侧板上布设有上出风孔。这样热风室中的热空气能通过安装通道的上出风孔由上至下回流至内胆中,提升食物上表面的上色效果。
[0021]进一步,所述内胆的底壁为中空结构而形成后端开口的下出风风道,上述内胆的后侧壁的下端上开设有下出风口,该下出风口与上述下出风风道的后端口相连通,且该内胆的底部的内侧板上布设有下出风孔。这样热风室中的热空气能由下至上回流至内胆中,解决了食物上下加热不均的问题。
[0022]进一步,各所述扰流组件还均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隔设在各所述侧出风风道的前端的扰流板。这样通过扰流板将流动至侧出风风道前端的气流上下分隔为两股气团,降低
了气流朝前流动的流速,使得更多地热空气能通过前端的各侧出风孔回流至内胆内部。
[0023]进一步,各所述扰流板分别位于对应侧出风风道沿上下方向的中部。有利于提升内胆内部近门处沿上下方向温场以及流场的均匀性。
[0024]进一步,各所述扰流板的形状均呈波浪状。提升扰流板对气流的扰流效果,使得由扰流板分隔而成的气团能以更快地流速回流至内胆内部。
[0025]进一步,各所述扰流板分别固定在对应侧出风风道的前端面上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扰流丝的前侧。一方面能实现各扰流板在对应侧出风风道中的稳固设置,另一方面各扰流板与其所在的前端面配合作用能更好地分隔对应侧出风风道前端的气流。并且,各侧出风风道中的气流流动其前端时,首先在扰流丝作用下被扰流及加热成温度较高且流速较快的紊乱气体,接着被扰流板上下分隔而形成涡流式的气流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前侧开口的内胆(2)和设置在该内胆(2)背侧的热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的后侧壁为中空结构而形成热风室(201),上述热风机(3)的叶轮(31)位于该热风室(201)中,且该叶轮(31)的外周围设有第一加热管(81),同时,上述内胆(2)的左右侧壁分别为中空结构而形成后端开口的侧出风风道(202),并且,上述内胆(2)的后侧壁的内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述叶轮(31)前后正对的进风口(21)以及布设在该进风口(21)旁侧的后出风孔(22),而后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侧出风口(2011),各侧出风风道(202)的后端口分别与对应侧的侧出风口(2011)相连通,而内胆(2)的左右侧壁的内侧板上分别布设有侧出风孔(23),且各侧出风风道(202)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扰流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组件均包括竖向设在对应的侧出风风道(202)中的扰流丝(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下,各侧出风风道(202)中的扰流丝(4)均能在气流带动下或者驱动装置驱动下沿其长度方向抖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丝(4)的形状均呈波浪状。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出风风道(202)中的扰流丝(4)均为加热丝。6.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丝(4)与其所在的侧出风风道(202)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该侧出风风道(202)前后长度的1/4。7.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丝(4)的长度与其所在的侧出风风道(202)的竖向高度的比值为0.7~0.9。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出风风道(202)中的扰流丝(4)至少为两根,且各相邻的扰流丝(4)之间的间距与所在的侧出风风道(202)的左右宽度的比值为1:(N+1),其中,N为各侧出风风道(202)中扰流丝(4)的根数。9.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丝(4)分别通过安装组件(7)安装在对应侧出风风道(202)的前端面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扰流丝(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述安装组件(7),且各安装组件(7)均包括沿前后方向固定在对应侧出风风道(202)的前端面上的安装柱(71),该安装柱(71)的自由端上沿周向凸设有限位环阶(711)且端部设有外螺纹,各扰流丝(4)的两端分别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垫片(41),各安装垫片(41)分别通过其上的中心孔而套设在对应安装柱(71)的自由端上,并通过与该自由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螺母(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龙,郑鑫,刘铁,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