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69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包括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映射关系、拟合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电网母线负荷预测数据处理、构建出电网日前消纳分析模型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在开展电网消纳分析工作中难以掌控低压分布式光伏的难题,让电网运行安排工作从整体上对低压分布式光伏做到全局可控,为掌握全量新能源运行属性和新能源消纳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供了技术支撑。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运行安全分析
,具体来说是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已发展为高中低压“立体式多源”电网,高比例新能源在我国电网运行管理中问题已经凸显。为准确把握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属性,原有220千伏以下电网等值建模分析方法已不适应电源逐渐大规模下沉至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新形势,需要对配电网进行仿真建模,且同时考虑分布式光伏的建模。
[0003]电网消纳分析问题在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表现尤为突出,大量220千伏主变倒送,引发关键输电断面重过载频发。究其原因,低压分布式光伏并网占据主要因素,新能源消纳分析工作需要从全网的视角去考虑。但是,电网仿真分析又无法将大规模分布式光伏进行详细建模,详细建模又会带来准确性无法保障的问题。目前,电网运行主要面向明天(日前)工作开展消纳分析,因此,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电网消纳分析模型,亟需解决。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网日前消纳分析模型无法兼顾低压分布式光伏的问题,提供一种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包括:
[0008]步骤一: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
[0009]步骤二: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映射关系;
[0010]步骤三:拟合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
[0011]步骤四:电网母线负荷预测数据处理;
[0012]步骤五:构建出电网日前消纳分析模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具体操作如下:
[0014]从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获取380/220V并网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变电站、线路、台区和用户台账数据,通过所属关联关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

台区

配网线路

变电站”数据模型;
[0015]从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获取变电站一次设备模型,包括配网出线、开关和母线设备,根据设备拓扑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

站内10/20kV母线

站内配网线路”数据模型,通过两者共有的变电站和配网线路作为映射关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和站内10/20kV母线的所属关系,作为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的映射关系。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映射关系,具体操作如下:
[0017]通过地理位置就近原则,把靠近集中式光伏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建立映射关系,根
据“台区

低压分布式光伏”关系,把配变地理位置作为低压分布式光伏的地理位置,以人工收集的集中式光伏所在地理位置为中心画圆,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半径大小,通过地理空间的点和面相交算法,把所有低压分布式光伏落在集中式光伏画圆范围内,以此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的映射关系,并根据两者装机容量比值形成低压分布式的等效出力系数g=分布式光伏容量
÷
集中式光伏容量。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拟合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具体操作如下:
[0019]从调度光功率预测系统中获取集中式光伏的辐照度、出力预测、日前预测96点数据(周期15分钟),与步骤二中的映射关系形成的等效出力系数,自动拟合计算出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p=g
×
集中式光伏出力预测。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电网母线负荷预测数据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0021]通过设定电网消纳模型建模至10/20kV母线侧规则,梳理出所有需要参与负荷预测的母线,首先从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获取该母线下挂等值负荷数据,以负荷预测时刻点为分界点,明天0点到该时刻数据直接复用今天0点到该时刻点数据,明天该时刻点到23点45分直接复用昨天该时刻点到23点45分的数据,以此形成日前96点母线负荷预测数据f,其次根据步骤一中的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的映射关系,结合步骤三中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直接计算出母线下挂真实用户负荷y=p+f;
[0022]结合气象温度、系统负荷预测数据通过人工修正确定出最终母线下挂真实用户负荷预测数据y。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所述构建出电网日前消纳分析模型,具体操作如下:
[0024]基于电力调控云平台中一次设备状态和拓扑模型,自动转换出10/20kV及以上电网PSD

BPA潮流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以此叠加置入母线下挂真实用户负荷数据y、低压分布式光伏预测出力p和人工编制的统调机组日前发电计划,以此形成涵盖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在开展电网消纳分析工作中难以掌控低压分布式光伏的难题,让电网运行安排工作从整体上对低压分布式光伏做到全局可控,为掌握全量新能源运行属性和新能源消纳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件。
[0028]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正面、背面、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及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
材料的例子,都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29]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的流程图。
[0030]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包括:
[0031]步骤一: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
[0032]具体操作如下:
[0033]从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获取380/220V并网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变电站、线路、台区和用户台账数据,通过所属关联关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

台区

配网线路

变电站”数据模型;
[0034]从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获取变电站一次设备模型,包括配网出线、开关和母线设备,根据设备拓扑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

站内10/20kV母线

站内配网线路”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步骤二: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映射关系;步骤三:拟合低压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数据;步骤四:电网母线负荷预测数据处理;步骤五:构建出电网日前消纳分析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映射关系,具体操作如下:从电力营销业务系统中获取380/220V并网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变电站、线路、台区和用户台账数据,通过所属关联关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

台区

配网线路

变电站”数据模型;从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获取变电站一次设备模型,包括配网出线、开关和母线设备,根据设备拓扑连接关系,形成“变电站

站内10/20kV母线

站内配网线路”数据模型,通过两者共有的变电站和配网线路作为映射关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和站内10/20kV母线的所属关系,作为低压分布式光伏至变电站站内母线的映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及分布式光伏的电网日前消纳模型自动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映射关系,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地理位置就近原则,把靠近集中式光伏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建立映射关系,根据“台区

低压分布式光伏”关系,把配变地理位置作为低压分布式光伏的地理位置,以人工收集的集中式光伏所在地理位置为中心画圆,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半径大小,通过地理空间的点和面相交算法,把所有低压分布式光伏落在集中式光伏画圆范围内,以此建立低压分布式光伏与集中式光伏的映射关系,并根据两者装机容量比值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露露谢大为王京景田宏强李智吴应华王波石倩倩王有军周亚储成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智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