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梁身预制部、梁纵向钢筋、主次梁连接部、梁柱连接部以及梁墙连接部;梁身预制部带有梁身受力所需钢筋,梁身受力所需钢筋包括纵筋以及箍筋,在梁身预制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段范围均布塑料球型空心内模;主次梁连接部、梁柱连接部以及梁墙连接部均采用三重连接路径,且三重连接路径分别为:高强螺栓紧固搭接钢管、纵向钢筋锚固以及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通过以上设计可实现此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制装配便利。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制装配便利。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制装配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技术钢筋混凝土梁为全现浇,施工方式为现场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施工现场需大量的钢筋绑扎工人和木工等,对劳动强度、技能要求高,需使用大量模板,整体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
[0003]随着国家推广建筑工业预制化,在钢筋混凝土梁基础上演化出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叠合梁结构主要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
[0004]但现有技术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连接节点无法按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操作,装配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存疑,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中国专利CN208056461U中公开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中,“钢骨连接件2与混凝土的叠合梁1在工厂内预制成一个整体构件,在施工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时,通过叠合梁1两端预埋钢骨连接件2与型钢柱或钢骨柱上相应的连接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该连接技术,可以实现叠合梁与柱或者梁的快速连接,具有施工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是该技术仅仅从叠合梁的施工方便性出发,没有涉及叠合梁抗弯强度的研究,弯矩、轴向拉力无法可靠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预制叠合梁的力学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包括梁身预制部、梁纵向钢筋、主次梁连接部、梁柱连接部以及梁墙连接部;所述梁身预制部带有梁身受力所需钢筋,所述梁身受力所需钢筋包括纵筋以及箍筋,在所述梁身预制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段范围均布塑料球型空心内模;所述主次梁连接部、所述梁柱连接部以及所述梁墙连接部均采用三重连接路径,且所述三重连接路径分别为:高强螺栓紧固搭接钢管、纵向钢筋锚固以及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
[0008]优选的,所述主次梁连接部通过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
[0009]第一连接路径为:第一连接钢管的中部埋置于主梁身内,通过钢筋混凝土包裹使所述第一连接钢管与所述主梁形成整体,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伸出所述主梁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及孔洞,第二连接钢管嵌固于次梁本体,第二连接钢管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螺纹孔及孔洞,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嵌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并用高强螺栓穿套紧固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0010]第二连接路径为:次梁纵向钢筋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后继续向前延伸插入主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当所述主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与次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所述次梁纵向钢筋即实现锚固于所述主梁内,实现主次梁的内力传导,
即形成整体钢筋混凝土实体;
[0011]第三连接路径为:主次梁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
[0012]优选的,梁柱连接部通过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
[0013]第一连接路径为:第一连接钢管的中部埋置于柱身,通过钢筋混凝土包裹使所述第一连接钢管与所述柱身形成整体,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伸出柱身,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外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及孔洞,第二连接钢管嵌固于梁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钢管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及孔洞,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嵌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并用高强螺栓穿套紧固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0014]第二连接路径为:梁纵向钢筋焊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后继续向前延伸插入预制柱模壳内空腔,当预制柱模壳内空腔与预制梁模壳内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梁纵向钢筋即实现锚固于所述柱内,实现梁柱的内力自由传导,即形成整体钢筋混凝土实体;
[0015]第三连接路径为:梁柱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
[0016]优选的,梁墙连接部通过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
[0017]第一连接路径为:第一连接钢管的中部埋置于墙身,通过钢筋混凝土包裹使所述第一连接钢管与所述墙身形成整体,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伸出柱身,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外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及孔洞,第二连接钢管嵌固于梁本体,所述第二连接钢管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及孔洞,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嵌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并用高强螺栓穿套紧固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0018]第二连接路径为:梁纵向钢筋焊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后继续向前延伸插入预制墙模壳内空腔,当预制墙模壳内空腔与预制梁模壳内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梁纵向钢筋即实现锚固于所述墙内,实现梁墙的内力自由传导,即形成整体钢筋混凝土实体;
[0019]第三连接路径为:梁墙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
[0020]优选的,梁身预制部带有梁身受力所需钢筋(包括纵筋、箍筋等),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区段范围均布塑料球型空心内模,主梁的预制部分的中部内布设有第一塑料球型空心内模,且布设范围(布设于跨度中部)与框架梁的预制部分的跨度之比为1:3;次梁的预制部分的中部内布设有第二塑料球型空心内模,且布设范围(布设于跨度中部)与所述楼面次梁的预制部分的跨度之比为1:2;所述框架梁的预制部分的截面高度为300~3000mm,截面宽度为200~2000mm,且截面高度与截面宽度的比值为0.5~4,且当截面高度小于320mm时,所述第一塑料球型空心内模的外径值为截面高度值的一半,当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320mm时,所述第一塑料球型空心内模的外径值为160mm;所述楼面次梁的预制部分的截面高度为300~3000mm,截面宽度为200~2000mm,且截面高度与截面宽度的比值为0.5~4,且当截面高度小于320mm时,所述第二塑料球型空心内模的外径值为截面高度值的一半,当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320mm时,所述第二塑料球型空心内模的外径值为160mm。
[002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1、通过梁身预制部带有梁身受力所需钢筋(包括纵筋、箍筋等),节省了现场绑扎钢筋的工作,在工厂由自动化完成绑扎钢筋,减少了人力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2、通过梁身预制部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区段范围均布
塑料球型空心内模,实现了在剪力较小的部位缩减中心区域的材料用量,节省了材料用量,减轻了自重,减轻了地震作用响应,提升了结构材料的发挥效能;3、主次梁连接部、梁柱连接部、梁墙连接部均采用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内力(弯矩、剪力、扭矩、拉力、压力)均能实现有效传递。通过以上设计可实现此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柱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预制装配便利。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身预制部、梁纵向钢筋、主次梁连接部、梁柱连接部以及梁墙连接部;所述梁身预制部带有梁身受力所需钢筋,所述梁身受力所需钢筋包括纵筋以及箍筋,在所述梁身预制部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段范围均布塑料球型空心内模;所述主次梁连接部、所述梁柱连接部以及所述梁墙连接部均采用三重连接路径,且所述三重连接路径分别为:高强螺栓紧固搭接钢管、纵向钢筋锚固以及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次梁连接部通过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第一连接路径为:第一连接钢管的中部埋置于主梁身内,通过钢筋混凝土包裹使所述第一连接钢管与所述主梁形成整体,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伸出所述主梁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钢管的外端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及孔洞,第二连接钢管嵌固于次梁本体,第二连接钢管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及孔洞,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嵌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钢管,并用高强螺栓穿套紧固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第二连接路径为:次梁纵向钢筋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钢管后继续向前延伸插入主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当所述主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与次梁梁身预制部内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后所述次梁纵向钢筋即实现锚固于所述主梁内,实现主次梁的内力传导,即形成整体钢筋混凝土实体;第三连接路径为:主次梁内部空腔一同浇注混凝土形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柱连接部通过三重连接路径确保连接可靠度;第一连接路径为:第一连接钢管的中部埋置于柱身,通过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嘉,孟美莉,游力,周海俊,周英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