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24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沉淀池、PH调节池、二次混凝沉淀池、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Fenton反应池、电催化氧化池,以及用于接收混凝沉淀池、PH调节池、二次混凝沉淀池和Fenton反应池排放的污泥的污泥浓缩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处理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浓缩液中的有机物浓度以及其他盐分等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液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液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以及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渗滤液,其具有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高、重金属含量大、色度高且恶臭、COD和BOD浓度都很高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属于高难度降解废水。
[0003]传统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式,一般为纳滤和反渗透组合技术,但垃圾渗滤液经过纳滤、反渗透系统深度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膜浓缩液。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主要成份为腐殖质类物质、二级处理出水中残留的未降解有机物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等物质,浓缩液COD通常在5000mg/L,氨氮浓度约为50~200mg/L,电导率约为20000~50000μs/cm;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缩液,COD通常在1000mg/L以上,总硬度在1500mg/L以上,电导率约为30000~50000μs/cm。
[0004]目前国内外处理膜浓缩液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回喷、回灌、蒸发、高级氧化法、焚烧法。回灌填埋场会造成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的富集,造成原处理工艺处理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原处理工艺崩溃,同时国家对回灌工艺进行管控,导致垃圾渗滤液的膜后浓缩液回灌至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存在废除的趋势;蒸发工艺解决了膜浓缩液不断回流带来的弊端,但蒸发工艺存在费用高、蒸发器发生严重腐蚀结垢、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直接将膜浓缩液焚烧处理,则存在总运行成本非常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浓缩液中的有机物浓度以及其他盐分等污染物质的含量,使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经过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的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沉淀池、PH调节池、二次混凝沉淀池、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Fenton反应池、电催化氧化池,以及用于接收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PH调节池、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和所述Fenton反应池排放的污泥的污泥浓缩池。
[0007]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先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及重金属;PH调节池用于调节水体PH,使PH调节池出水PH维持在7左右;二次混凝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将调节PH的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和综合混凝沉淀池产生的残余污泥进一步去除,同时强化去除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可进一步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解残余COD,同时对色度、气味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使出水水质更高;Fenton反应池中,通过Fenton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强化去除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出水所含有的难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物;电催化氧化池是出水稳定达标的保障处理工艺,前端Fenton处理工艺出水基本满足排放标准,为保障废水的稳定达标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通过利用二氧化钛极板组组成的电化学反应器进行电化学处理,使废水达标排放;污泥浓缩池的污泥经过污泥脱水后送到到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无害化填埋;通过混凝沉淀预处理,再基于新型臭氧高级氧化工艺,通过组合Fenton处理工艺和微电解工艺,可实现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处理后的达标排放。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铁盐混凝剂(如: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非铁盐混凝剂。
[0009]一般情况下,垃圾渗滤液的膜后浓缩液含有生化处理后的残余污泥、难以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等;通过混凝沉淀一方面可去除悬浮颗粒物和大分子有机物,以进一步提高后续臭氧高级氧化过程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另一方面,铁盐混凝剂含有的Fe
3+
能够络合一些大分子有机物,改变分子键能结构,促进臭氧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臭氧利用率和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实现臭氧和混凝沉淀较好的协同作用;因此,通过铁盐混凝沉淀作用,不仅起到去除一部分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同时也为后续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中的臭氧高级催化氧化反应提供促进作用,此两段工艺的衔接,大大的提高了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保障了后续工艺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达标;二次混凝沉淀池所适用的混凝剂应为不含铁盐的混凝剂(例:PAC),过量铁盐混凝剂的投加容易影响后续处理工艺,会导致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出水发黄,因此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选择非铁盐混凝剂。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絮凝剂为PAM;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铝盐混凝剂,投加的絮凝剂为PAM。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的COD浓度为3500~5000mg/L,氨氮与总氮浓度不大于150mg/L。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沉淀池中的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0~16g/L,配制成溶液后再投加;絮凝剂为PAM絮凝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的溶液,投加量为2~6ml。
[0013]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经混凝沉淀后,出水COD基本在1500mg/L左右。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H调节池出水PH为中性。
[0015]由于混凝沉淀池中含铁盐的投加,混凝沉淀出水显酸性,通过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为7左右。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混凝剂的投加量为0.5~3g/L,配制成溶液后再投加;絮凝剂为PAM絮凝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0.1%的溶液,投加量为2~6ml;二次混凝沉淀后,出水COD基本在1200mg/L左右。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更优选的组合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中的臭氧溶气装置为电磁EM臭氧溶气装置。
[0018]在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中,利用电磁EM臭氧溶气装置高效率的将臭氧融入到水体中;电磁EM臭氧溶气装置的主要原理为通过电磁EM的强电磁切变场作用,改变水体中的团簇结构,使被颗粒物包裹或其他有机污染物凝聚体被充分打开,释放出单个污染物,并通过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反应池中所包含臭氧催化剂的高效催化活性,进一步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解残余COD,同时对色度、气味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使出水水质更高;在本工艺阶段中,臭氧投加方式为射流曝气,经过电磁EM系统改性后的水通过文丘里管与臭氧混合,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然后以射流的方式投加到水体中;臭氧利用率高,

COD/O3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凝沉淀池、PH调节池、二次混凝沉淀池、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Fenton反应池、电催化氧化池,以及用于接收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PH调节池、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和所述Fenton反应池排放的污泥的污泥浓缩池;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铁盐混凝剂;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非铁盐混凝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絮凝剂为PAM;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的混凝剂为铝盐混凝剂,投加的絮凝剂为PA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的COD浓度为3500~5000mg/L,氨氮与总氮浓度不大于150mg/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中的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0~16g/L;所述PH调节池出水PH为中性;所述二次混凝沉淀池中混凝剂的投加量为0.5~3g/L;所述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中的臭氧溶气装置为电磁EM臭氧溶气装置;所述Fenton反应池中调节PH为3~3.5,硫酸亚铁与双氧水的投加质量比为2~3:1,出水PH为中性;所述电催化氧化池出水COD不高于100mg/L。5.一种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组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垃圾渗滤液膜后浓缩液依次经过混凝沉淀池、PH调节池、二次混凝沉淀池、臭氧高级催化氧化池、Fenton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树岩贾振睿常淑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群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