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236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涉及供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进行合理匹配,以至于匹配不合理导致需电区域和供电区域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分析进行分析,判断供电区域的设置是否合理,同时判断需电区域的用电需求趋势,并将对应类型的区域进行类型划分,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的类型分析准确,同时能够保证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能够准确匹配,提高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将各个类型的需电区域和当前供电区域进行实时分析匹配,并通过分析提高需电区域和供电区域的匹配合理性,提高供电的高效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具体为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个具有多指标自趋优运行能力的电力系统,称之为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电力系统中具有输、配和供电功能的电网称为相应功能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智能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电力系统在其实施运行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自动趋优的能力;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供电系统覆盖区域内不能够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进行准确分析,以至于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存在供电风险,同时无法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进行合理匹配,以至于匹配不合理导致需电区域和供电区域的成本增加,且无法满足当前执行的供电需求;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是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监测,判断区域供电过程是否合格,从而对实时供电质量进行监测,防止供电质量存在风险导致供电准确性降低,同时区域匹配的成本也白白浪费,使其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且供电成本不能够进行管控;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实时区域供电过程是否存在风险,从而保证实时区域供电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0008]区域实时分析单元,用于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分析进行分析,将供电系统覆盖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子区域内设置有供电设备则将其标记为供电区域,反之,则将其标记为需电区域;通过分析判定供电区域设置是否合格,同时将需电区域划分为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和低趋势需电区域;
[0009]区域实时匹配单元,用于将各个类型的需电区域和当前供电区域进行实时分析匹配,将供电区域通过分析划分为一级供电等级、二级供电等级以及三级供电等级,将当前需电区域通过分析划分为储能需求、用电需求以及储能用电混合需求,并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进行分析匹配;
[0010]供电工程监测单元,用于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监测,获取到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过程监测系数,根据供电过程监测系数比较生成供电异常信号和供电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0011]供电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分析生成维护信号和合格供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实时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13]采集到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以及供电区域与周边需
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并将其分别与平均浮动跨度阈值和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0014]若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超过平均浮动跨度阈值,或者周边需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超过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则判定当前供电区域不适合进行作为供电点,将对应供电区域更为需电区域,并将更为需电区域的编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未超过平均浮动跨度阈值,且周边需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未超过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则判定当前供电区域适合进行作为供电点,生成满足供电信号并将满足供电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需电区域划分过程为:
[0016]采集到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以及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并将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以及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分别与增加速度阈值和增加量阈值进行比较:
[0017]若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超过增加速度阈值,或者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超过增加量阈值,则判定对应需电区域的电力需求趋势为高增加趋势,并将对应需电区域标记为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若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未超过增加速度阈值,且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未超过增加量阈值,则判定对应需电区域的电力需求趋势为低增加趋势,并将对应需电区域标记为低趋势需电区域;将需电区域的对应类型发送至服务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时匹配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19]采集到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以及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并将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以及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分别与产生速度阈值和可供电量阈值进行比较:
[0020]若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超过产生速度阈值,且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超过可供电量阈值,则将当前供电区域的等级判定为一级供电等级;若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超过产生速度阈值,或者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超过可供电量阈值,则将当前供电区域的等级判定为二级供电等级;若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未超过产生速度阈值,且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未超过可供电量阈值,则将当前供电区域的等级判定为三级供电等级。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需电区域划分过程如下:
[0022]采集到当前需电区域内实时储备电量与需求储备电量的差值以及实时需电速度的增加跨度,并将当前需电区域内实时储备电量与需求储备电量的差值以及实时需电速度的增加跨度分别与电量差值阈值和速度增加跨度阈值进行比较:
[0023]若当前需电区域内实时储备电量与需求储备电量的差值超过电量差值阈值,且实时需电速度的增加跨度未超过速度增加跨度阈值,则将当前需电区域需电类型设置为储能需求;若当前需电区域内实时储备电量与需求储备电量的差值未超过电量差值阈值,且实时需电速度的增加跨度超过速度增加跨度阈值,则将当前需电区域需电类型设置为用电需求;其余情形则对应需电区域的需电类型设置为储能用电混合需求。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的匹配过程如下:
[0025]将储能需求的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用电需求的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匹配一级供电等级的供电区域,将用电需求的低增加趋势需电区域匹配二级供电等级的供电区域,将储能需求的低增加趋势需电区域匹配三级供电等级的供电区域;将完成匹配后生成匹配完成信号并将匹配完成信号发送至服务器;针对储能用电混合需求根据对应需电区域类型的实时用电需求进行各个供电等级的供电区域切换。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供电过程监测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0027]采集的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电压的波动跨度以及供电过程中供电量的消耗量浮动跨度;采集到区域供电过程中实时区域电量增加速度与对应区域电量消耗速度的差值降低速度;通过分析获取到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过程监测系数;
[0028]将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过程监测系数与供电过程监测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0029]若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过程监测系数超过供电过程监测系数阈值,则判定区域供电过程监测合格,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区域实时分析单元,用于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分析进行分析,将供电系统覆盖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子区域内设置有供电设备则将其标记为供电区域,反之,则将其标记为需电区域;通过分析判定供电区域设置是否合格,同时将需电区域划分为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和低趋势需电区域;区域实时匹配单元,用于将各个类型的需电区域和当前供电区域进行实时分析匹配,将供电区域通过分析划分为一级供电等级、二级供电等级以及三级供电等级,将当前需电区域通过分析划分为储能需求、用电需求以及储能用电混合需求,并将供电区域和需电区域进行分析匹配;供电工程监测单元,用于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监测,获取到区域供电过程中供电过程监测系数,根据供电过程监测系数比较生成供电异常信号和供电正常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供电风险分析单元,用于将区域供电过程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分析生成维护信号和合格供电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实时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采集到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以及供电区域与周边需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并将其分别与平均浮动跨度阈值和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进行比较:若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超过平均浮动跨度阈值,或者周边需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超过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则判定当前供电区域不适合进行作为供电点,将对应供电区域更为需电区域,并将更为需电区域的编号发送至服务器;若供电区域内各发电类型的发电总量平均浮动跨度未超过平均浮动跨度阈值,且周边需电区域的平均电力输送距离未超过平均电力输送距离阈值,则判定当前供电区域适合进行作为供电点,生成满足供电信号并将满足供电信号发送至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需电区域划分过程为:采集到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以及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并将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以及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分别与增加速度阈值和增加量阈值进行比较:若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超过增加速度阈值,或者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超过增加量阈值,则判定对应需电区域的电力需求趋势为高增加趋势,并将对应需电区域标记为高增加趋势需电区域;若需电区域内工业生产时长的增加速度未超过增加速度阈值,且需电区域内用电用户的增加量未超过增加量阈值,则判定对应需电区域的电力需求趋势为低增加趋势,并将对应需电区域标记为低趋势需电区域;将需电区域的对应类型发送至服务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时匹配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采集到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以及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并将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以及当前供电
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分别与产生速度阈值和可供电量阈值进行比较:若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超过产生速度阈值,且当前供电区域内现存储的可供电量超过可供电量阈值,则将当前供电区域的等级判定为一级供电等级;若当前供电区域内实时环境条件下可供电量的产生速度超过产生速度阈值,或者当前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杰陈洪建邵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能国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