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29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区域电力传输线路分布结构及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分析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数据,根据通信目标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并确定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捷的对电力传输线路中服务的通信用户带来智能控制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确保不同频段的通信用户之间能够相互切换频段,并建立通信连接,此外,在建立通信时,还能够根据通信目标用户之间的实际间距来推荐通信应用频段并对通信路径进行同步的适应性配置,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通信目标用户双方间通信的稳定及时效性。信目标用户双方间通信的稳定及时效性。信目标用户双方间通信的稳定及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通信
,具体涉及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载波通信即PLC,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
[0003]其中,电力猫是电力载波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发展,所谓电力猫,即“电力网络桥接器”,是一种把网络信号调制到电线上,利用现有的电线来解决网络布线问题的设备。作为科技催生的第三代网络传输设备,电力猫正在以其独特优势风靡全球。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线传送高频信号,把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加载于电流上,然后利用电力传输。接收信息的电力网络桥接器再把高频信号从电流中分解出来,从而在不需要重新布线的基础上实现上网、打电话、观看IPTV和使用监控设备等多种应用。
[0004]这类通信固然通信快捷,但目前这类通信仅能实现一对一的同频通信,在通信目标双方存在频段不一致的问题时,往往通过通信后台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动调试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从而以此一定程度的降低了通信的实时效率,此外这类通信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即通信范围受限的问题,从而无法适应较大跨度地域的通信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7]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获取配电区域电力传输线路分布结构及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
[0011]步骤2:分析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数据,根据通信目标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并确定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
[0012]步骤3:在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中捕捉各通信目标位置,参考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在配电区域电力传输线路分布结构中捕捉通信目标周边电力传输线路;
[0013]步骤4:接收通信目标周边电力传输线路,根据电力传输线路构建通信目标用户通信路径拓扑,在通信目标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捕捉拓扑节点,在拓扑节点上部署通信路由;
[0014]步骤5:实时接收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的通信请求,根据通信请求捕捉发出通信请求的通信目标用户请求通信的通信目标用户;
[0015]步骤6:记载通信目标用户在发出通信请求与其他通信目标用户进行通信时所应
用的通信路由配置数据,在下一次相同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相同通信请求时应用记载的通信路由配置数据控制通信路由运行完成通信任务。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在执行时,同步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进行设定,配电区域范围边界中存在的电力传输线路均为完整的电力传输线路;
[0017]其中,步骤1在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设定时,同步惠琼配电区域中各电力传输线路的线路节点,根据线路节点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进行设定。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确定的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通过用户端手动编辑设定,其中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初始设定为1/8000;
[0019]其中,步骤1与步骤2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21:获取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在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中对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进行储存,并应用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对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中的通信目标进行标记。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1中对于通信目标储存的参数信息内容包括:通信目标应用通信频段、通信目标与电路传输线路中的位置信息、通信目标的日常通信应用时段。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在执行时,在对通信目标的周边电力传输线路进行捕捉后,同步对所有通信目标的周边电力传输线路进行获取,并在对电力传输线路获取后,分析各获取的电力传输线路的关联性,对电力传输线路中,各通信目标公共的电力传输线路进行捕捉,使每一通信目标所配置的电力传输线路不少于三组;
[0023]其中,对通信目标的周边电力传输线路进行捕捉时,捕捉范围根据用户端手动编辑设定,且捕捉范围不大于配电区域的1/2。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在执行时,对捕捉到的拓扑节点进行用户分析,分析拓扑节点关联通信目标用户的最高荷载,根据拓扑节点的最高荷载在通信目标用户通信路径拓扑对部署的通信路由进行适应性属性配置,使拓扑节点上部署的通信路由能够同步完成拓扑节点关联通信目标用户同时的通信任务执行。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对根据通信请求捕捉发出通信请求的通信目标用户请求通信的通信目标用户不少于一组不超过三组。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51:分析请求相互通信的两组通信目标用户自身属性,捕捉两组通信目标用户于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间隔拓扑节点;
[0028]步骤52:根据两组通信目标用户于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间隔拓扑节点的数量及通信目标用户自身属性,选择通信路由运行模式;
[0029]其中,所述步骤51中分析的请求相互通信的两组通信目标用户自身属性包括:2.4GHz频段及5.0GHz频段。
[003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2在执行时,在两组通信目标用户于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间隔拓扑节点数量小于等于三组时,根据发出通信请求的通信目标用户自身属性对应频段控制通信路由运行,在两组通信目标用户于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间隔拓扑节点数量大于三组时,控制发出通信请求的通信目标用户在切换至5.0GHz频段控制通信路由同步通信频段后运行。
[003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对于记载的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的通信请求对应通信路
由配置数据在该通信目标用户与新的通信目标用户发生通信请求时,对其对应记载的通信路由配置数据进行删除。
[0032]有益效果
[0033]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快捷的对电力传输线路中服务的通信用户带来智能控制效果,在实际应用时,能够确保不同频段的通信用户之间能够相互切换频段,并建立通信连接,此外,在建立通信时,还能够根据通信目标用户之间的实际间距来推荐通信应用频段并对通信路径进行同步的适应性配置,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通信目标用户双方间通信的稳定及时效性。
[0035]2、本专利技术中方法在其步骤的执行过程中,还能够对通信目标的通信习惯进行记载,从而当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相同通信请求时,该方法能够根据服务与通信目标用户的历史数据为通信目标用户带来适应性通信配置,确保通信目标用户间的通信连接建立更加快捷、高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配电区域电力传输线路分布结构及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步骤2:分析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数据,根据通信目标位置信息构建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并确定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步骤3:在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中捕捉各通信目标位置,参考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在配电区域电力传输线路分布结构中捕捉通信目标周边电力传输线路;步骤4:接收通信目标周边电力传输线路,根据电力传输线路构建通信目标用户通信路径拓扑,在通信目标用户通信路径拓扑中捕捉拓扑节点,在拓扑节点上部署通信路由;步骤5:实时接收配电区域中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的通信请求,根据通信请求捕捉发出通信请求的通信目标用户请求通信的通信目标用户;步骤6:记载通信目标用户在发出通信请求与其他通信目标用户进行通信时所应用的通信路由配置数据,在下一次相同通信目标用户发出相同通信请求时应用记载的通信路由配置数据控制通信路由运行完成通信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执行时,同步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进行设定,配电区域范围边界中存在的电力传输线路均为完整的电力传输线路;其中,步骤1在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设定时,同步惠琼配电区域中各电力传输线路的线路节点,根据线路节点对配电区域范围边界进行设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确定的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通过用户端手动编辑设定,其中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比例初始设定为1/8000;其中,步骤1与步骤2下级设置有子步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获取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在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像中对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进行储存,并应用通信目标的参数信息对通信目标虚拟分布图中的通信目标进行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对于通信目标储存的参数信息内容包括:通信目标应用通信频段、通信目标与电路传输线路中的位置信息、通信目标的日常通信应用时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速电力载波与小无线双模路由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执行时,在对通信目标的周边电力传输线路进行捕捉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丰沈海松范宇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协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