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与承载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在承载板顶部且靠近安装板设置的进气机构、与承载板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机构、固定设置在承载板顶部且远离安装板设置的出气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装有过滤液的滤瓶,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有顶盖,顶盖上密封连接有贯穿顶盖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滤瓶内的进气管一端管口延伸至滤液液面之下,进气管另一端与进气机构连接,位于滤瓶内的出气管一端管口位于滤液液面之上,出气管另一端与出气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持续的对隧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吸收雾化水汽无法除掉的有害气体,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过滤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灰尘产生,一般通过雾化水汽来进行降尘工作,从而实现净化空气的效果;
[0003]但是某些施工设备的运行工作时需要使用燃料,因为能源燃料的使用,以及焊接切割等工作,会产生一些危害性的气体,而仅仅通过雾化水汽无法有效地除掉这些气体,在隧道较为封闭的环境下,容易对施工人员产生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在隧道内每隔一定的间距设置一个该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大部分有害气体。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与所述承载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承载板顶部且靠近所述安装板设置的进气机构、与所述承载板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顶部且远离所述安装板设置的出气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装有过滤液的滤瓶,所述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密封连接有贯穿所述顶盖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所述滤瓶内的所述进气管一端管口延伸至滤液液面之下,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机构连接,位于所述滤瓶内的所述出气管一端管口位于滤液液面之上,所述出气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机构连接。
[0006]将本过滤装置间隔设置在隧道内两侧,通过进气机构持续性的将隧道内的空气吸入并输送到滤瓶内,通过滤瓶内过滤液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收之后再排放到隧道内,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0007]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中央固定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固定设有安装螺杆,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对应设有螺孔,所述顶盖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进气接头、与所述出气管连接的出气接头。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气孔,所述散气孔位于滤液液面之下。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且位于滤液液面之下的散气管,所述散气管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气孔。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散气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散气管沿竖向等间距分布。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绕所述滤瓶设置的防护筒。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筒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环绕所述滤瓶设置的电热丝。
[0013]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瓶的底部设有换液接口,所述换液接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过滤装置安装方便,结构简
单,可便捷的间隔安装在隧道内,随着隧道施工,可增加设置过滤装置,通过进气机构持续性的吸入空气并输送到滤瓶内,能够实时连续的净化隧道内的空气,吸收有害气体,而且滤瓶的安装拆卸也极为简单,能够快速的更换滤瓶内的滤液,保证其对空气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中滤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中滤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上述附图中:1、承载板;2、安装板;3、进气机构;4、过滤机构;401、滤瓶;402、顶盖;403、进气管;404、出气管;405、凸台;406、安装螺杆;407、进气接头;408、出气接头;409、散气孔;410、散气管;411、换液接口;412、密封盖;5、出气机构;6、防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1、与所述承载板1一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有多个安装螺孔,且安装板2与承载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作用的三角板;
[0021]固定在所述承载板1顶部且靠近所述安装板2设置的进气机构3,进气机构3包括固定在承载板1顶部的设备箱,设备箱侧面设有进气格栅,设备箱内设有气泵;
[0022]与所述承载板1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机构4;
[0023]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1顶部且远离所述安装板2设置的出气机构5,出气机构5包括排气箱,排气箱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设有排气格栅并设有排气扇;
[0024]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装有过滤液的滤瓶401,所述滤瓶401的瓶口密封连接有顶盖402,所述顶盖402上密封连接有贯穿所述顶盖402的进气管403和出气管404,位于所述滤瓶401内的所述进气管403一端管口延伸至滤液液面之下,所述进气管403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机构3气泵的排气口连接,位于所述滤瓶401内的所述出气管404一端管口位于滤液液面之上,所述出气管404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机构5的排气箱连接;
[0025]本空气过滤装置在隧道内间隔设置,且随着隧道的施工,可增加设置,保证每个过滤装置具有合适的覆盖区域,使得过滤工作能够良好的覆盖隧道内的空间,其工作时,气泵将隧道内的空气吸入并通过进气管403输送到滤瓶401内,滤瓶401内的滤液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吸收后,再通过出气管404和出气机构5排放到隧道内,进气机构3持续工作,能够实时连续的净化隧道内的空气,以减少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0026]为了便于滤瓶401的安装和拆卸,具体的,所述顶盖402的顶部中央固定设有凸台405,所述凸台405上固定设有安装螺杆406,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对应设有螺孔,所述顶盖402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气管403连接的进气接头407、与所述出气管404连接的出气接头408;
[0027]先通过软管将进气接头407与进气机构3连接,将出气接头408与出气机构5连接,再通过拧紧螺纹的方式将滤瓶401安装到承载板1上。
[0028]为了提高过滤过程中,空气与滤液的有效接触面积,具体的,所述进气管403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气孔409,所述散气孔409位于滤液液面之下;
[0029]为了保护滤瓶401.避免其受到撞击损坏,具体的,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绕所述滤瓶401设置的防护筒6;
[0030]为了防止隧道内温度过低而影响滤瓶401内滤液物理化学性质,具体的,所述防护筒6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环绕所述滤瓶401设置的电热丝,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电热丝的加热作用,来保证滤液的正常工作环境;
[0031]为了便于更换滤瓶401内的滤液,具体的,所述滤瓶401的底部设有换液接口411,所述换液接口411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12。
[0032]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滤液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吸收效果,具体的,所述进气管403的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且位于滤液液面之下的散气管410,所述散气管410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散气孔409,以增大空气与滤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承载板(1)、与所述承载板(1)一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固定在所述承载板(1)顶部且靠近所述安装板(2)设置的进气机构(3)、与所述承载板(1)底部可拆卸连接的过滤机构(4)、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板(1)顶部且远离所述安装板(2)设置的出气机构(5),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装有过滤液的滤瓶(401),所述滤瓶(401)的瓶口密封连接有顶盖(402),所述顶盖(402)上密封连接有贯穿所述顶盖(402)的进气管(403)和出气管(404),位于所述滤瓶(401)内的所述进气管(403)一端管口延伸至滤液液面之下,所述进气管(403)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机构(3)连接,位于所述滤瓶(401)内的所述出气管(404)一端管口位于滤液液面之上,所述出气管(404)另一端与所述出气机构(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02)的顶部中央固定设有凸台(405),所述凸台(405)上固定设有安装螺杆(406),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对应设有螺孔,所述顶盖(402)顶部设有与所述进气管(403)连接的进气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新,吕好好,黄万全,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虹源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