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制造方法、使用该半导体器件的信号传送/接收方法以及测试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100),包括:基板(102);键合焊盘(110),提供在基板(102)上方;以及电感器(112),提供在基板(102)上方并在键合焊盘(110)下方,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制造方法、使用该半导体器件的 信号传送/接收方法以及测试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通过无线通信来迸行数据通信的半导体器件是公知的。曰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7-134694公开了通过电磁感应系统用于通信数据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具有线圈天线及连接到该线圈天 线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当将连接到读取器/写入器的线圈天线接近半导 体器件时,连接到读取器/写入器的线圈天线产生AC磁场。该AC磁 场穿过半导体器件中的线圈天线。通过电磁感应,在天线的端子之间 产生电动势,并且使半导体器件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作。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311331公开了以下结构,在所述结构 中,集成电路和天线形成在同一基板上,并且包括在天线中的导电线 或导电膜形成在两个层中,以将在其上形成有集成电路的基板夹在中 间。在其中,描述了以下示例,在所述示例中,两层导电线分别是用 于给集成电路供电的天线和用于传送/接收信号的天线。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228785公开了以下结构,在所述结构 中,在半导体芯片的电路的外围之外的区域中设置线圈天线。日本专 利申请特开No. 2005-30877公开了以下技术,在所述技术中,在半导 体集成电路器件中安装内置测试电路和无线通信电路,并且该内置测 试电路由无线电信号控制以进行测试。另一方面,日本专利译文公布No. 2006-504274公开了其中提供导 电结构作为无源组件的结构,该无源组件用于抵抗在键合导电键合焊 盘层时的机械力,以机械地稳定绝缘层。在此,在键合焊盘层下提供 包括在模拟电路中的无源组件,并且在无源组件和键合焊盘层之间提 供用于阻止无源组件和键合焊盘层耦合的屏蔽层。本专利技术人已经意识到以下问题。传统地,为了以半导体器件的晶 片级对内部电路进行测试,通过利用探针的探测,对半导体器件的芯 片表面上的用于电源的焊盘供电,并且,利用经由探针的用于信号的 焊盘来传送/接收信号,以测试内部电路的操作。然而,在探针测试期 间,探针的针会划伤焊盘,这将导致在之后的焊盘键合中的不良连接, 或者,导致由于焊盘的削屑而产生的污染。此外,随着芯片尺寸减小 以及随着每个芯片的焊盘数的增加,焊盘尺寸和在焊盘之间的间隔变 小,并且因此,相应地,变得难以在多个焊盘与相应的多个探针之间 实现符合要求的电连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优选地以非接触方式,来相对于内部电路执 行供电以及信号的传送/接收。然而,为了使用,例如,电磁感应来从/ 向内部电路执行各种信号的传送/接收,以代替多个焊盘,以便对应于 向/从多个焊盘输入/输出信号,需要多个电感器,并且因此,电感器需 要较大的覆盖区。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7-134694 、 No.2005-311331以及No.2005-228785中所公开的,在芯片的外围上设置用于信号传送/接收的线圈天线的结构中,不能设置多个天线。此外,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30877公开的技术中,仅仅在假设相对于 一个芯片设置用于天线的一个线圈的情况下,而且使用从外部输入的 无线电信号的载波来产生功率。此外,在日本专利译文公布 No.2006-504274中公开的无源组件中,不采取将无线电信号从/向外部 输入/输出,并且在无源组件和键合焊盘层之间提供屏蔽层使得信号不 能从/向外部输入/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基板;焊盘,其提供在基板上方;以及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其提供在基板上方并且在键合焊盘下方, 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传送/接收的方法,包括以非接触方式使外部器件接近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基 板、提供在基板上方的键合焊盘以及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第一 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基板上方并且在键合焊盘下方,用于通过电磁 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该外部器件包括第 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与第一 信号传送/接收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 向/从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以及在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和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之间,执行信 号传送/接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非接触方式使外部器件接近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基 板、提供在基板上方的键合焊盘以及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基板 具有芯片形成区域以及提供在芯片形成区域外围上的划线区域,所述 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基板上方并且在键合焊盘下方,用于通过 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该外部器件包 括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与 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在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和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之间,执行信 号传送/接收;沿着划线区域将半导体器件切割成芯片;以及在通过切割半导体器件而形成的每个芯片中,经由键合引线将键 合焊盘连接到外部端子。利用该结构,不需要增加芯片尺寸以便提供信号传送/接收部。此 外,可以有效地设置信号传送/接收部以及键合焊盘,并且可以抑制芯 片尺寸的增加。在此,当以晶片级对半导体器件的内部电路进行测试 时,可以提供信号传送/接收部代替用于利用探针的探测的焊盘。传统 地,需要在键合焊盘中提供用于探针的区域和用于引线键合的区域, 这就增加了键合焊盘的尺寸。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因为不需要 提供用于探针的区域,所以可以减小键合焊盘的面积,并且,整体地, 可以极大地抑制芯片尺寸的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试半导体器件的测试器 装置,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基板、提供在该基板上方的键合焊盘以及第 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基板上方并且在 键合焊盘下方,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 传送/接收,该测试器装置包括第一外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所述第一外 部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与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用 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执行信号传 送/接收。通过使用具有此结构的测试器,当以晶片级进行内部电路测试时, 可以使用提供的信号传送/接收部代替用于利用探针的探测的焊盘,以8非接触方式进行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注意,上述组件的任意组合,以及以方法、装置等形式的本专利技术 的实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也是有效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当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时,可 以抑制芯片尺寸的增加。附图说明结合附图,根据某些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 他目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示例性结构 的截面图2是在图1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图3是在图1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平面图4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半导体器件和用于向/从该半导体器件传送/接收信号的测试器的结构的截面图5是示出半导体器件和测试器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基板; 键合焊盘,提供在所述基板上方;以及 第一信号传送/接收部,提供在所述基板上方并且在所述键合焊盘下方,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方式向/从外部执行信号传送/接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柴康隆,
申请(专利权)人: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