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00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包括设置在肥槽两侧的地下室结构,所述地下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覆盖肥槽开口且承载上部过车载荷的面层钢板,所述面层钢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钢龙骨,所述钢龙骨包括与面层钢板点焊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在地下室结构的上方,横杆的中部向下焊接延伸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向两侧焊接延伸有斜杆,所述斜杆与横杆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所述工地跨肥槽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可在肥槽上根据需要灵活的组合设置过道,龙骨进行抗弯矩设计,可保障肥槽未回填时需跨越肥槽的汽车吊等大型车辆的交通。通过保障交通的通畅,避免对施工组织、进度及成本造成不利影响。进度及成本造成不利影响。进度及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临时道路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

技术介绍

[0002]当建设工程含有地下室时,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因地下部分还存在后续施工,包括地下防水、拆除外架等工序,肥槽将长期无法回填闭合。这导致地下室与基坑外围间长期存在交通隔断,严重影响材料倒运、施工机械倒运。当现场需汽车吊跨过肥槽驶入场地内部贴近作业点施工时,如无法跨过肥槽贴近作业地点,将不得不采用规格更大的汽车吊远程作业,增加成本且加安全隐患。
[0003]传统工地为进行跨肥槽的交通,常搭设钢管过道或在肥槽上直接铺设钢板,由简支梁力学模型可知龙骨中部1/3区间弯矩最大,上述结构中部缺少强化措施,难以承受较大弯矩,难以满足汽车吊等大型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包括设置在肥槽两侧的地下室结构,所述地下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覆盖肥槽开口且承载上部过车载荷的面层钢板,所述面层钢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钢龙骨,所述钢龙骨包括与面层钢板点焊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在地下室结构的上方,横杆的中部向下焊接延伸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向两侧焊接延伸有斜杆,所述斜杆与横杆焊接固定。
[0005]优选地,所述横杆两端的下方点焊固定有垫层钢板,所述垫层钢板固定在地下室结构的上方。
[0006]优选地,所述垫层钢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混凝土找坡,所述混凝土找坡包裹横杆和面层钢板的两端并将钢龙骨和面层钢板连接成一个整体。
[0007]优选地,所述地下室结构的顶部还夯实有填土找平层,所述钢板垫层铺垫在填土找平层的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斜杆焊接在横杆的1/3、2/3部位,斜杆与水平夹角为45
°
和135
°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所述工地跨肥槽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可在肥槽上根据需要灵活的组合设置过道,龙骨进行抗弯矩设计,可保障肥槽未回填时需跨越肥槽的汽车吊等大型车辆的交通。通过保障交通的通畅,避免对施工组织、进度及成本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为方便理解,面层钢板设成透明色);
[0012]图2为图1主视图。
[0013]图中:1、面层钢板;2、钢龙骨;3、垫层钢板;4、混凝土找坡;5、填土找平层;6、地下室结构;21、横杆,22、斜杆,23、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5]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包括设置在肥槽两侧的地下室结构6,地下室结构6的上方设置有覆盖肥槽开口且承载上部过车载荷的面层钢板1,面层钢板1优先选用3cm厚钢板。面层钢板1长度根据肥槽宽度确定,宜比肥槽宽度长0.5m,面层钢板1宽度根据所需通过车辆行驶要求确定。
[0016]在面层钢板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钢龙骨2,通过钢龙骨2将面层钢板1上的载荷分散,钢龙骨2数量可根据要承载的车辆重量灵活调整,当过道装置仅用于人或小型车辆行走时可配置少量钢龙骨2;当过道需通过大型车辆时可加密、加多钢龙骨2数量,钢龙骨2包括与面层钢板1点焊固定的横杆21,横杆21长度根据肥槽宽度确定,宜比肥槽宽度长0.6m;在横杆21上宜优先选择1/3、2/3部位分别焊接两根斜杆22,斜杆22与水平夹角宜优先选择分别为45
°
和135
°
,两根斜杆22相交,交点与横杆21之间再焊接一根竖杆23支撑加固,共同形成跨中三角支撑增强对中部大弯矩的抵抗。
[0017]在横杆21两端的下方点焊固定有垫层钢板3,垫层钢板3固定在地下室结构6的上方,用于将钢龙骨2传递下来的力进一步分散传递到下层,防止局部荷载过大损害地下结构,垫层钢板3宜优先选用厚度2cm钢板,长度及宽度根据与钢龙骨2的接触面积确定,每方向各长出10cm。
[0018]由于钢龙骨2与面层钢板1会与原地面存在一定高差,因此在垫层钢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找坡4,混凝土宜选用C30混凝土。混凝土找坡4坡度不大于10
°
,通过混凝土找坡4包裹横杆21和面层钢板1的两端并将钢龙骨2和面层钢板1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黏贴住下部结构,防止面层钢板1发生滑移,混凝土找坡4进行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强度达到后才可上人上车。
[0019]由于新建地下室结构6上表面标高与肥槽外围区域标高往往不一致,新建地下室结构6上表面标高一般较低,在做跨肥槽过道装置前先在所选定位置先进行局部填土做填土找坡层5,将肥槽两侧标高找平。填土找坡层5宜选用灰土进行施工,平整夯实,达到标高后,再架设上部装置,钢板垫层铺垫在填土找平层的上方。
[0020]本技术安装施工顺序为:填土找坡层5平整夯实——垫层钢板3铺设——钢龙骨2安装——面层钢板1铺设——混凝土找坡4浇筑、养护。
[0021]本技术拆除施工顺序为:破碎混凝土找坡4——敲掉面层钢板1与钢龙骨2间点焊连接,移除面层钢板1——敲掉钢龙骨2与垫层钢板3间点焊连接,移除钢龙骨2——移除垫层钢板3——清理填土找坡层5。
[0022]如上,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包括设置在肥槽两侧的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覆盖肥槽开口且承载上部过车载荷的面层钢板,所述面层钢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钢龙骨,所述钢龙骨包括与面层钢板点焊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在地下室结构的上方,横杆的中部向下焊接延伸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向两侧焊接延伸有斜杆,所述斜杆与横杆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地用跨越肥槽的抗大弯矩临时过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两端的下方点焊固定有垫层钢板,所述垫层钢板固定在地下室结构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龙付效铎李云杰丁慧全有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