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74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8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包括两个电缆转接箱以及连接两个电缆转接箱的工程电缆;每个箱体上均设置有电缆连接部,每个电缆连接部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头,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头,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下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头与工程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头与工程电缆的另一端连接。本申请通过电缆转接箱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将两根旁路电缆均连接一个电缆转接箱,两个电缆转接箱之间通过工程电缆连接,减少了旁路电缆的敷设,不需要旁路电缆直接与用户电缆连接,减少停电时间。停电时间。停电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转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我国带电作业技术、旁路不停电作业技术和装备得到快速发展,用户对这种作业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电缆线路的旁路电缆作业一般是利用旁路电缆及相关设备在现场快速搭接一条旁路电缆线路,跨接待检修或抢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通过倒闸使旁路电缆线路代替原电缆线路向用户供电。
[0003]现有的旁路电缆线路主要是采用柔性电缆、旁通开关等专用设备作为旁路连接设备,柔性电缆的一端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连接,另一端与用户电缆连接,由于柔性电缆和用户电缆为不同种类的电缆,采用的连接方式不同,需要使用转接头进行连接,为用户供电,实现原电缆线路上所有载荷的作业效果。
[0004]然而,上述作业方式中当通过旁路电缆供多路不同类型负荷的情况时,需要使用各类转接头将柔性电缆和不同的用户电缆连接,而现有的转接头功能单一,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类型电缆连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在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引下两根旁路电缆,电缆转接箱上通过设置与旁路电缆电缆头对应的第一连接头和与工程电缆电缆头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将两根旁路电缆均连接一个电缆转接箱,两个电缆转接箱之间通过工程电缆连接,减少了旁路电缆的敷设,不需要旁路电缆直接与用户电缆连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电缆转接箱的各连接头和旁路电缆与工程电缆连接即可,作业时间短,减少停电时间。
[000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包括两个电缆转接箱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电缆转接箱的工程电缆,每个所述电缆转接箱包括箱体和箱盖;
[0007]每个所述箱体上均设置有电缆连接部,每个所述电缆连接部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头,每个所述电缆连接部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下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工程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工程电缆的另一端连接,以使通过所述工程电缆将两个所述电缆转接箱连接,进而使两根旁路电缆连接,实现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缆转接箱上设置的与旁路电缆电缆头对应的第一连接头和与工程电缆电缆头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将两根旁路电缆均连接一个电缆转接箱,两个电缆转接箱之间通过工程电缆连接,减少了旁路电缆的敷设,不需要旁路电缆直接与用户电缆连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电缆转接箱的各连接头和旁路电缆与工程电缆的电缆
连接头连接即可,作业时间短,减少停电时间。
[000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头是与旁路电缆的快速拔插式电缆接头匹配的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是与所述工程电缆的热缩头匹配的接头。
[0010]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缆连接部还包括绝缘主体,所述绝缘主体内部设置有沿所述绝缘主体的中心线布设的连接铜杆,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所述连接铜杆电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绝缘主体和连接铜杆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连接铜杆通过绝缘主体与电缆转接箱连接,从而实现电缆转接箱的绝缘,防止电缆转接箱带电。
[00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缆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的一个侧壁,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头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头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头设置在电缆转接箱的外壁上,将第二连接头设置在电缆转接箱内部,即方便旁路电缆的电缆头的连接,又能够对与工程电缆连接的第二连接头进行保护。
[0014]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位置相对应,以使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连接的所述工程电缆由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箱体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连接头设置在电缆转接箱的外壁上,第一连接头设置在电缆转接箱的内部,分别与旁路电缆的快速拔插式电缆接头和工程电缆的热缩头连接,通过通孔的设置,能够放置工程电缆。
[001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缆连接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电缆连接部并列排布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所述第二连接头隔开,三个所述电缆连接部共同连通一组三相电,三相电中的每一组对应一个所述电缆连接部且相互独立。
[0017]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所述箱盖的一侧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盖的活动端与所述箱体通过挂扣锁连接。
[001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上还设置有接地夹,所述接地夹用于与接地线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地块和接地夹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将接地线夹在接地线夹上,从而实现电缆转接箱的接地,防止误碰电缆转接箱而发生触电。
[0020]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拉手,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提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手的设置能够方便电缆转接箱的移动,通过提手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将箱盖提起。
[002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支撑底座。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底座的设置,能够在电缆转接箱放置到作业地点后进行支撑固定。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包括两个电缆转接箱以及连接两个电缆转
接箱的工程电缆;每个箱体上均设置有电缆连接部,每个电缆连接部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头,每个电缆连接部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头,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接头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下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头与工程电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头与工程电缆的另一端连接,以使通过工程电缆将两个电缆转接箱连接,进而使两根旁路电缆连接,实现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连接。在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引下两根旁路电缆,通过电缆转接箱上设置的与旁路电缆电缆头对应的第一连接头和与工程电缆电缆头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将两根旁路电缆均连接一个电缆转接箱,两个电缆转接箱之间通过工程电缆连接,减少了旁路电缆的敷设,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以及采购的费用,提高工作效率,不需要旁路电缆直接与用户电缆连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电缆转接箱的各连接头和旁路电缆与工程电缆连接即可,作业时间短,减少停电时间。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电缆转接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缆转接箱(100)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电缆转接箱(100)的工程电缆(200),每个所述电缆转接箱(100)包括箱体(110)和箱盖(120);每个所述箱体(110)上均设置有电缆连接部(130),每个所述电缆连接部(13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头(131),每个所述电缆连接部(130)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3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31)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300)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31)与从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下游端引下的旁路电缆(300)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32)与所述工程电缆(200)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32)与所述工程电缆(200)的另一端连接,以使通过所述工程电缆(200)将两个所述电缆转接箱(100)连接,进而使两根旁路电缆(300)连接,实现待检修电缆线路段或设备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31)是与旁路电缆(300)的快速拔插式电缆接头匹配的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132)是与所述工程电缆(200)的热缩头匹配的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部(130)还包括绝缘主体(133),所述绝缘主体(133)内部设置有沿所述绝缘主体(133)的中心线布设的连接铜杆,所述第一连接头(13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32)通过所述连接铜杆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部(130)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头(131)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110)的一个侧壁,以使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荣陈兴国沈忠亮张自勤李劲松廖龙陈超陈松雷波董亮番禹张屹王腾杨韩黄楠方志涛尹丕祥李霞李升蜜刘长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