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0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属于舰船设备的减振与加固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减振固定机构、绘图仪安装机构和设备外壳;其中,减振固定机构为绘图仪的减振固定装置;绘图仪安装机构为绘图仪的固定装置;设备外壳为绘图仪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绘图仪的减振、固定,其结构稳定、可靠,可以帮助解决在舰船等具有强冲击、振动的环境下使用绘图仪的难题,达到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能够正常的使用绘图仪等电子设备,并保护绘图仪设备不受外部其它器件的撞击。不受外部其它器件的撞击。不受外部其它器件的撞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舰船设备的减振与加固
,尤其是一种适用在舰船航行时,将绘图仪安装在舰船上的减振、加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舰船在真实战争环境中,必然会遭受到各种类型的爆炸问题以及本身武器发射引起的冲击问题。因此,舰船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舰载设备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舰船带来的强冲击与振动的影响。如果舰载设备抗冲击与振动能力过弱,导致在作战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从而影响整个舰载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而且会威胁着舰船内战斗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舰船设备抗冲击与振动的研究,减少冲击与振动对舰载设备的破坏,增强舰载设备的强度。
[0003]目前,市售的绘图仪配件中只包含有支架和滚轮,如将其配备在舰船上进行应用,为保证舰船在航行、作战的状态下,能够正常使用,必须使得绘图仪牢牢的固定在舰船平台上,虽然可以通过扎带捆绑、铁丝固定等方式来通过紧固滚轮固定绘图仪,但由于绘图仪的机头内部多为塑料件及驱动电机、笔架等运动部件,在舰船受到由于航速、海况、机动等变化诱发的随机振动,还有螺旋桨轴旋转、往复机械及船体共振引起的周期振动,这些振动因素会导致绘图仪内部机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解决了绘图仪因在舰船上受到冲击振动而导致损坏的难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包括减振固定机构1、绘图仪安装机构2和设备外壳3。其中,减振固定机构1为绘图仪的减振固定装置;绘图仪安装机构2为绘图仪的固定装置;设备外壳3为绘图仪的保护装置。
[0007]所述的减振固定机构1包括减振固定底座11、钢丝减振弹簧12、减振上座13和加固笔记本存储盒14。其中,减振固定底座11为矩形框结构,用于减振固定机构与舰船平台进行连接;钢丝减振弹簧12安装在减振固定底座11上,用于缓冲舰船航行过程中对绘图仪的冲击作用;减振上座13为矩形框结构,设于减振固定底座11上,并与钢丝减振弹簧12连接;加固笔记本存储盒14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减振上座13中部,用于放置、存储加固笔记本及电源适配器。
[0008]所述的绘图仪安装机构2包括绘图仪支架21和绘图仪22;两绘图仪支架21安装在减振上座13上,其上安装绘图仪22。
[0009]所述的设备外壳3包括设备外壳下体31、固定立柱32、设备外壳上体33、设备外壳前门34、设备外壳侧门35、设备外壳后门36、设备外壳上门37、笔记本支撑杆38和定位支撑杆39。其中,设备外壳下体31为与减振上座13尺寸相适配的矩形框结构,其固定在减振上座
13上;设备外壳上体33为框架结构,4个固定立柱32分别固定在设备外壳下体31的四角处,将设备外壳下体31与设备外壳上体33连接成整体框架结构。2个设备外壳前门34对称安装在整体框架结构的前侧,2个设备外壳侧门35分别安装在整体框架结构的两侧,2个设备外壳后门36对称安装在整体框架结构的后侧,1个设备外壳上门37通过定位支撑杆39连接在整体框架结构的顶部,定位支撑杆39能够防止设备外壳上门跌落;这些门均能快速拆卸,方便用户的维护使用。笔记本支撑杆38用于放置笔记本,其为可旋转机构,其旋转转轴安装在设备外壳上体33的前门上沿销钉位置,通过旋转可转至设备外壳上体33的一侧门上沿销钉位置。
[0010]本技术与现有相关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
[0011]本技术实现了绘图仪的减振、固定,结构稳定、可靠,可以帮助解决在舰船等具有强冲击、振动的环境下使用绘图仪的难题,达到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能够正常的使用绘图仪等电子设备,并保护绘图仪设备不受外部其它器件的撞击。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绘图仪减振加固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0013]图2是减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绘图仪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设备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减振固定机构;2绘图仪安装机构;3设备外壳;
[0017]11减振固定底座、12钢丝减振弹簧、13减振上座、14加固笔记本存储盒;
[0018]21绘图仪支架、22绘图仪;
[0019]31设备外壳下体、32固定立柱、33设备外壳上体、34设备外壳前门、35设备外壳侧门、36设备外壳后门、37设备外壳上门、38笔记本支撑杆、39定位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包括减振固定机构1、绘图仪安装机构2和设备外壳3。减振固定机构1通过减振固定底座11上的四个通孔,采用螺栓固定在舰船上;绘图仪安装机构2通过减振上座13的8个腰形通孔,采用螺栓固定在减振固定机构1上;设备外壳3通过减振上座13的8个通孔,采用螺栓固定在减振固定机构1上。
[0022]如图2所示,所述的减振固定机构1包括减振固定底座11、钢丝减振弹簧12、减振上座13和加固笔记本存储盒14。其中,减振固定底座11上的四个通孔用于减振固定机构与舰船平台进行固定,12个沉头孔用于与钢丝减振弹簧12进行连接;钢丝减振弹簧12用于缓冲舰船航行过程中对绘图仪的冲击作用;减振上座13上的12个通孔与6个腰形孔用于与钢丝减振弹簧12进行连接,8个腰形通孔用于固定绘图仪支架21,8个通孔用于与设备外壳3进行连接;加固笔记本存储盒14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减振上座13中部,并采用魔术贴的捆绑方式固定加固笔记本、电源适配器。
[0023]如图3示,所述的绘图仪安装机构2包括绘图仪支架21和绘图仪22。绘图仪支架21
左右支脚的上部分设有2个定位销,对绘图仪进行迅速定位;通过左右支脚的上部分的4个沉头通孔采用螺栓将绘图仪22牢牢的固定在绘图仪支架21上;通过绘图仪支架21左右支脚的下部分的8个腰形通孔,采用螺栓固定在减振上座13上,从而通过减振固定机构1来实现绘图仪的减振、固定。
[0024]如图4示,所述的设备外壳3包括设备外壳下体31、固定立柱32、设备外壳上体33、设备外壳前门34、设备外壳侧门35、设备外壳后门36、设备外壳上门37、笔记本支撑杆38和定位支撑杆39。其中,设备外壳下体31通过螺栓固定在减振上座13上;4个固定立柱32通过螺栓及转接件将设备外壳下体31与设备外壳上体33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框架结构;设备外壳上体33通过弹簧插销及定位支撑杆39连接设备外壳上门37;设备外壳前门34用于方便更换绘图仪墨盒;设备外壳侧门35用于绘图仪的上下电操作;设备外壳后门36用于维修绘图仪;设备外壳上门37用于更换绘图仪的纸张。笔记本支撑杆38用于放置笔记本,其为可旋转机构,不用时可收纳至设备外壳上体33的前门位置,并通过弹簧插销固定在设备外壳上体33的插孔位置,需要使用时,可打开至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绘图仪的减振加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减振固定机构(1)、绘图仪安装机构(2)和设备外壳(3);所述的减振固定机构(1)包括减振固定底座(11)、钢丝减振弹簧(12)和减振上座(13);其中,减振固定底座(11)为矩形框结构,用于减振固定机构与舰船平台进行连接;钢丝减振弹簧(12)安装在减振固定底座(11)上,用于缓冲舰船航行过程中对绘图仪的冲击作用;减振上座(13)为矩形框结构,设于减振固定底座(11)上,并与钢丝减振弹簧(12)连接;所述的绘图仪安装机构(2)包括绘图仪支架(21)和绘图仪(22);两绘图仪支架(21)安装在减振上座(13)上,其上安装绘图仪(22);所述的设备外壳(3)包括设备外壳下体(31)、固定立柱(32)、设备外壳上体(33)、设备外壳前门(34)、设备外壳侧门(35)、设备外壳后门(36)、设备外壳上门(37)和定位支撑杆(39);其中,设备外壳下体(31)为与减振上座(13)尺寸相适配的矩形框结构,其固定在减振上座(13)上;设备外壳上体(33)为框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箭彭认灿张立华王绍华贾帅东唐露露于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